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明相爱,为何相杀?爱情的反向形成
学术
情感
2024-07-08 21:25
广东
对于我们大多数人来说,最期望遇到的事情之一莫过于“我爱你,而你恰巧也爱我”。可是有些人偏偏就是爱折腾。在大家眼里,俩人明明都爱对方爱的死去活来,却偏偏要残忍地互相伤害。爱看戏的吃瓜群众们纷纷表示,我们就吃着狗粮静静地看着你俩相爱相杀。可是,那俩人却纷纷执着地反复强调:“有我没他/她!”那么在类似这样的情况中,到底是相爱相杀的两个人太zuo呢?还是吃瓜群众们想多了?当我们内心深处的欲望和想法不能被自己,或者社会接受,真实的自我就会被压抑禁锢到潜意识里,并释放出一个与真实自我完全背道而驰的,戴着面具的“我”。这个戴着面具的“我”,不仅不会对外表露出自我的真实感受,反而会变本加厉地展现出与真实自我完全相反的想法与行为。这种真实自我被反向转化的防御机制,就是反向形成(Reaction Formation)。反向形成这一概念的核心观念是对本体(Instincts)和派生物(Derivatives)的讨论。本体指的是独立于人与自然界之外的万物的本原,而派生物则是由本体而衍生出来的产物。社会心理学家们认为,一切事物的本体与派生物都是相悖,却又相互依附而存在的。对于我们来说,这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观点。比如,塞翁失马的故事里指出的福祸相依,还有武侠小说里经常出现的毒草附近必有解药的桥段,这种物质之间相生相克的规律,我们都是耳濡目染的。当个观点被运用到心理学中,就可以轻松地解释为什么会有“相爱相杀”这么虐心的现象了。当爱一个人的事实不能被自己或社会所接受,人体就会产生焦虑等负面情绪。而人的大脑为了避免人体承受各种感情上的痛苦,就会把对对方的爱收藏到潜意识里,并释放出与之相反的情绪,即厌恶与恨,以此来确保自己不会受到伤害。当然,爱并不是唯一会产生反向形成的感情。对一个人强烈的恨或是惧怕,也有可能产生反向,而这其中最极端却典型的例子就是斯德哥尔摩综合症 (Stockholm Syndrome)。“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一词的出现,源于1973年发生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的一桩银行抢劫案。两名武装劫匪闯入一家银行,挟持了四名银行职员作为人质,与警察对峙了长达6天的时间。然而最终,当警察钻通了保险库,并用催泪瓦斯将人质与劫匪一同驱赶出来以后,人质非但没有接受警方的援救,反而将劫匪围了起来,阻止警方的狙击手击毙劫匪。这些人质更是在之后警察调查取证的工作中,处处为劫匪辩护。更有一名人质自称爱上了其中一名劫匪,并最终和他订了婚。这种恐惧与爱之间的反向,在人质,被虐待者,还有战俘中都很常见。当受害人面临生理和心理的双重威胁,并被与外界隔离,又有很小的脱逃几率时,加害者所表现出的任何一点小小的善意都会被放大,从而增加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产生的几率。在受害人被囚禁或虐待的过程中,因为看不到任何希望,大脑主动关闭了对加害人痛恨与惧怕的情感,并释放出了友好亲近,甚至爱慕的感情。虽然这种反向大幅度地提高了受害者的生存几率,但是值得我们注意的是,在斯德哥尔摩综合症中发生的反向形成,与为了存活而假意讨好并顺从于加害者的情况大不相同。在反向形成中,真实的自我只存在于潜意识里。换句话说,就是对反向形成的整个过程,我们自身是没有意识的。就像斯德哥尔摩综合症患者一样,他们并不清楚自己对于加害者的真正感情是负面的。所以在即使被营救后,这些受害人对于加害者的依赖与亲近的感受也会一直存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反向形成都是“相爱相杀”和斯德哥尔摩综合症这样惊天动地的“大戏”。更多的反向就发生在点点滴滴的日常生活中。这些反向可能是一部分人所表现出来的对某一群体的歧视,也可能是看起来善意的偏护。心理学家Adams,Wright和Lohr曾经进行过一项实验,当他们向所有参与实验的男性播放涉及同性题材的录像时,有一部分人表现出了异常激烈的厌恶情绪。