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陈林和邢悦走访文昌市高隆湾社区高龙湾1号小区。记者符传问 摄 |
今年3月,位于清澜半岛的燎原村委会陈家丁村与陈家黄村村民因占道种植椰子树被砍引发纠纷,村里“法律明白人”吴钟进得知后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对当事双方进行劝解。
他先是告诉种树村民,树长到他人空间里,妨害他人的土地使用权;又对砍树村民说,未经允许砍掉别人椰子树属于损害他人财产;接着开始谈道理讲人情,让大家换位思考。经过一番调解,双方握手言和。
在文城镇,像吴钟进一样的“法律明白人”还有951名,他们既能讲法释法,又讲人情,与村居法律顾问搭档共同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吴钟进告诉记者,村里纠纷主要有两类,一类是邻里家庭间的小事,另一类就是村民之间、村与村之间的土地争议。遇到无法调解的情况,他们会及时上报。
南新社区一居民建房前后,两次要求隔壁商户挪空调外机。商户认为建房前已经按住户要求挪机,拒绝了第二次挪机的要求,双方多次协调不下引发冲突。
“法律明白人”与社区工作人员多次上门调解均未成功,上报镇司法所后,司法所迅速联合相关部门共同做双方当事人工作,经过一个月的努力,建房居民同意承担部分空调挪机费用,商户也同意让步进行挪机,这起纠纷得到妥善化解。
“针对辖区面积大、村居社区多、流动人口大的特点,除村(居)小组、村(居)委会和镇级外,我们进一步将全镇划分成7个片区。”据文城镇有关负责人介绍,该镇通过构建四级体系,明确各级职责分工,让基层矛盾纠纷分层过滤,实现全链条化解。
记者采访中了解到,在村级层面,立足“服务+治理”职能定位,以“法律明白人”、法律顾问、“两委”干部、乡村振兴队员为主力,确保村民“足不出村”化解纠纷。片区、镇级中心整合公安、司法、网格、信访、人社、住建等多元力量,做到“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12月2日,居民王阿姨来到高隆湾社区居委会,很是气愤。网格员陈林和邢悦一边安抚她的情绪,一边了解事情原委。
原来,王阿姨家因楼上住户渗水导致家具和家电损坏,楼上住户则认为自己并未居住,且无法证明王阿姨家的损失与漏水有关,不愿承担赔偿责任。
陈林和邢悦联系物业公司上门进行调解。调解不成后,立即与物业经理共同商讨解决方案。
陈林联系物业工程部的工作人员对楼上住户进行细致检查,查明因阳台水管破裂导致渗水,随后与社区“两委”干部陈清一起向楼上住户分析调解与打官司的成本。在权衡利弊后,楼上住户同意承担王阿姨5000元的损失,双方签订调解协议。
“过去一些矛盾纠纷因不掌握情况没有得到及时化解,我们通过发展微网格员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高隆湾社区党支部书记林明智说,“我们充分发动辖区67个小区的物业经理、热心‘候鸟’老人、商户老板等兼职担任微网格员,通过建立联络微信群等方式,提供矛盾隐患信息,及时做好化解工作。”
今年以来,文城镇进一步探索“四级矛盾化解+四级网格”的工作模式,建立四级网格联络制度,组织网格员深入一线,重点摸排矛盾纠纷线索,加大化解工作力度;部门、村(居)合力预防,对苗头性纠纷及时沟通疏导,切实做到“排查走在调解前,调解走在激化前”。
随着城市发展,噪声扰民、物业纠纷、邻里矛盾不断增加,如何及时调解矛盾纠纷?文昌市统筹政法力量和社会力量,形成共同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
清澜派出所社区民警吴泉江不久前化解了一起纠纷。居民张女士父母最近晚上经常被楼上居民拖曳桌椅和关门的噪声吵醒,双方沟通后争执不下。
吴泉江和同事符强得知与物业经理一起做当事双方的工作,以“远亲不如近邻”为切入点细致沟通,楼上住户同意今后注意不再产生噪声。一周后,张女士特意赶到派出所,送锦旗对社区民警表示感谢。
文昌公安局派驻26名辖区民警兼任文城镇54个村(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广泛开展“百万警进千万家”活动,实现警力从“下社区”变“驻社区”;文昌法院探索构建汇集村(居)委会、司法所及各类基层调解组织等各方力量的诉源治理体系;文昌检察院组织检察官进社区、进村庄,开展以案释法特色普法宣传活动,增强社区居民的法治意识和依法维权的能力;文昌司法局开展“法律明白人”法治培训,严格执行落实法律顾问制度。
文城镇充分发挥群众自治作用,逸龙湾小区通过创建“逸龙湾小区议事”微信工作群、设立“周一接待日”机制等方式,广泛收集居民的意见和建议,及时回应居民关切;组建“星火义警队”“椰香卫士”等群防群治组织,开展治安隐患排查,积极化解基层矛盾纠纷。
文昌市委政法委有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在文城镇推动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试点工作,进一步整合部门力量,加强信息数据归集共享,持续完善四级联动排查调处社会矛盾纠纷体系,实现群众“进一扇门,调百家忧,解千万事”,真正通过诉源治理把矛盾纠纷化解在源头。
来源:法治时报
作者:肖瀚 舒耀剑
审校:李亚珠
内容责任:刘洁娜
审核:付向荣 王天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