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国自然申报指南已经发布,大家务必详细阅读并明确自己即将申报的代码的资助要求(详见往期帖子“注意!2025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指南正式发布”)。
我们首先回顾2024国自然中标信息,可以看到自国自然改革以来,不管申报量还是资助率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另外,大家务必关注2025国自然申报注意事项。
一、2024国自然申报信息
2024年度医学科学部共接收面上项目申请51798项,比2023年度增加16789项,增幅为47.96%。资助4684项,平均资助率为9.04%,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49.00万元/项。
2024年度医学科学部共接收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申请48854项,比2023年度增加4601项,增幅为10.40%。资助5616项,平均资助率为11.50%,平均资助强度为30.00 万元/项。
2024年度医学科学部共接收地区科学基金项目申请9633项,比2023年度增加876项,增幅为10.00%。资助993项,平均资助率为10.31%,直接费用平均资助强度为 31.99 万元/项。
二、2025国自然申报注意事项
1. 申请人需注意的问题和相关事项
(1)鼓励针对科学问题开展深人的基础研究,强调研究的原创性;对获得较好前期研究结果的项目,鼓励开展持续深人的研究工作。避免盲目追求使用高新技术和跟踪热点问题的项目申请。
(2)重视预期成果的科学意义和潜在临床价值。在申请书立项依据中阐释与项目中请有关的研究动态和最新研究成果,以及在此基础上有理有据地凝练出科学问题或科学假说,阐释研究的理论和应用价值。
(3)重视研究内容、研究方案及所采用的技术路线是否能够验证所提出的科学问题或假说,注重科学性、逻辑性和可行性;要求研究内容适当,研究方案翔实,技术路线清晰,资金预算合理。
(4)请提供与本项目申请直接相关的前期工作基础。前期已经发表的工作,请列出发表论文;尚未发表的工作,应提供相关实验数据、图表、照片等。如果是对前一资助项目的延展,请阐释深入研究的科学问题和创新点。
(8)进一步重视对资助项目的后期管理工作,加强绩效考核,加强对系统性和延续性研究项目的持续资助,对前期研究项目完成良好的负责人提出的申请给予优先关注。
(9)为使科学家集中精力开展研究工作,2024年度获得高强度项目[如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高强度组织间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重大项目、重大研究计划或联合基金中的重点支持项目/集成项目、国家重大科研仪器研制项目等】资助的项目或课题负责人,以及申请项目与申请人承担的其他国家科技计划研究内容有重复者,2025年度申请面上项目时原则上不再给予支持。
自医学科学部成立以来,医学领域的各类项目申请数量持续增长。2024年集中接收期,共收到来自1130个依托单位的申请总数为113700项,占全委项目申请(384564项)的29.57%。项目申请量的快速增加,导致了评审和管理成本的上升。为促进科学基金事业和医学科学研究的健康、稳定、可持续发展,并确保科学基金项目评审和管理工作的质量,依托单位在科学基金项目申请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依托单位基金工作管理办法》的相关要求,切实履行管理主体责任,进一步加强组织管理,提升项目申请质量,减少低水平项目的申请。
医学科学部共设 35个一级申请代码(H01~H35)及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申请代码体系的基本特点是:①一级申请代码主要是以器官系统为主线,从科学问题出发,将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相融合,把各“学科”“科室”共性的科学问题放在同一申请和评审体系中;②二级申请代码按照从基础到临床,从结构、功能及发育异常到疾病状态的顺序进行设立,兼顾疾病相关的基础研究。
请申请人认真查询一级申请代码并选择相应的二级申请代码。
特别提醒申请人注意:
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不仅是提出重大医学科学问题、实现原始创新的关键源泉,也是推动基础研究成果转化为改善人民生命健康和提升临床实践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从临床诊疗实践出发,针对新现象或关键问题开展创新研究,能够揭示新的规律、阐明机制,并解决临床中遇到的难题。这不仅能推动医学创新水平的提升,还能促进基础研究成果与临床实践的有效转化,对完善医学研究资助体系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医学科学部积极鼓励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相结合,支持学科交叉和创新的临床研究方法。2025年,继续在面上项目中设立“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专项,计划资助约130项,每项资助约65万元,支持以下几类研究:①基于临床现象或诊疗瓶颈提出的重要科学问题,利用临床样本和信息资源,开展对疾病诊疗与预防具有重大意义的创新研究;②在申请人或团队已获得基础研究创新成果的基础上,开展临床转化的探索性研究;③探索临床研究的新范式、新技术和新方法。研究方向应符合上述三项要求,不符合的项目将不予资助。
在2024年度,本专项共收到1811项项目申请,经专家评审后,资助了130项,资助强度约66万元/项。从历年来的项目申请中发现,一些不符合本专项指南要求的共性问题包括:①申请的科学问题没有直接来源于临床实践,而仅仅是从文献中提取;②已有基础研究成果,但缺乏与临床转化结合的设计;③缺少严谨的临床研究设计或高质量的前期数据。
2025年度,申请人根据研究领域自行选择H01~H35一级申请代码下的二级代码,并在申请书“附注说明”栏中注明“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在申请书正文“立项依据”之前,申请人需要说明以下三个问题(不超过800字):①本研究的临床科学问题及创新性;②本研究的临床价值与转化应用潜力;③本研究如何利用临床资源开展临床与基础相结合的科学探索。本专项不资助医院或企业已开展的临床研究。涉及临床研究的项目必须符合中国临床研究的相关规定和伦理要求,并提供相应的批准材料。本专项仅限于面上项目。
为强化肿瘤学基础研究的创新性,引导申请人凝练前沿科学问题和临床需求背后的关键科学问题。2025年度肿瘤学领域申请书继续试点改革,申请代码1选择H18及下属代码的面上项目(“源于临床实践的科学问题探索研究”专项除外),请在申请书正文部分“立项依据”之前,增加“关于创新思路和重要研究线索的说明”(800 字以内),突出展示申请项目的创新性及前期创新发现,主要包括:①课题最突出的创新思路和科学价值;②已取得的重要研究线索和科学证据。
2024年度国自然医学部50大科研热点中标数统计如下:
往期精彩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