这些人在观看录像的过程中,自我报告的性兴奋水平远远低于其他参与实验的人。但是一系列的生理与心理指标都显示他们在观看录像时经历了比其他人更高的性反应水平。在其他针对女性的类似实验中,心理学家们也得出了相同的研究结果。心理学家们指出,一些对同性恋表现出极度憎恶和歧视的人,在潜意识里可能隐藏着自己的同性性取向,也就是对于自己性取向的反向形成。由于对同性表现出的性冲动与欲望让自身觉得羞愧并深度自责,大脑自动运行了反向形成的防御机制。再举一个例子。心理学家Biernat,Manis,和Nelson发现对于具有相同资历的法学院申请人,黑人学生比白人学生的录取几率要大。他们认为这也是反向形成的表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平权运动的活跃,种族歧视,尤其是针对黑人的歧视已经成为一个可以引起广大社会反响的话题。而作为美国高校法学院招生部门的评审人员,如果在录取过程中表现出任何带有种族歧视色彩的情绪则更会成为众矢之的。于是在社会舆论的压力之下,种族歧视的情感受到压抑并被埋藏于潜意识里。并且在录取过程中,评审员给予了黑人学生更多关照。一方面,评审员在审核过程中使用了心理学家们称为“主观天平”(Subjective Scales)的标准衡量不同申请者。主观天平指的就是“因人而异”的评判标准。比如同样是一米七的身高,女生就被称为“大高个儿”,而在男生之中就被视为一般身高。具体到这个例子里,就是在拥有完全相同资历的黑人学生与白人学生之间,黑人学生被视为更优秀。另一方面,被压抑的种族歧视情绪发生了反向,评审者对黑人学生的感情从“看不起”转换成了盲目的偏袒。在这个反向形成的例子中,评审员既对于自己潜意识里的种族歧视没有认识,也对于自己偏袒黑人学生的行为没有意识。在看过这两个案例之后,大家有没有发出“真是人心隔肚皮”的感叹呀?的确,人心与大脑的复杂程度已经到了不能光凭外在的言行而认识一个人真实自我的地步了。那么,作为无法像心理学家一样,成天拿着仪器监测别人生理心理指数的我们来说,到底该如何判断一个人到底是在自欺欺人还是真情流露呢?关于反向形成的特点,心理学家们总结了四点:夸张(Exaggeration),强迫性(Compulsiveness),不断炫耀(Showiness),无法变通(Inflexibility)。夸张是反向形成最容易识别的特点。反向的情感,行为,还有性格通常都会给人一种“太过火”或者“浮夸”的感觉。强迫性是反向形成的另一个特点。使用反向形成来抵御自己真实情感所带来的焦虑与痛苦的人,会反复不断地强调与自己真实感受相反的情绪。使用反向形成机制的人需要通过不断地向别人展示与炫耀来确定自己的感受。好像一停止炫耀,真实的感受就会挣脱潜意识的束缚而浮出水面。而无法变通指的是反向形成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并不会像人与人之间真实的情感一样,随着情况和环境的改变而产生波动与变化。和其它防御机制一样,反向形成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轻内心的焦虑与痛苦,或者缓解来自外界的威胁,但是长期压抑内心的想法,不能面对真实的自我,容易造成更严重的心理问题。大多数使用防御机制来伪装保护自己的人,内心都存在着长久不被理解的孤独感。而当我们意识到身边的某一个人可能正在利用反向形成来隐藏真实的自我的时候,可以尝试通过沟通的方式,帮助他/她调节对自我的认知,并鼓励对方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师的帮助。
我们组建一个“教练力量”的微信群吧,让大家相互交流。后续,我会在群内做一些“教练对话”和也“心力潜能教练”的介绍和分享,以及给大家一些教练对话体验的名额等。打造“教练+”思维,多场景应用,比如教练式育儿育人、教练式职场职业、教练式关系沟通、教练式领导力、教练式IP、教练式情绪管理、教练式销售、教练式自我成长。这个群更适合,以下人群:自我成长者、爱学习和分享者、老师、中高层管理者、咨询师、社工、职业转型者、个人IP、创业者以及正在或者想成为人生教练的人。加下方老梁社长的微信信,即可进入“教练交流群”,申请暗号:教练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