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Knowledge at Wharton
据说达尔文的工作时间很固定:早上8点开始工作,10点半进行实验。中午外出散步,回家后午餐。下午三点午休,四点外出散步,五点半晚餐——也就是说,他只在上午工作。还有更夸张的,比如庞加莱,据说每天只工作4个小时。不过仔细想想也的确有道理:在尽量短的时间内完成最高效的工作。其实,“热爱工作”本身,每个人的理解都不会相同,这建立在一个你是否十分喜欢目前这份工作的前提之下,把工作当作享受,甚至是爱好的人也大有人在,反之则是痛苦的煎熬。当然,对于很多人来说,或许他们处于“热爱-煎熬”这一谱系的中间——这样的人应该在主观上更不容易成为工作狂吧?
每个行业都有努力拼搏和成就卓越的人。但在我们这个永远在线、永远互联的世界里,这种人可能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多。工作狂是现代职场的常见特征。最近一项评估在各个职业领域和文化中普遍程度的研究发现,大约15%的员工属于工作狂[1]。这意味着全世界有数百万过度劳累的员工不知道何时、如何或为何辞职。无论是出于野心、对完美主义的偏好,还是完成任务后带来的小小成就感,他们都超越了理性。荷兰乌得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行为科学家兼工作研究员图恩·塔里斯(Toon Taris)表示,塔里斯指出,“工作狂”这个词经常被随意甚至轻率地使用,但实际上,真正的工作狂问题比许多人意识到的要更加普遍、复杂和危险。心理学家和就业研究者几十年来一直在试图衡量和定义工作狂,如今这一现象的轮廓已经逐渐清晰。塔里斯表示,一个重大的转变是,工作狂被视为一种上瘾行为,并伴有一系列风险因素和后果。在2024年《组织心理学与组织行为年度评论》(Annual Review of Organizational Psychology and Organizational Behavior)上,塔里斯与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Eindhoven University)职业健康科学家扬·德·容格(Jan de Jonge)共同探讨了这一现象[2]。© imgflip
塔里斯强调,“工作狂”标签并不适用于那些因为热爱工作而加班的人。他说:“那没什么问题。”那些为了升职或者支付房贷车贷而暂时让自己辛苦工作的人,也不算是工作狂。佐治亚大学雅典分校(University of Georgia in Athens)工业与组织心理学家马利萨·克拉克(Malissa Clark)表示,目前的共识是,真正的工作狂包括四个维度:动机、思想、情感和行为。2020年,克拉克及其同事在《应用心理学杂志》(Journal of Applied Psychology)上提出,总的来说,工作狂表现为内在的工作冲动、对工作有持续的想法、不工作时感到的负面情绪,以及超出合理预期的工作量。
某些性格类型特别容易陷入工作陷阱。克拉克及其合著者在2016年的一项荟萃分析中发现[3],完美主义者、外向型人格,以及A型人格(野心勃勃、争强好胜且缺乏耐心)的人容易成为工作狂。某些性格特征和工作场所特征可能会助长工作狂现象,从而导致健康状况不佳和家庭生活质量不佳。© knowable magazine
他们原本预计自尊心低的人会有风险,但却没有发现这种关联。工作狂可能会让自己陷入困境,但这不一定是出于自卑感或自我厌恶。新西兰基督城人力资源专家杰克·哈塞尔 (Jack Hassell) 采访了该国15名自认为是工作狂的人,以更好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经历和动机。正如《国际组织分析杂志》(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rganizational Analysis)2024年的一篇文章所述[4],这些员工来自各种背景和领域——包括一名运动员、一名律师和一名人力资源专业人士——但他们最终都陷入了同样的困境。“任何工作都有可能存在工作狂,”克拉克说,她在《永不停止工作:为什么永远在线的文化对企业不利——以及如何改变它》(Never Not Working: Why the Always-On Culture Is Bad for Business — and How to Fix It)一书中,讲述了自己与这些工作狂员工打交道的经历,这包括一名幼儿园老师、一名电话接线员和一名牧场主。哈塞尔指出,在他的样本中,一些工作狂在贫困中长大,觉得自己再也不会回到过去,而另一些人虽然出身富裕,但却无法摆脱这样一种感觉:他们应该做更多的事情来取得成功并保持领先地位。© Dental Post
