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进事迹丨杨士莪:做人做事做学问 为船为海为国防

政务   2024-11-19 10:02   北京  

做人做事做学问 为船为海为国防

——追记“时代楷模”、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

唐晓伟

  作为我国水声工程学科奠基人和水声科技事业开拓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杨士莪,肩负“谋海济国”的神圣使命,为我国万里海疆装上“耳朵”和“眼睛”,筑牢“水下长城”,倾其一生创造多个“第一”:创建中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最早开展中国水声定位系统研制,最早进行中国水动力噪声研究,建设中国第一个“重力式低噪声水洞”,率队开展中国第一次南海水声综合考察……

  令人痛心的是,今年3月19日,杨士莪因病在哈尔滨逝世,享年93岁。从水声科学的拓荒者到海洋强国的筑梦人,他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对党的忠诚、对祖国的热爱、对事业的执着。9月19日,中央宣传部追授杨士莪“时代楷模”称号。

杨士莪(中)在为学生讲解水声实验。

  永不言悔的人生选择

  1931年出生的杨士莪,童年正逢战乱,在流离辗转的生活中,逐渐在心底埋下了科研报国的种子。

  青年时的杨士莪思考,参与海军建设既能完成报国夙愿,又能在国家建设中找到一个适合自己并能胜任的岗位。

  1950年,杨士莪选择从清华大学物理系肄业,报名参军,到大连第一海军学校任教,带着满腔热血投身海洋科研事业。从此,杨士莪的简历上一直写着“清华大学肄业”。

  1952年,哈尔滨工程大学的前身——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筹建,杨士莪来到哈尔滨,扎根这片黑土地。

  在那个年代,水声学科在国内尚属空白,不要说发展这一学科,就是听说过这门学科的人也寥寥无几。1957年,国家选派杨士莪等4人到苏联科学院声学所进修水声学。自此,杨士莪改行研究水声。

  出国进修过程中,出于职业敏感,杨士莪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苏联科学院声学所研究室的大门虽然向中国人是敞开的,但有2个研究室的大门却始终对中国人紧闭,那就是涉及关键军事技术的声呐设计和舰船噪声研究室。

  2扇紧闭的大门让杨士莪深刻认识到:在国防技术的关键领域,必须自力更生。他说:“靠别人靠不住,也靠不起,党和国家只能把希望寄托在本国科学家身上。”这坚定了他在水声学科领域刻苦攻关的决心,一定要让中国的“耳朵”听懂大海的声音。

  自力更生,从零开始。回国后,杨士莪一心投身我国的水声科研事业,一干就是近70个春秋。

  矢志不移的科研追求

  南海,我国最深最大的海区和重要海上通道。1994年4月,一场中国水声界期盼已久的考察终于出征了。这是我国首次具有战略意义的水声科学综合考察,堪称中国水声“从浅海迈向深海”的第一步。

  2艘水声科学考察船悬挂着五星红旗,承载着近百名科研人员稳稳行进,杨士莪担任此次考察队队长和首席科学家。行至赤道附近,甲板温度接近70摄氏度,酷热难耐。船上淡水告罄,年过花甲的他和大家一样把船上漂着油花的压载水烧开了喝。

  “要想‘下五洋捉鳖’,拼的就是那股劲儿,搞科研就像打仗,该咬牙的时候一定得咬住。”回想起当年与老师一起出海的情景,杨士莪的话语至今让同为中国工程院院士的杨德森难以忘怀。

  考察获得了丰富、可信的实验数据,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第一手资料,为中国水声事业锻炼了一大批新生力量……让杨士莪欣慰的是,以此为基础,20多年后,中国水声研究走向更加广阔的深蓝大海。

  2016年,国家海洋局为85岁高龄的杨士莪颁发“终身奉献海洋”纪念奖章。但他奋斗的脚步从未停下,试验设备研制、海洋水文条件监测、海试数据分析……他一直坚持参加科研海试和科学考察,很多项目都会过问、筹划。

