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朋友问,最近市场上涨,估值表好像比两年前指数点数差不多的位置时,绿化率下降了?
这有两方面原因。
(1)价值风格创新高;
(2)部分品种盈利下降。
原因1:价值风格创新高
估值表里有不少价值风格品种。
例如红利类、价值类、银行等等。
价值风格占了估值表的三分之一。
这些品种,并不是最近才上涨。
其实过去两年多整体在上涨。
以300价值为例,
它在2020年也在低估。
2024年9月23日也在低估,最近刚回到正常估值。
这4年里,300价值大多数时间都在低估。
但本身也在慢慢上涨,上涨幅度达到40%多。
过去两年,A股大盘指数,最大下跌达到40%多,但这段时间里,红利、价值、银行等反而上涨。提前走出独立走势。
所以它们的估值也比2年前的时候高一些。
在今年,红利等指数,反而创下了历史新高,超过了2007年和2015年最高位。
它们的估值也更早回到正常。
原因2:部分品种盈利下降
另一个原因,也是我们经常提到的,这两年A股部分上市公司盈利下降。
A股已经2年多,上市公司整体盈利没有增长。
在2024年一二季度,部分上市公司盈利继续下降。
最近股价确实上涨很多,但这是流动性改善带来的估值提升。
上市公司盈利增长,还有待改善。
市盈率=市值/盈利。
同样的股价,如果盈利下降了,会带来市盈率估值被动提高。
假设一个品种,盈利下滑10%,会导致估值被动提高10%。
股价反弹10%-15%,那可能就回到正常估值了。
如果盈利下滑较多,可能会导致品种提前回到正常估值。
假设一个品种,盈利上涨20%,股价也上涨20%,
估值反而不变。
在经济低迷阶段,有可能出现股价下跌,反而估值没怎么降低。
在经济景气阶段,有可能出现股价上涨,但估值反而降低了。
PS:盈利下降并不是长期存在的。
上市公司盈利长期上涨,只是阶段性低迷。
当经济走出低迷阶段,上市公司盈利恢复增长,那估值还会因此降低。
最近也出来不少刺激上市公司盈利增长的政策。
接下来几个季度,咱们也会继续关注上市公司的盈利增长改善情况。
有些低估品种,波动风险比较大
那还有其他低估品种可以挖掘吗?
也是有的。
2021年以来的这轮熊市,大盘价值风格上涨。但中小盘、成长风格普遍下跌。
所以目前中小盘、成长风格方向,还有很多绿色低估品种。很多从2021年以来,出现了腰斩级别下跌,一时半会还比较难回到正常估值。
举个例子,
(1)中证500、中证1000、中证2000。
这批中小盘指数,目前还在低估,今年收益还没转正。
(2)科创板、科创50、科创100、科创创业···
这批品种也在低估。
(3)部分行业也是如此。
例如医药行业:医药100、医疗、生物科技、医药生物、300医药、800医药、创新药···这批也在低估。
科技方向也是如此,例如恒生科技等。
这些品种,螺丝钉有对应的估值等数据。
不过这些品种波动更大,投资难度更高。
以中证2000为例,可以在一个月里下跌30-50%。
行业指数可以在一轮熊市里下跌50%以上。波动远超过现在的投顾组合、以及沪深300等指数。
未来会考虑把这些品种的其中一部分的估值,加入到小程序「今天几星」中,供大家参考。
但要注意波动风险,是否能承受。
鱼头、鱼身、鱼尾
另外很多品种也只是刚摸到正常估值。
完全没有达到牛市高估时的收益率。
估值表把指数估值,按照绿色低估、黄色正常、红色高估划分。
目前估值表里,还没有红色高估品种。
很多品种,只是刚进入正常估值。
距离高估止盈,还有很大一块涨幅要走,
以沪深300为例,
9月中旬,5.9星的时候,沪深300的市盈率,处于历史最低的10%以内,是很低的水平。
历史上只有2014年的时候更低一些(当时沪深300规则跟现在不同,银行股占比高,导致市盈率比这轮熊市更低,到过8-9倍市盈率)。
仅仅一周,大盘从5.9星回到5.4星,沪深300的市盈率,回到历史40-50%的位置。
没有之前那么便宜,但要是高估也不致于。
真正到高估的时候,收益还会比现在高不少。
鱼头:在低估区域,吃到的收益只是鱼头。
鱼身:从进入正常估值,到进入高估,这段收益是投资指数基金最肥美的鱼身。
鱼尾:到了高估,可能因为短期市场狂热的情绪,会继续上涨一段,这则是鱼尾了。
作者:银行螺丝钉(转载请获本人授权,并注明作者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