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死亡之海”,今朝“风光”无限

时事   2024-11-15 13:05   北京  

大漠变蓝海 黄沙成真金


19.63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电站,是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达拉特旗能源局供图)

在我国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昔日“黄沙遮天日,飞鸟无栖树”的漫漫黄沙中,一块块亮晶晶的蓝色光伏板连在一起,形成了一眼望不到边的蓝色海洋。

这里就是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这片沙漠蓝海不仅改变了沙漠的外观,更是带来了源源不断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达拉特旗能源局有关负责人介绍,基地年发“绿电”可达20亿千瓦时,年节约标煤约68万吨,年减排二氧化碳约165万吨、粉尘约45万吨。

死亡之海变蓝色海洋

“大漠一场风,从春刮到冬。”库布齐沙漠是离北京最近的沙漠,位于内蒙古鄂尔多斯市北部,长约400公里、最宽处约50公里,总面积约1.41万平方公里。由于特殊的地理条件和十年九旱的气候特点,沙漠的植被稀少,尤其沙漠腹地寸草不生,沙尘暴频发,不断侵袭和危害着沙区人民,曾经一度被称为“死亡之海”。

“地不打粮畜无草,冷风刮得骨头疼。家家户户往外逃,黄沙漫漫无影踪。”这首流传于达拉特旗的民歌成为了当地风沙肆虐的明证。达拉特旗境内的沙漠面积约435万亩,一度抢占了该旗三成的土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达拉特旗人以空前的治沙热情,携手兄弟旗县,锻造出了艰苦奋斗、锲而不舍、改革创新的“库布齐精神”。目前,在茫茫大漠中正上演一场“光伏长城”防沙治沙的新场景,计划至2030年,在黄河南岸、库布齐沙漠北缘,用光伏板筑起长约400公里、平均宽约5公里的“蓝色防沙区”

达拉特旗能源局行政审批办公室主任李凯介绍,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从2017年开始建设,由19.6万块光伏板组成,目前全部建成投产。

站在高处,眺望由19.63万块光伏板组成的“骏马”奔腾在沙漠之上,蔚为壮观。2019年,吉尼斯世界纪录认证,这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光伏板图形电站

深秋时节,虽然天气渐冷,但是记者发现,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里的杨柴、苜蓿、燕麦等植被仍在顽强生长,光伏板下偶尔还能看到一些小动物的身影。

“光伏板不仅能产绿电,还有防沙固沙的作用,再加上我们利用了创新的板上发电、板下修复、板间种植模式,治理沙漠面积目前达到了5万亩。”李凯说。

沙漠里最缺的资源就是水。为了解决水的问题,基地内建设了一个50万立方米的蓄水池,当地还给她起了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月亮湖”。附近煤矿产生的废水经处理达标后,被输送到湖里,然后通过滴灌的方式对光伏板下的植物进行灌溉,让绿色在这里不断生长。

新能源基地建设如火如荼

昔日风沙漫天,今朝“风光”无限。死亡之海其实也蕴藏着丰富的风能、太阳能等新能源。达拉特旗可开发新能源项目的土地占全旗国土面积的48%

达拉特旗按照“光伏+治沙”协同发展的思路,大力推进新能源大基地建设,高质量建设企业防沙治沙示范基地,已建成国家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三峡蒙能大基地、国电电力风能等37个项目。其中,库布齐沙漠新能源基地项目先导工程,一期光伏年提供清洁电能20亿千瓦时项目,是我国首个开工建设的千万千瓦级新能源大基地项目,项目开工建设仅一年时间就建成了集绿色发电、沙漠治理、生态修复、沙漠农业、休闲旅游“五位一体”的立体绿色生态系统和防风固沙的立体生态屏障,项目建设跑出了“达拉特加速度”。中国三峡1200万千瓦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全球最大规模的800万千瓦“沙戈荒”风光基地等重大项目正在加速推进。

达拉特旗光伏领跑基地是我国唯一的非化石能源反哺化石能源的示范基地。库布其沙漠鄂尔多斯中北部新能源基地工程一期已于2023年底建成并网,二期100万千瓦光伏项目计划2024年底建成并网,整体项目完成后,将有效治理沙漠24万亩

为全面打赢荒漠化综合防治黄河“几字弯”攻坚战,围绕建设国家重要新能源基地和自治区实施防沙治沙和风电光伏一体化工程部署,鄂尔多斯市正在规划建设库布齐沙漠400公里“光伏长城”工程。“光伏长城”可容纳1亿千瓦装机规模,实现光伏治沙300万亩,生态治沙900万亩,将具备每年向京津冀地区送电约440亿千瓦时的条件。

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自然资源部等部门发布的《关于支持内蒙古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若干政策措施的通知》明确提出,重点在沙漠、戈壁、荒漠地区、边境地区、采煤沉陷区、露天矿排土场等合理布局新能源项目。

根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发布的《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规划布局方案》,到2030年,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4.55亿千瓦,其中库布齐、乌兰布和、腾格里、巴丹吉林沙漠基地规划装机2.84亿千瓦,其他沙漠和戈壁地区规划装机1.34亿千瓦。其中,“十四五”时期规划建设风光基地总装机约2亿千瓦。

工农互促协同增效

“光伏基地既发了电,又治理了沙漠,还能让我们农牧民有收入,我们很欢迎。”达拉特旗树林召镇平原村一位村民表示,自己的耕地被流转承包给了光伏基地,还在光伏电厂找到了日常维护的工作,每个月工资收入有5000多元。

在实施光伏治沙中,达拉特旗优先推荐周边农牧民参与到项目中来,让他们通过出租沙地、安装、清洗光伏板、参与种植养殖项目等多种方式实现增收致富。

只要功夫深,黄沙变真金。达拉特旗打造世界一流的光伏领跑者基地项目,建设融合“规模化新能源开发、多能互补、电力跨省外送、沙漠生态治理”四大要素的系统性工程。依托光伏新能源基地,通过“集体经济入股、企业建设基地、农牧民联结分红”的合作模式和“吸纳清洁工就业+板上发电、板间养殖、板下种植+节水增效”的运行模式,真正实现工业反哺农业,工农互促。

光伏本身可以实现治沙,同时光伏效益还可以反哺治沙。据介绍,达拉特旗光伏发电基地通过建设外围锁边林、主干道两侧防护林、光伏场区栽植沙障和植树种草(药)、养殖的四级防护模式,实现产业发展与生态治理的有机统一。

达拉特旗发展改革委的数据显示,目前,基地已建成外围防护林3000亩,栽植沙障1.75万亩,套种红枣等经济林木1.2万亩,紫穗槐、红枣等经济作物2.1万亩,种植黄芩和黄芪等中草药5000亩。项目全部建成后,预计可形成绿色生态农业6.8万亩,产值将达到1.36亿元。

光伏基地依托独特的林、沙、草资源,积极开发生态旅游项目,正在规划建设“光能环沙漠乐园项目”,建成后将与响沙湾、恩格贝等景区有效联结起来,形成沙漠旅游经济综合示范区,年可接待游客约15万人次,产值将达到1.2亿元。

预计到2030年,达拉特旗新能源装机规模将达到3700万千瓦,综合治理面积292万亩,实现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协同增效。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记者 田新元)


END



来源:中国改革报

责编/制作:刘维

审核:袁琳

政审:蔡若愚

终审:李韶辉


中国发展改革
中国发展改革报社官方公众号,宣传报道国家发展改革重大工作部署,及时、全面发布经济社会发展动向和重大改革创新举措。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