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美与共,奏响印尼属地人才培养“三重和声”

文摘   2024-11-07 20:55   天津  





繁华丝路,大道同行

印尼高速公路项目部积极响应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通过人才输送、双向课堂

导师带徒等方式

打造技能人才培养孵化高地


培育属地化人才

是一项任重道远的工作

如何吸纳,如何培养

如何建立长效机制?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这套“印尼高速经验”



01

回应当地高校需求与期待


项目团队与迪波内戈罗大学、三宝垄大学土木工程学院开展交流,签署了合作意向书,达成实习生输送计划、推荐优秀毕业人才入职计划以及双向课堂等多项合作协议。


实习生输送计划

项目部与高校共同制定实习生的选拔标准、实习内容以及后续评估机制,计划每年接收20名土木工程专业实习生,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了解行业的真实需求。


推荐优秀毕业人才入职计划

项目部与和高校合作,精准筛选并推荐具有潜力和发展潜质的优秀毕业生,针对不同岗位的需求,设计了一套系统化的培训和职业发展规划,为其“一对一”定制培养路径,确保每一位优秀毕业生都能在项目中找到自身成长空间,提高属地人才自身竞争力的同时,也为项目长期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人才支持。


双向课堂

项目工程师团队将定期到校进行学术交流,分享项目经验与行业动态,高校师生将走访项目部,提供最新的科研成果通过互动合作,双方将在实践与理论之间实现更深层次的融合与提升。目前,项目部已根据学生需求,拟定了一系列相关主题,如东南亚海堤路施工监测技术、竹排施工技术与应用等,进一步提升校企合作水平,发挥科技创新在实践中的能动性作用。

这是一场企业与学校的

双向奔赴

让我们来看一看

经过座谈交流后

院长如何说



学校说

“我们非常欢迎中国企业来校进行实习生输送计划。这不仅能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也能让他们在校期间就接触到前沿的行业信息。”

——迪波内戈罗大学土木工程院长布迪优奥(Budiyono)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与项目部的合作,让学生们接触到更广阔的就业市场。项目部为学生们提供了如此多的就业机会和实习岗位,这是非常难得的。”

——三宝垄大学土木工程学院院长维拉万(Wirawan)



02

师徒传承中印尼友谊


在建设属地的12年中,项目团队不断完善导师带徒工作,打通海外属地员工成长“绿色通道”,连接“一带一路”上的技艺纽带。


王鹏与毕玛

王鹏作为项目部的成熟工程师,将多年积累的技术经验和项目管理智慧毫无保留地传授给徒弟毕玛。在王鹏的帮助下,毕玛从一名技术新手成长为项目的核心骨干,通过实战锻炼逐步提升了应对复杂问题的能力。


在王鹏的引导下,毕玛举办了多场技术分享会,成功培训了30多名印尼本地员工。这一过程毕玛不仅实现了从受教者到传授者的身份跃升,也成为了项目部跨文化技术交流的桥梁。


提思远与丹尼

提思远是项目部商务专员,他不仅教授徒弟丹尼先进的计量技术,更注重提升丹尼自身的项目管理和团队协作能力。在提思远的指导下,丹尼在多个复杂项目的推进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更在涉及多方协作的工作中展现了较高的引领力与判断力。


在短短半年内,丹尼顺利成长为项目计量、商务双重人才,成长为属地商务团队的牵头负责人,成为团队不可或缺的中流砥柱。



徒弟说

“我一直记得第一次踏入项目部的场景,陌生的仪器、多种语言交织的办公环境让我无比紧张,我的师父提思远十分耐心地告诉我各种注意事项,手把手帮助我掌握了各种要领。提老师还一直鼓励我,帮我克服与人沟通的紧张情绪。回想起初到项目部的时光,我好像理解了中国成语“授人以渔”的意思,谢谢提老师像魔法师一样,让我的世界变得如此多彩。”

——属地职工丹尼


03

建立长效人才流通平台



人才不仅要“留住培养”,未来,更要追梦远方。


项目团队利用现有资源,探索搭建起人才配置平台。项目结束后,平台中的优秀属地员工将优先获得继续录用的机会。与此同时,项目部还积极与各平台公司等兄弟单位建立紧密联系,推动优秀人才的共享和流动,进一步促进属地人才的职业发展和职业稳定。



航一人积极践行共建“一带一路”倡议

始终坚持“授人以渔”

持续发力人才属地化建设

致力把这条造福世界的幸福之路

铺得更宽更远





供稿:印尼高速项目部
责任编辑:杜宇飞

点赞航一,点亮在看!👍 

中交一航局一公司
本账号行使中交一航局一公司宣传职能。中交一航局第一工程有限公司创建于1945年,是以港口施工为主,综合性的大型施工企业。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