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资源禀赋 八一镇城郊融合型产业范式和典型案例

2024-11-01 18:34   西藏  

—2024—

立足资源禀赋

八一镇城郊融合型产业范式和典型案例


八一镇地处城乡结合区域,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集体土地不断被征收,村域面积逐渐缩小,且城郊周边村开始承担部分城市服务和治理职能,城乡融合发展成为亟待解决的新命题。作为城市与乡村结合的重要过渡地带,城郊乡村如何整合自身资源、对接城市发展需求的同时,展现乡村特色景观与人文风貌,带动自身产业链条延伸,培育乡村发展新动能,是实现乡村健康、快速发展需要解决的关键。

近年来,八一镇党委、政府坚持党建引领乡村振兴,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立足城郊区位优势和资源禀赋,大力实施城郊融合型提质行动,吸引外来资本和市场主体参与,探索仓储物流、城郊田园、商贸服务、产业园区、文旅融合等六种产业发展新样板。2023年,全镇村集体经济收入“10万+”实现全覆盖,“100万+”4个,构筑了城乡融合高质量发展的新高地


01#




仓储物流型

模式解读

结合城市规范管理和村庄人居环境整治,依法统一整治城郊违章建筑,有序组织相关企业和小作坊向园区搬迁,形成产业集群效应。对交通便利的城郊村,引导利用集体所有的非农建设用地,兴建标准厂房、专业市场、仓储设施等;村集体通过土地租赁、承包经营等方式,提高村集体提价议价能力,租期进行规范,更好提升集体资源效益,租期满后将土地附着物归村集体经营所有,有利于土地保值增值及群众增收实现共赢。

落地案例

巴吉村由党支部领办林芝雪域长发实业有限公司,从周边私搭乱建仓库中发现市场需求,探索“借鸡生蛋”模式,通过招商引资吸引企业投资建设16幢标准化钢架结构的巴吉仓储物流园,待资金回笼后偿还企业投资建设金额。物流园提供就业岗位30余个,带动群众劳务收入1700余万元,村集体每年实现固定分红278万元,直至20年后地上附属物及经营权归还巴吉村集体所有。

落地案例

城区农贸市场缺乏统一的规划和管理,加之规模小,难以满足农副产品市场的供应和需求。永久村依托城郊区位优势,利用集体发展用地,采取村企合作,规划用地面积约113亩,办起了首个林芝冷链批发配送中心,为周边村庄提供就业岗位12个,带动永久村每年增收35万元。配送中心出租年限为25年,25年后土地相关附着物及经营权交由永久村集体所有。

落地案例

随着城市的发展,建筑行业商户分散、管理混乱现象,以土地入股合作模式取代传统的土地补偿方式,交由企业开发,办起了林芝首家大型综合建材市场,带动就业700余人每年为巴吉村集体带来收益450万元,25年后该建材市场地面资产全部转让给村集体,由巴吉村自主经营。


02#




城郊田园型

模式解读

面临土地征用、资源稀缺、产业选择受限等制约发展的问题,合力整治私搭乱建,并将农户闲置分散土地进行整合,村集体统一管理,通过租赁、股份合作、承包经营等多种方式统一管理,用好用活上级扶持资金为“杠杆”,实现土地规模化现代化经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增加集体经济收入。

落地案例

长久以来,村庄周边私搭乱建现象屡禁不止,成为城市发展中的一块顽疾,影响了城市形象,更制约了村庄发展的道路。巴吉村党支部采取能人引领、党员带头、群众参与的“三驾马车”,成功拆除违章建筑80宗,违建面积9.7万平方米,释放土地340亩。同时,将分散在村民手中的土地资源进行整合,采取集中统一管理、招商引资、土地流转方式,巧用上级扶持资金,打造了独具藏韵江南特色的田园风光主题综合度假村依舍庄园,形成集现代农业、休闲旅游、田园社区为一体业态组合,每年为集体经济增收220万元,成为城郊田园旅游的全新表征。

落地案例

为了赶上旅游产业的东风,公众村党支部召集党员、村干部、群众商讨举措,合力将土地产权不清、乱圈乱建、自家土地等闲置土地释放了6820平方米。农户按照“半自住+半经营”的模式,自发创办了独具工布藏式和现代装修为一体的乡村民宿,使农户在自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富裕路”。党支部号召广大村民积极入股,通过农户小额担保的方式,共获取信贷资金1368万元,收购林芝广东中旅在公众民俗旅游村的股份,正升级打造吃住玩于一体的生态旅游村。


03#




商贸服务型

模式解读

打破原有的行政区划限制,将中心城区与郊区村联动发展作为“飞地经济”的重要抓手,统筹村集体自有资金,鼓励群众共同筹资,在城区中心购买土地并改变土地性质,通过统筹规划,招商引资,协调推进,建立大型综合市场,有效带动周边产业、促进就业、实现群众稳定增收。

