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内的“定时炸弹”
——颅内动脉瘤
1.先天因素:这是最常见的原因,占比80%至90%,通常呈现囊状。患者先天大脑动脉血管结构异常,从而导致颅内动脉瘤的形成。
2.后天因素:这部分因素占10%至18%,与动脉硬化相关,被称为动脉硬化性动脉瘤。动脉壁内的弹力层受损,使得动脉壁无法承受较大的血液压力,因此在薄弱区域形成颅内动脉瘤。
3.感染性动脉瘤:这类动脉瘤占0.5%至2.0%,也被称为真菌性或细菌性动脉瘤。
4.外伤性动脉瘤:约占0.5%,又称为假性动脉瘤。由于外伤或手术等外部力量作用,大脑血管壁受损,从而形成颅内动脉瘤。
5.由肿瘤等其他疾病引起的颅内动脉瘤:其破裂风险因素包括血压升高、情绪激动、剧烈运动、劳累、气温急剧变化、吸烟、用力排便、咳嗽和打喷嚏等。
临床表现
1.出血症状:动脉瘤体积增大、血栓形成或动脉瘤突发性出血,可能导致剧烈头痛,其程度被形容为“霹雳样”,有人将其描述为“此生经历过的最剧烈的头痛”。
2.占位效应:当动脉瘤直径超过7毫米时,可能出现压迫症状,表现为单侧眼睑下垂、瞳孔扩大、内收受限以及上下视运动障碍,直接和间接的光反射可能消失。
3.癫痫发作:通常表现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
4.迟发性脑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在治疗后症状会有所改善,但随后可能再次加重,表现为持续发热,意识状态从清醒转变为嗜睡或昏迷。这些症状通常在1至2周内缓解。
来源 : 新闻晨报 综合@孙铱、网友评论、中国家庭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