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满的哲学

文摘   2024-05-23 21:41   山东  

小满,是芒种小麦成熟前的一个节气。这个节气是过渡性,麦子正在灌浆,孕育着丰收的希望。“小满”这个节令最能体现哲学思维,人们从庄稼之外收获更深厚的生活哲学。“小满”者,满而不损,满而不盈,大成若缺,是也。

满而不损,是一种人生态度,时时刻刻谨慎自警,时时处处检视自我,才能行事稳健、步步为营,才能走得更加坚定和长远1943年3月18日,在延安整风之后,周恩来同志写下《我的修养要则》:一、加紧学习,抓住中心,宁精勿杂,宁专勿多;二、努力工作,要有计划,有重点,有条理;三、习作合一,要注意时间、空间和条件,使之配合适当,要注意检讨和整理,要有发现和创造;四、要与自己的他人的一切不正确的思想意识作原则上坚决的斗争;五、适当发扬自己的长处,具体纠正自己的短处;六、永远不与群众隔离,向群众学习,并帮助他们。过集体生活,注意调研,遵守纪律;七、健全自己身体,保持合理的规律生活,这是自我修养的物质基础。周恩来是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光辉榜样。曾国藩说:“日中则移,月盈则亏”,他一生人治武功,尽心于民,位极人臣,但他凡事知进退,不逾矩,最后得以善终,曾氏家族也一直兴旺发达。作为基层党员干部,要时刻保持谦虚的心态,才能把我们的事业推向前进。不能工作有点滴成绩就沾沾自喜,老子天下第一,别人说也说不得,不能干点工作就向组织和单位要条件,要到就喜,要不到就恼,甚至闹情绪,甚至选择了躺平,最终会害了自己,对事业也会造成损害。俗话说“满招损,谦收益”。如果一个人懂得谦让,虚心向人,三人行必有我俩老师,则必将会一帆风顺,即使遇到挫折和困难,也会逢兄化吉,遇难成祥。总之,我们要知分寸,知进退,认识我们所有的付出都是我们应该做的,是你自豪的本钱不是你自傲的条件。永远保持谦恭的心态,才能永葆我们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树长青。

满而不盈,是一种人生哲学,时时刻刻谦虚低调,时时处处好学多思,才能不断精进、日新月异,才能走得更加充实和自信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毛泽东同志讲过“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伟人们之所以成功就是因为他们虽然取得圆满的成就,但是他们从不自满,甚至更加谦虚和努力,真正地做了“学到老,活到老”。陈云同志一贯谦虚谨慎,清正廉洁。党的八大之后,《红旗飘飘》丛书要给每位中央政治局常委都登一个小传,陈云始终不同意登他的小传。凡是宣传他的文章,只要报到他那里,毫无例外地都要被他拒绝。陈云同志只读过小学,但他靠在长期实践中坚持不懈刻苦学习,具备了很高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丰富的知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他强调“学习是共产党员的责任”。“力学之夫”牛顿谦虚地说自己之所以取得成功是因为站在巨人肩上。音乐大师贝多芬谦虚地说自己只是学会了几个音符而已。当下,我们要努力追求工作和事业的圆满,却不能小富即满,小富即安”,既要重视我们取得的成绩,不要妄自菲薄,也不要沾沾自喜,要善于从成绩中找到不足,找准努力方向。人生小满,却不能自满,要“学知不足,业精于勤”。

大成若缺,是一种人生智慧,时时刻刻得失随缘,时时处处赠人玫瑰,才能举重若众、大智若愚,才能走得更加从容和淡定。《道德经》中说:“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意思是最完美的东西都不是完美无瑕的。道家也云:“物忌全胜、事忌全美、人忌全盛、涵容以待人、恬淡以处世”。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事和物,也没有完美的人与情,万物枯荣,人事兴衰,既有天意,也有后天努力和环境影响。被称为“红军之父”朱德同志,一生可谓海纳百川、厚德载物。毛泽东同志称赞他“度量大如海,意志坚如钢”。1966年11月,一位意大利记者曾问朱德:“您想在您身后留下什么样的名誉?”他淡然地回答:“一个合格的老兵足矣。”朱德同志的名字也被美国著名作家斯诺解读为“红色的品德”。宽容是深远的境界和美德,渗透在人性之中,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自古以来,乡村俚语中就有“有什么事过不去呢”的通俗说法,谚语中亦云“关公放了曹丞相,丈夫要有容人量。”对人对事要宽容待人,少一些戾气,多一些和气。接受人生的不如意和不完美,也是一种宽容和气度,一种格局和境界。时刻谨记“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当然,接受和理解自己的“小满”不是懈怠也不是自满,而是底气和豁达。

人生冷暖多不易,细思小满心自知。



言无形色
激扬几片文字,送您一缕馨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