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力挺DeepSeek,中国AI的脊梁挺起来了?

文摘   2025-01-29 13:30   天津  
本文仅仅代表洛洛观点,好多人不同意,包括编辑组的其他人!

人民日报,作为国家权威媒体,其一举一动都备受瞩目。此次对 DeepSeek 的聚焦,无疑让这家人工智能公司站在了聚光灯下,成为了全球科技爱好者和从业者热议的焦点。这一事件不仅彰显了 DeepSeek 在 AI 领域的卓越成就,更预示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正迈向新的发展阶段,其影响力不容小觑。

DeepSeek:硅谷与华尔街的 “东方震撼弹”


(一)爆火历程:全球出圈的速度与激情

DeepSeek 的崛起堪称一场闪电战。去年 12 月 26 日,DeepSeek 发布了 DeepSeek-V3 模型,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展现出超强的性能,初露锋芒便引发了业内关注。

紧接着,在今年 1 月 20 日,DeepSeek 再度发力,发布了 R1 模型 。这款模型凭借其开源的性质、大幅下降的售价和训练成本,迅速获得了广泛关注。仅仅一周后,1 月 27 日,DeepSeek 应用便登顶苹果中国地区和美国地区应用商店免费 APP 下载排行榜,在美区下载榜上超越了 ChatGPT,成为了全球下载量最大的免费 App。

这一成绩的取得,距离其 App 发布还不足半个月,其火爆程度可见一斑。

几乎在同一天,包括英伟达、博通公司、超威半导体公司以及微软等在内的美国科技板块公司股价大幅下跌。英伟达当日收盘股价暴跌约 16.86%,单日市值蒸发约 6000 亿美元,创史上最大单日个股市值蒸发纪录。

博通下跌 17.4%,超威半导体公司下跌 6.37%,微软下跌 2.14%。人工智能领域的衍生品,如电力供应商也受到重创,美国联合能源公司股价下跌 20.85%,Vistra 的股价下跌 28.33%。

DeepSeek 的横空出世,犹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科技圈和金融市场掀起了惊涛骇浪。

(二)技术实力:高性价比的创新优势

在技术实力方面,DeepSeek 展现出了令人瞩目的创新优势。

以 R1 模型为例,其在数学、代码、自然语言推理等任务上的性能能够比肩 OpenAI o1 模型正式版。在 MATH-500(评估大模型数学能力)、SWE-bench Verified(评估大模型的软件工程能力)、美国数学邀请赛的测试中,DeepSeek-R1 的分数甚至超过了 o1 模型。

从训练成本来看,DeepSeek 更是展现出了极高的性价比。据 DeepSeek 介绍,R1 的预训练费用只有 557.6 万美元,在 2048 块英伟达 H800 GPU(针对中国市场的低配版 GPU)集群上运行 55 天完成。

相比之下,OpenAI 的 GPT-4o 模型的训练成本为 1 亿美元,且使用的是性能更加优异的英伟达 H100 GPU 集群。DeepSeek 以 OpenAI 三十分之一的 API 价格,实现了在多项测试中表现持平甚至超越 OpenAI 的 o1 模型的成绩,真正做到了 “花小钱办大事”。

在文生图领域,DeepSeek 同样表现出色。1 月 28 日,DeepSeek 发布的开源多模态模型 Janus-Pro,其中 70 亿参数版本的 Janus-Pro-7B 模型在使用文本提示的图像生成排行榜中优于 OpenAI 的 DALL-E 3 和 Stability AI 的 Stable Diffusion。

该模型通过优化的训练策略、扩展的训练数据和扩展到更大的模型尺寸,在多模态理解和文本到图像的指令遵循能力方面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同时也增强了文本到图像生成的稳定性 。

恶意攻击与舆论漩涡中的 DeepSeek


(一)攻击风波:IP 背后的暗潮涌动

然而,DeepSeek 的快速崛起并非一帆风顺。

在其爆火之后,便遭遇了一系列恶意攻击。1 月 28 日,深度求索(DeepSeek)官网显示,其线上服务受到大规模恶意攻击。据奇安信安全专家独家透露,此次网络攻击的 IP 地址均来自美国。

攻击主要表现为暴力破解攻击,一方面占用服务器资源,使平台服务陷入瘫痪,导致用户无法正常使用;另一方面试图窃取用户信息,窥探用户使用情况。

网安专家李教授表示:“这种有组织的大规模网络攻击,很可能是竞争对手或别有用心的势力所为,目的在于破坏 DeepSeek 的正常运营,遏制其发展势头。在国际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这样的攻击手段并不罕见,但如此明目张胆且针对性强的攻击,还是令人震惊。” 

此次攻击事件,不仅凸显了 DeepSeek 在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也揭示了人工智能领域背后复杂的竞争局势。

(二)国际舆论:赞誉与质疑的交织

在国际舆论场上,DeepSeek 引发了广泛的讨论,赞誉与质疑之声交织。赞誉者认为,DeepSeek 的出现是人工智能领域的一次重大突破。顶级风投 A16Z 创始人马克・安德森评论道:“DeepSeek-R1 是我见过最惊人、最令人印象深刻的突破之一。” 

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亚历克斯・迪马基评价说,DeepSeek 的技术路线揭示了一个残酷事实 —— 达到顶尖性能未必需要天文数字投入,“这对硅谷的烧钱竞赛无异于釜底抽薪” 。英伟达资深科学家吉姆・范称赞 DeepSeek 是 “非美国公司践行 OpenAI 初心” 的典范,通过开放技术细节和训练方法,为全球研究者赋能。

然而,也有一些质疑的声音。

部分西方媒体和专家对 DeepSeek 的技术来源和数据安全提出质疑。尽管 DeepSeek 公布了详细的技术论文和研发过程,证明其技术的创新性和独立性,但仍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人散布谣言,声称 DeepSeek 的技术是抄袭或窃取而来。

