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认为我们需要的东西引出一个问题,就是导致某些物品严重过剩
文摘
2024-10-03 21:59
黑龙江
十一小长假没有出门宅在家里,爱人推荐我看她刚看过的一本书《我可能错了》,作者是瑞典人比约恩·纳提科·林德布劳。该书封底介绍:瑞典每30个人就有1个人看过这本书!一个震撼世界的生命故事,带你亲历内心从未被探索过的景致!2022年1月,经济学家比约恩·纳提科·林德布劳的辞世,让全瑞典人落泪哀悼。《我可能错了》是比约恩人生的最后一本书,在2020年一出版就造成轰动,在多国成为畅销书冠军。26岁事业有成的比约恩,在即将成为跨国大企业最年轻的高管时,选择抛下一切到泰国森林展开17年的出家生活。在那里,他被授予了称号Natthiko-意思是“在智慧中成长的人”。正是佛教的智慧与修行,帮比约恩挺过17年后再回瑞典时的忧郁风暴,以及罹患“渐冻症”逐渐走向死亡的日子。这本书不是关于宗教,也不是要告诉你如何过生活,更不是要你接受一套新的信仰。它是想帮助你活得更愉快、更自由,并以更清晰明智的方式与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连结。这几天看《我可能错了》这本书,有一种爱不释手感觉,有一种要一气呵成读完感觉,作者娓娓道来讲述森林智者的最后一堂人生课让人渐入佳境。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看《我可能错了》这本书也有苏轼笔下《题西林壁》的意境,不同人读此书会有不同感觉,这几天我读这本书有几句话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这可能与自己接触公益慈善事业有关,与有效公益、有效捐助有关。在斯德哥尔摩经济学院所受的教育是,市场经济要想蓬勃发展,就必须有信息的自由流动,以便让所有参与者都能获得相同的数据。从很多方面来说,道场的经济有诸多不完善。我们的出家生活完全靠捐赠、布施和慷慨之举来支撑。我们从来没有要求得到什么,唯一的例外,就是在有人表示要提供帮助并询问最合适的方式时,我们才能做出回应。不过,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只是带来他们认为我们需要的东西。这种做法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导致某些物品严重过剩,卫生纸就是其中之一。我们的卫生纸简直多得惊人!要为这么多卫生纸想出新的用途,可真是对我们创造力的极限挑战。道场有位富有的曼谷捐助者,他在一次日本之行中发现,有一种可以罩在卫生纸上的中空塑料圆筒。将卫生纸卷中心的硬纸纸筒取出,就可以从中间的圆孔中抽取适当长度的卫生纸,这样一来,一卷难看的卫生纸,就变成了一台适宜摆上餐桌且方便好用的纸巾分取器。上面这段话尤其这句话对于公益慈善人士尤为重要:人们只是带来他们认为我们需要的东西。这种做法引出的一个问题,就是导致某些物品严重过剩,卫生纸就是其中之一。 众所周知,公益慈善是紧紧围绕资助、捐赠开展工作,现实工作中经常出现捐助者给受助者带来的是捐助者认为受助者需要的东西,因为信息不对等受助者不需要从而导致很多物品浪费,好心并没有办成好事。“希望工程”创始人徐永光在很多场合讲过“5.12”汶川地震捐赠出现的问题,一个小学生领取八个书包,一个农妇领取几件羽绒服。时过十几年,前几天某地还发生中秋节孤寡老人收到六份月饼的事情,这样的捐赠行为不知道满足谁的需求。这位孤寡老人领到六份月饼就像《我可能错了》书中卫生纸多的惊人已经成为负担,还好书中的卫生纸被充分合理利用有了好去处,我们这些活动组织者能否也动动脑筋把这些书包、羽绒服、月饼充分合理利用起来,最起码不能浪费,更不能辜负了捐助者和受助者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