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问我:接受他族文化,改变自己民族的习俗、制度,可行吗?
我说:我来讲段历史吧。
北魏是南北朝时期由鲜卑人建立的政权。
公元471年,在孝文帝和冯太后的主持下,一场文化改革大潮拉开了序幕。
说起这场改革的背景,主要有两个:第一,在北魏之前,中华北方曾经出现过多个胡人部族政权,包括:前凉、成汉、前赵、后赵、北凉、西凉、后凉、南凉、前燕、后燕、南燕、北燕、夏、前秦、西秦、后秦,史称五胡十六国。
这十六国的统治时间都不太久。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他们对汉文化比较排斥,坚持沿用本民族的道路来治理国家。
汉族与这些胡人民族之间的矛盾很大,而汉人又是多数派。所以,每当国家政权内部稍有风吹草动,民族矛盾就会爆发出来,并进而引发剧烈的政治波澜。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后赵。
第二,在五胡十六国中,不仅有汉族与胡人民族的矛盾,还有胡人部族与胡人部族之间的矛盾。
各胡人部族的人数都比较少,很难只靠单独一个便征服中华北方。
所以,他们通常采用组团进攻,共分蛋糕的办法。往往一个胡人部族挑头进攻,其余部族配合,共同侵入中华北方。
在得到一大块土地后,挑头的外来部族组建政权,配合入侵的部族也分到一点城池,并在朝廷中分到一官半职。
另外,已经建立的政权也会通过接受投降、征服其他胡人部族政权等方式,接纳各胡人部族。在这一过程中,朝廷难免也要给这些胡人部族的要员安排一些官职。
这种做法容易埋下祸根:日后,一旦在某些问题上处理不妥,胡人部族之间的矛盾就会爆发出来。这也会动摇政权。其中,最明显的当属前秦。
这两大问题在北魏都明显存在着。其中,第一个问题表现得更为明显。
作为北魏的统治者,孝文帝和冯太后不得不思考如何采取应对举措。
之前,北魏曾经采用过两种治理思路:第一,大力弹压汉族;第二,笼络汉族门阀,比如崔浩。但这两种治理思路都引发了各式各样的政治波澜,效果并不好。
所以,这回孝文帝和冯太后决定搞点不一样的:接受他族文化,改革自己民族的习俗、制度。
于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汉化改革就这么启动了。
在这场改革中,冯太后开头,孝文帝借力,采取了一系列汉化举措。
其中,最值得一提的当属这几项:
第一,均田制。公元485年,北魏朝廷下令推广均田制。
当时,北方经过长期战乱,人口凋敝,大量土地被抛荒。
同时,很多百姓依附于豪门强宗,寻求庇护。这些被庇护者被称为部曲。
部曲是奴籍,不仅不用给官府服役,也不用交税。
于是,这便出现了豪族富有强盛,而国家贫困弱小的情况。
为了改变这种情况,北魏采取了均田制。按照规定,凡是愿意耕种的人,无论是否贱籍,都可以到政府那里领取定量的土地。这些土地一部分可以继承,一部分属于公田。
但是,种植土地的人,需要向政府纳税。那么,该如何吸引百姓来种植政府的田亩呢?
第二,租调制。之前,北魏没有自己的基层组织,只依靠大宗族来管理地方行政事务。所以,百姓的户口并不清楚,常有隐匿户口的情况发生。
公元486年,冯太后下令,清查户籍,同时根据户籍册,建立党长、里长、邻长等基层组织。这些人要负责按照户籍征收赋税。
新开征的赋税的只是过去的十几分之一,而且要比众多豪门都收得更少。这便吸引了很多百姓去种植均田。
第三,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孝文帝准备把都城从平城(今山西大同)迁到洛阳。
但这件事遭到了很多鲜卑权贵的反对。其中,挑头的是尚书、任城王拓跋澄。
后来在威逼利诱下,这些鲜卑权贵才勉强同意。但依旧有不少鲜卑权贵内心不满,比如卫尉卿、镇南将军于烈。
最终,这批鲜卑权贵选择留在平成,而没有跟着去洛阳。
第四,改穿汉服、用汉姓、说汉话、用汉人礼仪。在改革期间,孝文帝连续发布多份诏书,要求鲜卑人改穿汉服、用汉姓、说汉话、用汉人礼仪。
比如,公元496年,孝文帝发布诏令,要求把“拓跋氏”改姓为“元”。
这些改革同样引发了鲜卑权贵的不满。其中,挑头的是皇太子元恂。
元恂不仅经常私下穿胡服,而且借口自己受不了河南夏天的炎热,动不动就闹着要回北方去住。
公元496年,元恂逃回平城,得到反对汉化的北魏权贵的普遍支持。