  杨士莪88岁高龄时,依然坚持参与海上实验。“搞研究,不到现场怎么行?有任何困难都得克服,该坚持时就要咬紧牙关迎难而上。大海变幻莫测,坐在家里搞研究肯定是不行的。”杨士莪说。

  立足国家重大战略需求,从中国水声学科初创到蓬勃发展、再到创新推动走向世界,杨士莪一直是排头兵、带头人。他最早提出水声定位方法,为我国自主设计研发的“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奠定基础;他主持设计并建造了我国首个针对声学研究的“重力式低噪声水洞”;他在制定我国水声发展规划、确定水声学科研究方向、指导重大水声科研和工程项目中,始终发挥着重要作用。

  “夕阳虽落苍山后,犹映晚霞满天红。”在杨士莪90岁寿宴上,他铿锵的话语振奋人心。

  润物无声的言传身教

  “只要是国家、社会需要的,就是值得干的。”2022年9月,“90后”院士杨士莪为00后新生上课的视频,刷屏哈尔滨工程大学师生们的手机朋友圈。这位91岁高龄的中国工程院院士被称为“一站到底的院士”。

  从教70年来,他总是站着给学生讲课。“站着讲课,我能加上动作,自在又形象。”杨士莪说。

  科研育人,一直是杨士莪放不下的事业。他不仅在科研领域“站”得坚定,更在育人岗位上“站”得执着。

  杨士莪在哈尔滨工程大学创建了我国第一个理工结合、配套完整的水声工程专业,从这里走出的专业人才占据全国水声科研界的“半壁江山”,学校也因此被称为“中国水声事业的摇篮”。

  如今,哈尔滨工程大学已成为国家水声事业发展的人才库、专家库和水声技术基础研究中心,我国水声行业60%以上的专业技术人员、70%以上的高级专家从这里走出。

  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朴胜春,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师从杨士莪。朴胜春记得,由杨士莪主讲的《水声传播原理》课程,上这门课的学生只有他一人。第一堂课,朴胜春赶到教室时,没想到杨士莪已在门口等候。“每堂课,先生都是工工整整地将板书写满整块黑板。从头到尾,几十学时的课程下来,他一直都非常认真,那是我上得最累、也是收获最大的一门课。”杨士莪的言传身教,深深地影响和激励着他的学生。

  “我很幸运,年轻时遇到许多好老师。我深知良师对于一个学生的重要性,所以更要教好青年们。”耄耋之年,杨士莪仍承担着从本科、硕士到博士的诸多教学工作,每一堂课,他都精心准备。

  “先生不仅上课认真,做科研试验更是一丝不苟。”哈尔滨工程大学教授李秀坤第一次跟随杨士莪去做外场试验,便刷新了自己的认知。她说:“原想着作为项目负责人,先生应该坐镇指挥就可以了,没承想,从试验设备装配情况到现场基阵布阵位置,再到海洋水文条件监测,先生都亲临一线、详细过问,发现问题、现场解决。”

  “做人做事做学问,为船为海为国防。”坚守三尺讲台,杨士莪培养出硕士、博士研究生110多名,教过的学生达数千人。他的学生多数已成长为国内外相关领域的科研及学术骨干,为中国水声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杨士莪荣获“全国教书育人楷模”称号。

  “烨烨其士,护千桅篷帆守镇疆海;菁菁者莪,开一派学问听寻水声。”斯人已逝,但其开创的水声事业和坚守的铸魂育人精神,犹如茫茫大海上高耸的灯塔,指引着济济后来者,共同守护祖国的辽阔海疆……
来源:2024年第11期《党建》杂志,作者系哈尔滨工程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

监制:苗遂奇
审核:古丽娟 王群星
责编:孙进军
校对:梁 姝
制作:朱琳瑄
点击阅读原文,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党建网微平台
中宣部《党建》杂志社主办的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学习宣传平台、党的建设和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经验交流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