云观 | 乌兰察布凭啥坐上这个行业的头把交椅?
百科
2024-12-31 09:26
内蒙古
点蓝色字关注“乌兰察布云”
近日,国内铁合金行业有这样一条新闻备受关注:位于乌兰察布市丰镇市丰川工业园区的内蒙古景蕾实业有限公司建成的36000千伏安全密闭锰硅合金直流矿热炉已安全稳定运行一月有余,各项指标达到预期目标。如此大容量且全密闭的锰硅矿热炉,属全球首台。好小众的字眼,由衷点赞乌兰察布的本土企业所取得的成就。不得不说,乌兰察布,真有点东西!可能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铁合金是灰尘漫天、污染严重又高耗能的“落后工业”,人称“傻大黑”,怎么在乌兰察布摇身一变成了“高智绿”?这是一个复杂且艰巨的过程,还得从乌兰察布所拥有的“风光”资源说起。众所周知,铁合金是高耗能产业,年用电量以“亿度”为计量单位。企业若想赢得行业竞争力,必须降低能耗成本。乌兰察布风光富集、绿电充足,年有效风时达7300-8100小时,全年日照时长超3200小时。截至目前,乌兰察布的清洁能源装机规模达到1428.82万千瓦,超过火电。清洁能源的环保效益和经济效益均十分显著,丰沛的能源供给和充足的电力保障是乌兰察布吸引铁合金企业来此投资建厂的一大关键因素。今年11月15日,丰川循环经济开发区丰镇产业园绿色供电项目成功投运,这是自治区首个工业园区绿色供电项目。该项目建设新能源装机80兆瓦,同时配套化学储能装置。内蒙古王远实业有限公司率先用上了绿电,约占其用电总量的30%。别小看这30%的绿电使用,可节省煤炭6万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16万吨。未来,将有更多企业用上绿电,绿电配比也会进一步提高。目前,乌兰察布市共有铁合金生产企业43家,1-11月完成产量1031.5万吨,占全区总产量的72.4%、占全国总产量的31.4%。从2022年到2024年连续3年,乌兰察布市铁合金产量持续在全区、全国保持领先地位,是内蒙古自治区最大的铁合金产业集聚地和全国最大的铁合金生产地级市。未来,乌兰察布将持续推进清洁能源并网项目,提高企业的绿电配比,完成能源结构由粗放高碳型向绿色低碳型转变,为国家“双碳”目标的达成贡献乌兰察布力量。生产铁合金需要大量的铁矿石、焦炭、锰矿石、铬矿石等原材料。目前,我国是全球最大的矿石进口国之一,主要从南非、澳大利亚等国家进口矿石,而天津港则是矿石进境的主要口岸之一。北京向西一步,就是乌兰察布。乌兰察布距离天津港的距离仅500公里左右,为企业节省了不少原材料运输成本。另外,乌兰察布境内有2条高铁、6条铁路、7条高速公路、8条国道,是内蒙古东进西出的桥头堡,北开南联的交汇点,也为铁合金产品及附加产品的输出提供了极为便利的交通条件。2024年11月30日,内蒙古首列铁合金铁海快线(丰镇—新港北)正式开行。铁路和海运的无缝衔接,为铁合金产品的高效运输提供了新的解决方案。从历史的深处走来,乌兰察布曾是“万里茶道”上繁华的商贸重地,驼铃声声,见证了古丝绸之路的辉煌。如今,乌兰察布是连接东北、华北、西北的重要枢纽,是中蒙俄经济走廊和“一带一路”重要节点,也是全国唯一的中欧班列非省会枢纽节点城市。凭借区位优势,乌兰察布荣获国家陆港型物流枢纽、国家进口贸易促进创新示范区、国家加工贸易梯度转移重点承接地、国家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四张“国字号”名片,优良的商贸环境为更多企业入驻乌兰察布,助力地方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当然,为企业提供如此便利,乌兰察布也是有条件的——过去,铁合金产业确实是污染严重、能耗高的传统产业,在“双碳”背景下,环保问题已成为影响铁合金产业能否高质量发展的主要问题。但是,将其当成“低端产业”简单退出则不是破局之道。只有转型升级,打破产业发展一直以来存在的难点和痛点,环保压力就会成为乌兰察布新的发展战略机遇。从2021年开始,乌兰察布在全国先行先试,把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作为改造升级的方向,针对铁合金产业全面实施了“三个一批”和“五化改造”行动,带动技改投资40多亿元。经过一系列改造,目前乌兰察布铁合金产业实现了原料棚全封闭、传输系统全程全封闭;余热、余气全部循环综合利用;矿渣的循环综合利用等,在矿热炉、电炉大型化、智能化、自动化,矿渣和余热循环利用绿色发展等方面走在行业前端,整体工艺技术装备水平、环保水平已是全国领先,行业竞争力和影响力进一步提升。通过“绿色能源”制造出的“绿色产品”,碳足迹相对更低,将更有利于进入国内、国际钢铁市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的含金量还在不断提高,乌兰察布努力将国家“双碳”目标转变为地区发展战略机遇的愿景正在一步步实现。凭借政策、区位以及“风光”资源等优势,乌兰察布的铁合金产业实现了脱胎换骨的重生,向所有人证明了“没有落后的产业,只有落后的企业、落伍的产品。”期待“世界铁合金看中国,中国铁合金看乌兰察布”的美好景象早日实现,坚信乌兰察布能够沿着高质量发展之路阔步前行!
来源 / 乌兰察布市融媒体中心
撰稿/ 王 丹
设计制作 / 于江琦
校对 / 斯琴朱日和
校审 / 王 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