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长江流进江苏第一站,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是这条迁徙通道上的重要驿站。近几年越冬季,每年都有约6万只、近70种冬候鸟类来此歇脚。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专家团队今年的调查显示,东方白鹳、普通鸬鹚、白琵鹭、花脸鸭、罗纹鸭、斑背潜鸭等6种水禽已在公园形成稳定的越冬种群,数量均超过“全球1%”。
记者登上湿地公园制高点——新济洲瞭望塔,用望远镜远眺,可以见到大批戴着“京剧脸谱”的花脸鸭扑腾着翅膀直冲蓝天。由于数量众多,它们在空中密密麻麻集结成大片“云朵”,蔚为壮观。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花脸鸭是公园数量最多的‘全球1%’,它们是洲上的冬季‘霸主’。今年1月来了2.5万多只,这个月数量又破万了,预计下个月达到峰值。”李全文说。
东方白鹳是公园最优雅的“全球1%”。作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东方白鹳体长超过1米,穿白袍、着红靴,“举手投足”仙气飘飘。进入冬季,新济洲形成天然浅水洲滩湿地,沉积了大量鱼虾,为它们提供了丰富的食物和优越的栖息场所。中国野生动物保护协会鹤类联合保护委员会调查统计,东方白鹳全球总数9000多只。而今年1月,新济洲湿地公园就发现东方白鹳124只,今年12月发现超过200只。
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白琵鹭有“飞鸟美人”之称,全身覆盖白色羽毛,最特别之处是它的嘴,前端膨大呈琵琶形。觅食时它会在浅水滩涂处边走边左右摆动头颈,休息时,成群的白琵鹭喜欢在水边“一”字形散开。今年1月,公园发现白琵鹭891只,今年12月数量超过1000只。
罗纹鸭是雁形目鸭科鸭属中等游禽,它最引人注目的是羽毛。雄鸟头侧及冠羽呈铜绿色,在阳光下发出五彩斑斓的光泽。2023年12月,公园罗纹鸭数量已达到4154只。
斑背潜鸭是中等体型的矮型鸭,喜欢流速较缓、深度较浅的水域。它起飞时需两翅急速拍打水面,在水上助跑一会才能飞起,憨态可掬。
普通鸬鹚是中国南方较为常见的鸟类,在洲滩的礁石上,经常能看到它们捕鱼的身影。
“近年来,花脸鸭、白琵鹭、罗纹鸭、东方白鹳这4种鸟类数量增长较快,普通鸬鹚、斑背潜鸭数量保持稳定或略有上升。”李全文透露。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团队在进行生态调查。
自2019年起,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黄成副教授团队就受聘为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的生态调查队,他们发现,6年时间,这里达到“全球1%”标准的水禽数量从3种上升到6种。
湿地公园达到“全球1%”种群的水禽有3种,其中罗纹鸭997只、白琵鹭557只、普通鸬鹚3848只;
“全球1%”增加到5种,新增斑背潜鸭3960只、花脸鸭12001只。常人很难想象,花脸鸭物种曾经因为过度捕猎,一度陷入绝境——1990年国际水禽研究局组织亚洲隆冬水鸟调查显示,在中国越冬的花脸鸭种群数量仅剩4384只,全球花脸鸭种群数量约为5万只;
“全球1%”增加到6种,新增东方白鹳124只。
从公园物种整体多样性看,变化更大。黄成比对历年数据:
2016年5月到2024年5月,鸟类从103种上升至224种;维管植物由354种增加到584种,长江新济洲段江豚由16头增加到30头……
新济洲长江生物多样性展示馆。
物种数量精确监测并统计,离不开智慧化的观测系统。走进位于公园的生物多样性展示馆,一块顶天立地的大屏是观测系统的“最强大脑”——大屏连接着全洲79个生态监控点的24小时实时监控画面,大到空气、湿度、水质等指标,小到候鸟的振翅,洲上的一举一动,数据源源不断传输到大数据平台。实验室里,国内最先进的eDNA检测技术被引入,工作人员通过提取动物掉落的羽毛、皮屑等环境样本,进行DNA测序分析,从而识别出生物种类及其分布情况。
“数字与纪录”不断刷新,传递出湿地逐步修复、生态快速向好的信息——《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引入了这样一条评价标准,如果一个湿地定期栖息有一个水禽物种或亚种某一群落1%的个体,就应被认为具有国际重要意义。
从生物多样性方面评价,“全球1%”的比例体现了其在全球禽类多样性中的地位,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完整性有积极意义。从环境监测角度看,达到“全球1%”的数量,这些水禽就可以作为指示性物种。
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由新济洲、新生洲、再生洲、子母洲、子汇洲5个部分组成。追溯历史,新济洲最早形成于南宋年间,从清朝嘉庆年间便开始有人居住,直到二十世纪末,洲上还有3000多名村民,他们遗留下耕地、放牧、捕鱼、建房等各种人类活动印记。
❖2000年11月,出于防汛等需要,南京江宁对新济洲实施“生态移民”,顺势启动生态修复。2016年,这片洲群被正式授牌为南京首个国家级湿地公园。
❖2019年,为落实“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要求,江宁围绕江滩洲地湿地保护等工程,狠抓生态修复工作,花大力气整治长江岸线“散乱污”企业。
为了恢复湿地生命力,南京长江新济洲国家湿地公园科学规划,将除了新济洲之外的其他4个洲均划为湿地保育区,作为动物的栖息地和植物的繁育地,除科研和科普教育相关工作外,其他人员非必要不允许上洲。此外,公园利用耐水淹且根系发达的河柳、枫杨等实施“复绿”,如今5个洲的临江水岸均被植被环绕,公园湿地面积从1063.5公顷增加到1876.1公顷,湿地率从39.98%上升到69.9%,一幅“人退绿意生,鱼鸟结伴归”的生态美好画卷徐徐展现。
通过追踪候鸟每日的飞行轨迹,观测者发现,很多大型候鸟把公园当作“宾馆”,而不是“食堂”。每天清晨,它们从新济洲湿地公园出发,沿着长江飞行数十公里觅食,在南京六合龙袍、溧水石臼湖甚至长江安徽段都留下了它们的身影。如果说新济洲的“蜕变”是南京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小切口”,那么鸟类在城市上空的飞行轨迹则映射出近年来长江大保护的“大写意”。
“下一个‘全球1%’,可能是哪种鸟?”采访最后,记者抛出一个问题。李全文笑着回答:“6种水禽达到全球区域种群数量1%标准,已经非常难得。今后岛上还会不会再出现‘全球1%’种群,这很难预测,但可以确定的是,新济洲的候鸟‘朋友圈’,一定会越来越大!”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及其他公众平台,文中图片、文字、音视频等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违规侵权请私信告知,我们会第一时间处理,谢谢!
编辑:孙翠
空气质量预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