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米俱乐部】在新疆观鸟是种什么样的体验?

百科   2025-01-19 10:03   北京  

阿米俱乐部


冬天,仍然是观鸟的好时候,而新疆,就是观鸟的好地方!


而当你来到遥远的新疆,意外看到了自己苦苦寻觅的鸟儿时,内心是不是无比激动?


巴图小朋友表示:我太激动啦!


这次,我们一起来看看巴图小朋友的新疆观鸟奇遇记吧!


欢迎小朋友投稿!投稿方式请点击右侧蓝字查看:分享你的科普生活,征集图文、视频、语音啦!




新疆观鸟记

蒙古科技大学实验学校 巴 图


经过一夜的奔波,我们满怀期待地来到了位于新疆北部的福海县,这次旅行的主要目标是找到这里的明星鸟种——白头硬尾鸭。


车辆沿着乌伦古湖环行时,我们看到了一个小水塘。这里水质不好,鸟也不多,所以我们没多加注意。当车行驶到一个大湖边,我们看见一小群红头潜鸭游向远处,仿佛一只只漂荡的小船。我们停下来,拿出望远镜扫视全湖,寻找其他鸟类,结果什么也没有发现。当我们准备回去时,湖面上忽然出现了三只鸭子,仔细一看,竟然是白头硬尾鸭!



白头硬尾鸭有一只大的、两只小的,小的是毛茸茸的,好像两个巧克力球。它们的尾巴向上翘着,好像帆船的桅杆。白头硬尾鸭白色的脸上还有一道黑,像一个小丑,头顶上的黑色羽毛就像戴了一顶小礼帽。它们在水中缓缓地游着,过了一会儿就靠岸了。


之后我们回到车上,继续向前行驶。路边有许多红色的盐池,像星星一样散落在乌伦古湖旁。盐池里也有一些水鸟,黑颈䴙䴘、反嘴鹬、红脚鹬……只可惜没有再看到白头硬尾鸭了,我们只得悻悻离去。



下午再来时,我们在小水塘边遇到了一个观鸟团,带队老师说,这里有四只白头硬尾鸭,它们8 点后会出来活动。我和爸爸半信半疑,一汪棕色的小水塘会得到白头硬尾鸭的青睐吗?时间有限,我们决定先看完更有把握的大湖,再回来看小水塘。当我们回到大湖时,里面早就没了那三只白头硬尾鸭的踪迹,但有一群飞行的鹬,以红脚鹬为主。



咦?还有一只不一样的鹬,它的背与翅膀都是橙、白、黑三色相间的,是翻石鹬!“加新!”拜访完翻石鹬,我们匆匆赶回了小水塘。我们沿着小水塘走,整个湖面空空荡荡的,一只鸭子也没有。就在我们垂头丧气准备放弃时,忽然看见四只棕色的鸭子在快速地游,黑白脸,旗杆尾,没错,是白头硬尾鸭!我激动地一阵狂拍,照相机发出了像冲锋枪发射一样激烈的声响。可是它们十分羞涩,过了十几秒就游进芦苇丛里,藏了起来。虽然只是惊鸿一现,但对我来说已经是莫大的满足,我开心极了。



我们沿着小水塘继续寻找,幸运地又找到了四只,更棒的是它们并不怕人,在我们面前大方地游着,让我拍个够。我余光一扫,看见远处的湖面上也有一群鸭子。走近一看,没想到还是白头硬尾鸭,我数了数,足足有十四只!它们太大方了,在我面前来回游着,好像是模特走秀一般。过了一会儿,它们组成了两三个小群体,在湖中游荡,从这边游到那边,又从那边游回这边,像在折返跑一样。天渐渐地黑了,它们就停在湖中央,梳梳毛,伸个懒腰,然后把头埋进羽毛里,沉沉地睡了。千里迢迢,看到了白头硬尾鸭和鸭宝宝,我们的新疆之行,圆满收官。




一起研学营重磅来袭



冬天悄然来袭,这时候的大自然发生了哪些变化呢?“一起发现”研学营为大家准备了许多活动,帮大家读懂此时的自然故事。到婆罗洲科考 , 认识未知的野生动物;探索北京西山国家森林公园、百望山森林公园,仰望秋日猛禽,记录植物的变化,探秘昆虫的过冬奥秘;走进《一起发现》编辑部的“昆虫室”,学习各种动物的生长知识,陪伴它们走过一生;前往北京海洋馆、轻武器博物馆,获取新知识;在国家重点实验室认识微生物,在交控大厦与微生物、地下交通进行“零距离”观察学习……欢迎大家报名参加!


扫码咨询详情


本文刊登于2025年第1-2期《少年科学画报》

责编:高瑾

排版:TT




投稿有奖

杂志投稿有稿费啦!


将阅读杂志、参加研学活动、观察昆虫的感想形成图文、视频、音频,向杂志社投稿作品经采用后,将会署名发布在《少年科学画报》《一起发现》杂志与官方媒体平台,除向小作者寄送样刊、作品接收函和精美荣誉徽章外,还将获得专门为孩子们申请的稿费:杂志刊登30元/篇,公众号发布20元/篇!

点击下图,了解具体投稿方式

给孩子更真实的科普作者发稿体验,用满满的仪式感鼓励孩子不断发现、观察、记录世界的奇妙!

少年科学画报
《少年科学画报》官方微信,发布科学趣闻、漫画故事、活动通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