“工作狂的模式本质上是相同的,但他们达到这种状态的方式却完全不同,”他说。工作狂也跨越了人口统计学范畴,正如塔里斯和容格在2024年的分析中所详述的那样。尽管文献表明,女性、年长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员工中工作狂可能更常见,但这种关联并不明显,且不一致。 不过,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风险因素。塔里斯和容格报告称,某些工作场所比其他工作场所更容易培养对工作的依赖——即鼓励竞争和长时间工作的公司。此外,2016年对超过16,400名挪威员工的调查发现,自雇人士和管理者比在他人管理下工作的人更容易成为工作狂[5]。
塔里斯表示,由于Zoom、Slack和其他技术进步,人们可以随时随地更轻松地工作,这无形当中会助长工作狂现象的上升趋势。“这是我担心的事情,”他说,“工作狂现象发展的条件从未像今天这样好。”克拉克表示同意,当前的环境似乎为更多人发现内心的工作狂创造了条件:“居家办公和远程工作可能改变了我们的沟通模式和预期。”尤其是在疫情期间变得更加普遍的居家办公,可能创造了一个新的‘总是在线’的工作群体,他们逐渐失去了工作与家庭生活之间的界限。“即使是普通的员工,现在也可能开始成为工作狂。”任何陷入工作狂习惯的工人都可能注意到一些短期的好处——更多的销售额、更多的加班费、更多的文件字数——但这些小小的胜利可能是短暂的。塔里斯、克拉克和其他专家发现了工作狂的一个关键性讽刺点:尽管他们付出了如此多的努力,但这些将生活置于危险境地、必须不停前进的奋斗者,并不一定在工作上表现得更好。© All Things Admin
克拉克及其合著者在他们的荟萃分析中发现,工作狂与工作表现之间没有关联,这意味着工作狂并没有为自己增光添彩,甚至没有让自己脱颖而出。克拉克提到2015年的一项研究显示[6],那些加班很久的人与那些只是假装加班的人获得的绩效评估几乎相同。后续的研究,包括意大利2021年对500多名员工进行的为期两年的调查——也发现工作狂与工作绩效之间几乎没有关联[7]。事实上,对于一些工作狂来说,平庸的绩效评估可能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他们给自己创造了大量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他们在做高质量的工作,”塔里斯说,“我们知道,如果人们工作太辛苦,他们几乎没有时间来恢复精力。”这会导致疲劳和倦怠,增加他们对公司、客户或自己犯错的可能性。在某些环境中,工作中的失误可能会非常危险。2018年挪威一项对1781名护士的研究,追踪了预测严重工作事故的因素,包括伤害(或几乎伤害)病人,伤害(或几乎伤害)自己,上班打瞌睡或损坏设备。研究发现,年轻的或男性护士特别容易犯某些类型的错误,但有一个特质让风险更高:工作狂在这项研究跟踪的每一种错误中比他们的同事更容易犯错[8]。克拉克2016年的分析汇总了其他89项研究的结果,一致证明工作狂所遭受的影响远不止工作场所。例如,2006年的一项对美国和加拿大174名白领的研究发现,工作狂与生活不满意度之间存在关联。一个人在工作狂量表上的得分越高,他们的生活乐趣就越少[9]。© Career Addict
2004年的一项研究[10]将比利时5,853名全职工作者分为八类,包括“工作爱好者”、“工作成瘾者”、“放松工作者”和“失意工作者”。工作成瘾者报告的健康问题比其他任何群体都多。相比之下,工作爱好者几乎没有报告任何健康问题,这提醒我们上瘾和享受之间的巨大差异。在对工作狂的多次采访中,克拉克发现,对工作的过度投入会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相伴而生,包括酗酒、缺乏锻炼或睡眠不足。在她的书中,她采访了一位退休的社会工作者,她说她对工作的痴迷让她彻夜难眠。“感觉我的大脑整晚都在工作,”这位退休人员说。与此同时,这位前美洲驼牧场主告诉克拉克,在工作目标实现之前,她不会允许自己吃东西或上厕所,即使这意味着饥饿和不适。