在数据安全方面,DeepSeek 强调其采用了严格的数据加密和隐私保护措施,但一些西方势力仍以所谓的 “数据安全威胁” 为由,对 DeepSeek 进行无端指责。这些质疑声背后,更多的是出于对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崛起的担忧和恐惧,以及对自身技术优势被超越的不安。

人民日报力挺:意义与价值


(一)官方认可:行业发展的风向标

人民日报对 DeepSeek 的力挺,无疑是对其在人工智能领域卓越成就的高度认可。作为国家的喉舌,人民日报的发声具有权威性和导向性,它向全社会传递了一个明确的信号:DeepSeek 的技术创新和发展成果得到了官方的肯定。

这对于 DeepSeek 来说,不仅是一种荣誉,更是一种强大的支持和鼓励,有助于提升其品牌形象和市场认可度。

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看,人民日报的关注标志着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取得了重要的突破。它表明中国在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实力正在不断增强,已经能够在国际舞台上与其他科技强国一较高下。这将极大地激发国内人工智能企业的创新热情,吸引更多的人才和资源投入到人工智能领域的研发和创新中,推动整个行业的快速发展。

正如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李德毅院士所说:“人民日报对 DeepSeek 的力挺,是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一次有力推动,它将激励更多的企业和科研人员勇攀科技高峰,为实现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二)发展方向:自主创新与开源共享

人民日报的力挺,也为 DeepSeek 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在当前全球科技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自主创新是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

DeepSeek 之所以能够在短时间内取得如此显著的成就,正是因为其坚持自主创新,不断探索新的技术路线和算法,在降低训练成本的同时提升了模型的性能。

未来,DeepSeek 应继续加大在研发方面的投入,培养和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不断提升自身的技术创新能力,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方面取得更多的突破。

同时,开源共享也是人工智能发展的重要趋势。

DeepSeek 采用完全开源策略,不仅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还促进了 AI 开发者社区的协作生态。

通过开源,DeepSeek 吸引了大量开发者和研究人员的关注,推动了 AI 技术的发展。在未来的发展中,DeepSeek 应进一步加强开源社区的建设,完善开源生态体系,与全球开发者共同分享技术成果,共同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

正如英伟达 AI 科学家 Jim Fan 所说:“真正开放的前沿研究,能够赋能所有人。” 开源共享不仅有助于提升 DeepSeek 的技术影响力,还能促进全球人工智能技术的共同发展,为人类社会的进步做出更大的贡献。

未来展望:挑战与机遇并存


(一)技术突破:持续创新的动力源泉

尽管 DeepSeek 在当前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但在技术发展的道路上,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演进,对模型的性能、效率和安全性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模型性能方面,虽然 DeepSeek 的 R1 模型在多项任务上表现出色,但与未来的人工智能发展需求相比,仍有提升的空间。例如,在处理更复杂的自然语言理解任务时,如语义模糊性和隐喻理解等,模型的表现还不够理想。

在技术突破方面,DeepSeek 需要加大在基础研究方面的投入,探索新的算法和技术路线。量子计算与神经网络的结合可能是未来的一个重要研究方向。据相关研究表明,量子计算的强大计算能力有望为神经网络的训练和优化提供更高效的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模型的性能和效率。DeepSeek 可以积极开展相关研究,尝试将量子计算技术应用于人工智能领域,实现技术的跨越发展。

持续创新是 DeepSeek 保持技术领先的关键。在过去的发展中,DeepSeek 凭借其创新的技术和算法,在人工智能领域崭露头角。未来,应继续鼓励创新,营造良好的创新氛围,吸引更多的优秀人才加入。加强与高校、科研机构的合作,共同开展前沿技术研究,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际生产力,推动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进步。

(二)市场竞争:全球布局的战略思考

在全球市场竞争中,DeepSeek 既有自身的优势,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其优势在于技术的创新性和高性价比。

DeepSeek 以极低的训练成本实现了强大的模型性能,这使得其在市场竞争中具有独特的竞争力。其开源策略吸引了大量开发者的关注和参与,形成了良好的开源生态,有助于提升其技术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然而,DeepSeek 也面临着激烈的市场竞争。在国际市场上,OpenAI、谷歌等科技巨头凭借其强大的技术实力、丰富的资源和广泛的市场渠道,占据了较大的市场份额。

这些巨头在人工智能领域的长期投入和积累,使其在技术研发、数据储备和品牌影响力等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一些新兴的人工智能企业也在不断崛起,加剧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

为了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DeepSeek 需要制定合理的市场战略。

一方面,要继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产品性能和质量,以优质的产品和服务赢得市场。

另一方面,要积极拓展市场渠道,加强品牌建设和市场推广。在国际市场上,可以与当地的企业和机构合作,共同开展业务,提高市场渗透率。加强与用户的互动和沟通,了解用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提升用户满意度和忠诚度。

展望未来的市场格局,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市场需求将持续增长。DeepSeek 有望凭借其技术优势和创新能力,在全球市场中占据一席之地。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行业整合和洗牌也将不可避免。只有那些能够不断创新、适应市场变化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DeepSeek 应抓住机遇,迎接挑战,不断提升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为全球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中国 AI 的新征程


DeepSeek 的发展历程,是中国人工智能技术创新与突破的生动写照。从诞生之初的默默无闻到如今的全球瞩目,DeepSeek 凭借其卓越的技术实力和创新精神,在人工智能领域开辟出了一片新天地。

人民日报的力挺,不仅是对 DeepSeek 的认可,更是对中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信心背书。

欢迎评论及批评!

甄优东西
生活本该美好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