落地案例

巴吉村党支部积极发挥村“两委”领头作用,调动村民将部分政府补偿、分红资金、群众贷款等鼓励注入村集体资本,在城区中心购买27亩的土地,以村集体投资和招商引资方式筹资2.7亿元,打造了面积约65000平米的巴吉时代广场。项目投入运营后预计每年为村集体增收500至800余万元收入。

落地案例

随着城市空间的延伸,结合城市发展需求,永久村抓住机遇努力“融”城,盘活94.05亩集体土地资源,成功吸引优势企业,通过村企合作将开发为房地产项目。项目建成后所有商业门面归村集体所有,市场估值大约1.8亿元,项目投入运营后每年预计为村集体增收500万元。

04#




产业园区型

模式解读

面对产业“散、乱、小”的发展难题,通过征用、流转等方式盘活闲置土地资源,集中建立产业园区,解决布局混乱、污染环境、产能较低的问题,形成了产业链上下游互动、互补的发展格局,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同时解决大批市内外农牧民、高校毕业生就业问题,提高了群众的经济收入和生活水平。

落地案例

公众村立足实际,盘活闲置土地资源,与部门协同配合,实行统一协调,统一规划,统一征地,统一开发、统一建设的原则,征用土地600余亩,流转土地970余亩土地,建设巴宜区建筑构建产业园区,每年为村集体收取租金97万元,27户村民年增收超过380万元。

同时,为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把精力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聚集,把政策向招商引资、项目建设倾斜,积极协调上级支持,克服用地指标不足、用地不在城市开发边界等问题主动积极招引优质企业落地,多措并举,在尼西村建设的农夫山泉生产基地、绿色产业园区等顺利落地,全镇经济实力显著增强。全镇近2/3的行政村通过土地征迁获得了发展的“第一桶金”,使村集体获得了稳定的收益,为村民就近提供了工作岗位,持续拓宽增收渠道。

05#




文旅融合型

模式解读

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推进,立足特色资源,深入挖掘并充分利用当地生态资源、农业资源、文化资源等优势,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大力开展集特色种养、采摘观光、休闲度假于一体的农旅融合经营项目,带动农民就业增收,为乡村发展注入新动力。

落地案例

随着大柏树景区改造升级,巴吉村“两委”借助景区地理优势建立旅游商圈,巴吉村“两委”借助景区地理优势建立旅游商圈,鼓励村民参与到旅游服务业当中,办起了摊位80间的土特产一条街,全村参与率达到90%以上,户均年增收4万余元,景区每年将40%年收入分给巴吉村集体,2023年实现村集体增收32.8万元。

落地案例

依托得天独厚的资源禀赋,推动农业、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多布村与区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合作,景区出资建设11家商铺,无偿提供村集体进行分配经营,实现每户年增收1万余元,同时将景区门票收入的40%每年分给村集体,2023年集体增收160万元。发展观光采摘,多布村将45户农户土地入股,扩种集蓝莓种植250余亩,可进行采摘、观光休闲等,2023年集体增收16.05万元。发展度假休闲经济。建设了多布湖观景台及附属设施,协议由卡定沟景区旅游公司为巴堆牧场提供稳定客源,仅在2023年开业4个月时间内,首创收入10万余元。

06#




发展民宿型

模式解读

近年来,由于旅游消费模式逐渐过渡到度假式深度体验游,作为享受乡村特有的空气好、生态佳等资源的新型旅游度假方式的民宿旅游逐渐兴起,以村民自营、村企合作有偿退出等发展民宿,提高了民宿发展的活跃度。


落地案例

依托村内独特的自然资源,公众村一家农户创办了独具工布藏式和现代装修为一体的乡村民宿,也是村里第一家把自家宅院改造成“半自住+半经营”的模式,发展民宿旅游,带动当地群众2-3名就近就业,在旺季时每晚达到4000元,每月收入不低于10万,使农户在自家门口吃上了“旅游饭”,走上了“富裕路”。村企合作发展民宿。巴吉玉米自然村农户采用宅基地有偿退出的方式,以土地使用权作价入股,企业整合院内空余土地打造“星空帐篷”,建设露营基地、共享菜园,吸引市民、游客前来观光采摘、休闲娱乐、农事体验。目前,接待游客5000余人,农户每年增收15万元。

城郊乡村作为乡村振兴的重要一环,发展前景广阔、潜力巨大。八一镇以市场需求为导向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形成五种产业发展范式,不仅拉长了产业链条、丰富了产业业态、提升了亩均产值,还实现了城乡之间的深度融合与共同发展,为乡村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为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



来源:八一镇

责编:焦曦美

审核:么传法

投稿:johnbowie918@163.com


巴宜组工
围绕巴宜区党的建设和组织工作业务,侧重信息服务功能,为广大党员干部传送权威信息、提供正能量,着力搭建组织编制工作新闻宣传、政策解析、典型展示、学习交流、民意沟通以及组织部门网宣资源整合平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