元恂的做法引发了孝文帝的强烈愤怒。当年,孝文帝下令废黜太子,
时隔一年,孝文帝又借口元恂参与谋反,诛杀了他。当年,元恂年仅15岁。
第五,提拔汉族门阀任朝廷官员,并迎娶汉族豪门的女儿做嫔妃。
公元496年,孝文帝迎娶范阳卢氏、清河崔氏、荥阳郑氏、太原王氏四姓望族的女儿入宫,并提拔这些望族的士人入朝当官。
同时,孝文帝也提拔了代京(平成)的一些中等规模的寒门大姓,与上述四姓并列,包括:穆、陆、贺、刘、楼、于、嵇、尉。
但这件事同样引起了一些人的不满。李冲(关陇士人)、韩显宗(昌黎韩氏)、李彪(寒门士人)就曾就这个问题与孝文帝展开辩驳。此三人提出:孝文帝只注重门第,而不注重才学。
这五大改革举措的目的很明确:
第一,拉拢汉族,但又分化汉族。
孝文帝通过租调制和均田制的组合,令汉族的寒门、平民脱离汉族豪门的控制,转投中央朝廷。这削弱了汉族豪门的力量,顺带还将中央政权的触角延伸到基层。
同时,孝文帝又用迎娶嫔妃、任用官职等做法,安抚汉族豪门的心。不过,在安抚豪门的同时,他又适度关注中等之家,把一些中型的地望也抬了上来。由此,便形成了地方上彼此的制衡。
所以,这些改革举措的目的是拉拢汉族,但又分化汉族。
第二,分化胡人,巩固核心。
孝文帝通过迁都、改穿汉服、用汉姓等一系列举措,测试身边的胡人是否对自己忠心,分化他们。
其中,不愿意追随孝文帝的胡人,要么向北归,要么被他弃置,乃至处死,比如皇太子元恂、镇南将军于烈等;而愿意追随孝文帝的胡人,则留在中央朝廷,担任要职。
所以,总结起来,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改革思路是这么12个字:强化中央,分化胡族,弱化汉族。
在孝文帝的调教下,北魏政权呈现出一片核心强大,繁荣富裕的景象。
孝文帝时期,也是北魏最繁荣的时期。
但你以为事情到这里就结束了?不,远远没有结束!
公元484年,高闾向孝文帝上书,建议加强北方六镇的军备,修建长城。六镇包括:沃野、怀朔、武川、抚冥、柔玄、怀荒。
这六个镇位于平城以北,素来是由与鲜卑族一起打天下的其他胡人部族占据。
到明元帝泰常年间(公元416至423年),这六镇已经发展得非常成熟。而在太武帝神鹰年间(公元428至431年),六镇达到完备的状态。
但是,从孝文帝开始,出于弱化其他胡人部族的考虑,他逐渐减少对六镇的供给。而修建长城,就是为一劳永逸,减少供给做准备。
后来的皇帝都依照这个路线办理,不断巩固中央权力,弱化其他胡人部族,以及汉族。
于是,在北魏政权内部逐渐形成这样两个派系:
第一,支持汉化派。这批人大都处于中央,并得到了切实便宜,他们主要是鲜卑权贵和少量汉人。
第二,憎恨汉化派。这批人分为两类:被排挤的北方六镇的其他胡人部族,腹诽心谤的平城鲜卑权贵;被挤压的汉人豪门、被掠夺倾轧的汉人平民。
而且,随着北魏朝廷日渐腐败,憎恨汉化派的人数不断增多,成为主流群体。其中,尤以汉族平民为多。
公元523年,不堪忍受的北方六镇率先爆发了动乱。胡将尔朱荣凭借镇压六镇之乱的功劳,壮大了自己势力,拥有大量雄兵。
公元528年,尔朱荣借进京勤王之机,借口高阳王元雍谋反,发动政变,屠杀北魏朝臣两千余人,史称“河阴之变”。
在这个过程中,北魏众多反对汉化的鲜卑权贵只是在一旁看戏,并未出手相助。而汉族豪门、汉族平民等其他力量也在一旁推波助澜。
经此一难,北魏政权失去根基,风雨飘摇。
公元534年,高欢挟元善见,立他为皇帝,并迁都于邺(今临漳),史称东魏。
次年,宇文泰立元宝炬为帝,建都长安,史称西魏。
到此为止,北魏政权归于覆灭。而这一刻,距离孝文帝去世(公元499年),仅过去了区区36年。
所以你看,鲜卑民族接受他族文化,改革自己民族的习俗、制度,换来了好结果吗?
答案是否定的!
一个民族,如果连自己的文化都不要了,又如何能够巩固根本,形成合力,迎接外来的挑战呢?
其最终结果只能是,被外族分化瓦解,各个击破。
这个时候,如果还幻想用迎合他族文化的做法,来团结外部民族,实现世界大同,岂不是痴人说梦?
只有自己的民族文化强大了,民族才能团结一致,也才能够有充足的力量对外征伐。
这就是北魏的鲜卑人用血给出的教训!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这句话说的真没错!
说完这番话,我冷冷地看了一眼福山的《历史的终结及最后之人》,一把扔进了垃圾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