“我必须把这些事情做完,否则我会觉得自己一无是处。” 哈塞尔采访了一位在2011年基督城大地震中受到警醒的学者。地震发生时,这位学者不愿意放下手头的工作。最后,当他被迫离开摇晃的大楼时,他顿悟了。“‘天哪,我太专注于工作了,我甚至愿意为此付出生命代价。’”在某些条件下,工作狂可以茁壮成长,尽管这不是普通员工的生活。2024年对德国300名心理学学生(其中90%以上为女性)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六个月的时间内,工作狂在身体和情感上的表现实际上比那些动力不足的同学更好[11]。挪威奥斯陆大学(University of Oslo)工作心理学家、主要作者尼娜·容克 (Nina Junker) 指出,学生有明确的短期目标,并且在学期之间有固定的休息时间。“如果他们付出更多努力,他们就有机会恢复和充电。”尽管现实世界中的工作狂通常不能指望暑假,但他们至少可以通过安排休息时间来帮助自己。容克说,内置的恢复机会很有帮助。难以从工作中停下来的人应该尝试想象或记住一天的所有成就。“这可以让你更容易结束一天的工作并享受休闲时光。” 塔里斯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科学证明任何干预措施能够有效地治愈工作狂。不过,可能还是有办法减轻最坏的后果。2020年对美国400名员工进行的一项研究发现,同时练习正念(即随时意识到自己情绪的能力)的工作狂不太可能遭受诸如烦躁和痛苦等负面情绪的困扰。
塔里斯和容格在他们的评论中指出了一些工作场所帮助员工找到更多平衡的常识性步骤。这些步骤包括检查工作时间,联系那些工作时间过长的人;限制下班后接触与工作相关的材料;鼓励高层管理人员树立健康的工作方式。2023年的一项研究对欧洲中小型公司的近9,300名员工进行了调查,发现“软控制”——鼓励自主和授权的管理实践——可以减少工作狂和倦怠的发生率[12]。 但是,如果工作狂真的想继续工作到无法挽回的地步,其实是没有人能阻止他们的。朋友和家人可以提出请求,老板和公司可以改变政策,一些工作狂可能会明白过来并减少工作量。又或者,他们可能太乐于再写一封电子邮件了。参考文献:
[1]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10643257/[2]www.annualreviews.org/content/journals/10.1146/annurev-orgpsych-111821-035514[3]journals.sagepub.com/doi/10.1177/0149206314522301[4]www.emerald.com/insight/content/doi/10.1108/IJOA-10-2023-4035/full/html[5]journals.plos.org/plosone/article?id=10.1371/journal.pone.0152978[6]pubsonline.informs.org/doi/10.1287/orsc.2015.0975
[7]www.tandfonline.com/doi/abs/10.1080/02678373.2020.1735569
[8]www.ncbi.nlm.nih.gov/pmc/articles/PMC6172179/[9]psycnet.apa.org/record/2006-03308-006[10]psycnet.apa.org/record/2004-19391-003[11]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ejsp.3031[12]www.senatehall.com/entrepreneurship?article=742文/Chris Woolston
译/tim
校对/tamiya2
原文/knowablemagazine.org/content/article/society/2024/are-you-a-workaholic-how-to-spot-the-signs
本文基于创作共享协议(BY-NC),由tim在利维坦发布
文章仅为作者观点,未必代表利维坦立场
加星标,不迷路
往期文章:
投稿邮箱:wumiaotrends@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