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5年12月9日
已经整整过去了89周年
可历史不会忘记
当年那响彻云霄的搏击
打倒日本帝国主义
反对华北自治、反对内战
全民族团结起来
一致对外
历史不会忘记
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
那个热血澎湃的日子
纪念“一二•九”运动
12月7日上午,在庄严肃穆的升旗仪式中,高坪七小教育集团党委专职副书记刘芳作了主题讲话。刘书记怀着崇敬之情,为孩子们深情讲述了“一二•九”运动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那是一段充满热血与激情的岁月,青年学生们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尊严,挺身而出,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爱国主义的深刻内涵。
班队课上,老师通过观看历史影像、PPT展示等方式,生动地为同学们讲解了“一二•九”运动的背景、过程和意义等。孩子们被当年青年学生们的爱国热情所感染,纷纷表示要以他们为榜样,勤奋努力学习。这堂班队课也激励着少年儿童在新时代继续传承和弘扬“一二•九”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一二•九”运动简介
“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1935年12月9日,北平(北京)大中学生数千人举行了抗日救国示威游行,反对华北自治,反抗日本帝国主义,要求保全中国领土的完整,掀起全国抗日救国新高潮。12月12日,北平学生举行第5次示威游行,高呼"援助绥远抗战"、" 各党派联合起来"等口号。这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
“一二•九”运动背景
“九一八”事变之后,日本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国。他们在东北地区推行殖民地化统治的同时,利用南京国民政府的不抵抗主义,把侵略魔爪一步步伸向华北,民族危机日益严重。
1935年五六月间,日本侵略者密谋策划,在天津和河北等地制造事端,并以武力相威胁,先后迫使南京国民政府接受达成了“何梅协定”和“秦土协定”,把包括平津在内的河北、察哈尔两省的大部分主权奉送给日本。之后,日本帝国主义积极策动所谓华北五省“防共自治运动”,策划成立由其直接控制的傀儡政权,全面在华北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华北之大,已经安放不下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激起北平各阶层人民的极大愤慨。
“一二•九”运动过程
走上街头
1935年12月9日凌晨,广大爱国学生的抗日怒火像火山一样爆发。东北大学、中国大学、北平师范大学等校学生举着大旗和标语,分别朝着新华门进发。清华大学和燕京大学近千名爱国学生离城较远,到达西直门时,城门已被军警关闭,请愿队伍无法进城。两校学生就在西直门一带召开群众大会,向附近居民和守城军警进行抗日宣传。
救亡怒潮
“一二•九”的抗日怒吼,震撼了古都北平,很快传遍了国内外。中共北平市临时工委、北平市学联及时总结,对下一步行动进行部署。12月11日,全市各大中学校学生联合起来罢课。国民党当局对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极为恐慌,下令严禁学生的爱国行为,还派军警封锁一些重点学校。中共北平临时工委获知国民党当局不顾广大人民群众的强烈反对,决定在12月16日成立“冀察政务委员会”,决定在这一天举行更大规模的示威游行。
声援北平
北平学生的爱国斗争,打击了日本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揭露了国民党当局的卖国行径,得到了各界爱国人士的支持响应,促进了抗日救亡运动的开展。
游行示威之后,在党的领导下,北平学联成立了南下扩大宣传团,深入工厂农村,发动各地工农士兵群众开展反日反蒋斗争,也使爱国学生们得到了锻炼和教育。1936年,南下扩大宣传团在北平召开团员代表大会,正式成立了民族解放先锋队(后改名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这是党领导成立的先进青年组织。它的诞生和发展,大大推动了“一二•九”运动的深入发展。
“一二•九”运动结果
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号召下,由北平爱国学生首倡,迅速席卷全国的“一二•九”运动,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标志着中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新高潮的到来。
“一二•九”运动意义
北平学生的爱国行动,得到了全国学生的回应和全国人民的支持,形成了全国人民抗日民主运动的新高潮,推动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建立。
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勿望先辈!吾辈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