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背景介绍
去泛素化修饰(Deubiquitination):指从靶蛋白上去除泛素(ubiquitin)分子的过程,通常是为了恢复蛋白的功能,抑制降解,或者调节细胞内的信号传导。
三阴性乳腺癌(TNBC):一种没有雌激素受体、孕激素受体和HER2受体的乳腺癌亚型。由于缺乏这些受体的靶向治疗,需要采用新的治疗策略,如免疫疗法、化疗等。
免疫微环境(Tumor immune microenvironment,TIME):肿瘤组织内的免疫细胞、细胞因子、抗体、肿瘤细胞及其相互作用所形成的特殊微环境。肿瘤细胞通过调节免疫微环境,抑制免疫系统的功能,导致免疫耐受并促进肿瘤生长。
纳米胶束:由亲水和疏水性分子自组装形成的纳米尺度胶束结构,可以将药物或治疗因子有效地传递到肿瘤部位,从而提高治疗效果。
肿瘤相关纤维细胞(Cancer-associated Fibroblasts,CAFs):在肿瘤微环境中存在的成纤维细胞。通过分泌生长因子、细胞因子以及重塑细胞外基质等方式,促进肿瘤细胞的生存和免疫逃逸。
胰腺癌(Pancreatic Cancer):一种恶性程度高、预后差的癌症,通常发展迅速且早期无明显症状,常伴随炎症反应及免疫抑制状态。
2
中标题目
依托单位 | 中标题目 | 类别 |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 I型胶原蛋白活化IQGAP1招募USP10介导的B7-H3去泛素化修饰在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 | 面上 |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 表达透明质酸酶的减毒菌靶向递送GW4869纳米胶束激活免疫微环境并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 面上 |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 运动诱导的母胎代谢冲突中基质因子CDHAM1驱动肝细胞自噬在巨大儿预防中的机制研究 | 青年 |
无锡市妇幼保健院 | 新型LOXL2+肿瘤相关纤维细胞亚群诱导胰腺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 青年 |
3
潜在作用机制
1. I型胶原蛋白活化IQGAP1招募USP10介导的B7-H3去泛素化修饰在三阴性乳腺癌免疫逃逸中的作用和分子机制研究
IQGAP1是一种细胞骨架连接蛋白,具有调节细胞形态、迁移、黏附等多种生物学功能。
B7-H3是一个免疫检查点分子,可以抑制免疫细胞的反应,使肿瘤细胞逃避免疫监视,因此被认为是肿瘤免疫逃逸中的关键分子之一。
潜在机制:I型胶原蛋白通过激活IQGAP1,招募USP10。USP10在IQGAP1的协同作用下,去除B7-H3分子上的泛素化修饰,稳定B7-H3的表达,增强了肿瘤细胞对免疫系统的抑制作用,从而促进肿瘤的免疫逃逸,抑制T细胞介导的免疫应答。
2. 表达透明质酸酶的减毒菌靶向递送GW4869纳米胶束激活免疫微环境并增强三阴性乳腺癌免疫治疗作用及机制研究
GW4869是一种化学小分子抑制剂,主要通过抑制内吞作用和外泌体的释放来发挥作用。
潜在机制:减毒菌表达透明质酸酶,破坏肿瘤组织中的透明质酸,促进肿瘤组织内的药物和免疫细胞渗透。减毒菌靶向递送GW4869纳米胶束,GW4869通过抑制内吞作用和外泌体的释放,调节肿瘤免疫微环境,改善免疫细胞的功能,减少肿瘤免疫逃逸。
3. 运动诱导的母胎代谢冲突中基质因子CDHAM1驱动肝细胞自噬在巨大儿预防中的机制研究
基质因子CDHAM1是一种与基质信号转导相关的因子,在不同组织的发育过程中可能参与调节细胞自噬和代谢平衡。
潜在机制:在妊娠期间,母体进行运动时所产生的代谢变化可能与胎儿的生长需求发生冲突,可能导致胎儿营养过剩或代谢异常而出现过度生长。在运动引起的代谢压力下,基质因子CDHAM1可能被激活,并通过特定的信号传导路径增强肝细胞的自噬功能,通过清除肝细胞中的废物、调节能量平衡以及调整代谢产物的分配,从而减少胎儿过度生长的风险,预防巨大儿的发生。
4. 新型LOXL2+肿瘤相关纤维细胞亚群诱导胰腺癌免疫逃逸的机制研究
LOXL2是一种溶胶酶类蛋白,属于溶胶氧化酶家族,参与细胞外基质(ECM)的交联和重塑过程,对细胞外基质的稳定性、组织的硬化以及肿瘤微环境的改变有重要影响。
潜在机制:新型LOXL2+肿瘤相关纤维细胞亚群中,LOXL2的表达上调,促进肿瘤相关纤维细胞的活化并分泌免疫抑制分子,抑制T细胞的活性并招募免疫抑制细胞,促进胰腺癌的免疫逃逸。这一机制揭示了LOXL2在肿瘤免疫逃逸中的潜在作用,并为胰腺癌的免疫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仅根据中标题目进行合理分析和阐述
2024年度国自然医学部50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