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强调:超过70岁的老人,宁可不喝水渴着,也别在4个时候喝水

健康   2024-10-10 13:00   山西  


大家好,我是美玲!

小时候,奶奶就常念叨:“多喝水,少生病。”这句话一直伴随着我成长,也让我对饮水的重要性有了深刻的认识。但今天,老刘想和大家聊一个不那么寻常的话题——对于超过70岁的老人来说,喝水也有讲究,特别是在某些特定的时刻,宁可不喝水,也别轻易端起水杯。这话听起来有些耸人听闻,但听我细细道来,您就会明白其中的道理。

老话新说:喝水也要讲“时宜”

咱们中医讲究“天人合一”,认为人体与自然界的规律息息相关。喝水这件小事,也不例外。都说“晨起一杯水,健康一整天”,这话对年轻人或许适用,但对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就得另当别论了。为啥呢?因为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衰退,代谢变慢,肾脏的过滤功能也大不如前。如果喝水的时间和方式不对,反而可能给身体带来负担。

四个时刻,慎之又慎

1. 饭后立刻饮水
刚吃完饭,胃里还满满当当的,这时候喝水,不仅会稀释胃液,影响食物的消化吸收,还可能引起胃胀、反酸等不适。一项发表在《美国临床营养学杂志》上的研究指出,老年人饭后立即饮水,会增加胃肠道疾病的发病率。所以,饭后最好等半小时再喝水,而且量不宜多,小口慢饮为宜。
2. 睡前大量饮水
人上了年纪,睡眠质量本就不如年轻时。睡前大量饮水,不仅会增加起夜次数,影响睡眠质量,还可能加重肾脏负担,导致第二天早晨眼睑浮肿。从中医角度看,睡前饮水过多,还会影响体内阳气的收敛,不利于养生。因此,睡前如果实在口渴,少量饮水即可,切勿贪杯。
3. 剧烈运动后猛灌水
老年人适当运动是好事,但剧烈运动后,身体处于高度兴奋状态,心脏负担加重,此时猛灌水,会增加心脏和肾脏的压力,甚至诱发急性心衰。正确的做法是先休息片刻,待身体平静下来后,再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
4. 服用某些药物后
有些药物,如止咳糖浆、胃黏膜保护剂等,服用后需要保持口腔和食道的一定湿度,以便药物更好地发挥作用。如果此时大量饮水,会稀释药物浓度,影响药效。此外,一些利尿剂、降压药等,服用后也可能导致体内水分失衡,需要根据医嘱合理安排饮水时间。

喝水有方,养生有

说完了什么时候不能喝水,咱们再来聊聊怎么喝水才健康。对于70岁以上的老人来说,喝水应遵循“少量多次、细水长流”的原则。每天的总饮水量建议在1500-2000毫升之间,但具体还需根据个人体质、活动量、环境温度等因素灵活调整
  • 晨起一杯温水:唤醒身体,促进血液循环。
  • 三餐之间适量饮水:保持口腔湿润,促进食物消化。
  • 睡前少量饮水:缓解夜间口干,但不宜过多。
  • 运动后补水:遵循“少量多次”的原则,避免一次性大量饮水。

小贴士:喝水也能“养生”

除了注意喝水的时间和方式,老年人还可以通过在水中添加一些食材,来提升饮水的养生效果。比如:
  • 枸杞泡水:养肝明目,适合视力下降的老年人。
  • 菊花泡水:清热解毒,有助于缓解头痛、眼干等症状。
  • 蜂蜜柠檬水:润肠通便,改善便秘问题。
当然,这些养生饮品也要根据个人体质适量饮用,避免过量引起不适。
喝水这件小事,看似简单,实则大有讲究。特别是对于70岁以上的老年人来说,喝水不仅要适量,更要适时。

养身健康宝典
🔴点击下方【关注】按钮进入,养生文章免费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