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部长话人才】辽宁朝阳:以人才引育驱动高质量发展

时事   2025-02-08 11:15   北京  


辽宁朝阳:以人才引育驱动高质量发展


辽宁省朝阳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 蒋涛


朝阳市位于辽宁省西部,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文化名城,铁矿、锰矿等自然资源富集,是中国重要的能源和原材料基地之一。同时,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拥有众多的历史文化遗迹和自然景观。


近年来,朝阳实施全面振兴新突破三年行动,牢牢把握人才引领发展战略定位,积极探索符合区域发展实际的招才引智新路径,为朝阳实现高质量发展积势蓄能、提供支撑。目前,已形成清洁能源、现代钢铁冶金、新材料等14个产业集群、18条产业链。


辽宁朝阳城市风貌


谋篇布局营造人才集聚“强磁场”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穿人才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全力推动党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转化为人才发展优势。


突出顶层设计的聚合力。把人才工作放在优先位置纳入总体工作部署,编制完成《朝阳市“十四五”人才发展规划》,对人才发展进行整体谋划和顶层设计。召开市委人才工作会议、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议,深入研究、多次论证,明确人才工作举措,构建人才工作大格局。


增强协作配合的联动力。朝阳充分发挥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作用,坚持党委“管”与“谋”,强化组织部门“统”与“抓”,落实行业部门“职”与“责”,建立健全跨部门协同体系,以人才工作提质增效推动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提升领导带头的引领力。坚持“一把手”抓“第一资源”,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走进多所省内外高校院所,开展引才和产学研对接活动,在人才交流和产业合作等方面与多所高校院所签署合作协议、达成合作意向,全面推动校地合作迈出新步伐。


精准引才吹响人才尽来“集结号”


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出发点,把人才引进和培养贯穿到推动高质量发展全过程,推动以产聚才、以才兴业、产才融合。


面向重点产业需求引才育才。围绕14个重点产业集群和18条产业链,定期调查全市重点产业人才需求,做到按图索骥、靶向引才。开展集中性和常态化校企地对接、“双招双引”等人才招引活动,推动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效衔接,实现人才与岗位、产业、发展的高度契合。开展“招才送岗高校行”人才政策宣介活动,宣传朝阳良好发展态势,推介优质岗位,吸引人才和高校毕业生在朝阳就业创业。


实施重点人才工程引才育才。坚持“域外引进、本土培养”并举,实施“大学院所进园区进企业”工程,推动企业与高校院所合作。“十四五”以来,全市300余家企业与省内外100余家高校院所建立合作关系,柔性引进高层次人才5000余人次,落地转化科技成果700余项。2024年,开展了“院士走进重点产业集群”“高校领导朝阳行”活动,9名院士深入重点企业指导交流,省内外高校负责人走进朝阳83人次。实施“千名专家进园区”工程,引导本土人才下沉一线对接产业项目,全市共立项2084项,参与专家16964人次。围绕朝阳市紫砂产业发展,组织30余名紫砂人才赴江苏宜兴开展专题培训。


依托高校平台资源引才育才。“城市因大学而兴,大学因城市而盛”。2024年7月,朝阳师范学院正式揭牌,结束了朝阳没有本科院校的历史,将有力提升朝阳人才引进培养和科技创新的平台能级。我们抓住朝阳师范学院升本契机,专门制定引才政策,2024年全职引进博士20名,取得历史性突破。我们将依托师院集聚高校资源,借力高校人才资源服务朝阳发展,在做强做优师院的同时,持续壮大朝阳人才队伍,推动大学和城市共生共兴共荣、相互成就。


精细用才打造人才辈出“孵化器”


牢固树立筑巢引凤理念,不断优化创新创业的环境和条件,增强朝阳市人才的承载力和集聚力,让人才有更多更大的“用武之地”。


强化企业主体地位,搭建科技创新平台。紧扣重点产业布局和“卡脖子”难题,支持企业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科技创新中心等高水平研发机构。催生省级及以上科技研发服务平台235个,其中国家级平台14个,为各类人才迸发才智、创新创造提供广阔平台。积极构建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体系,全市科技型中小企业达到1233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8家,雏鹰瞪羚企业达到139家,创新人才承载能力不断增强。


提升孵化载体效能,搭建创新创业平台。做大做强朝阳市2个国家级、4个省级创新创业孵化基地,吸纳优秀青年创新创业者等进驻,发放创业担保贷款8.8亿元,为创新创业人员提供平台,推动创业带动就业。2024年共引进高校毕业生来朝就业1.5万人,引进人才数量逐年提高。与东北大学共建高层次人才引进培育基地,吸引8名教授及其团队落户,围绕钢铁冶金等主导产业,入驻中试项目8个、开展实验项目14个,校企地三方合作共赢模式深化落实。


打造人才工作品牌,搭建合作交流平台。举办首届“人才·科技·创业周”活动,“两院”院士、省直单位相关负责同志等150余人齐聚朝阳,16个合作项目签约。通过校地联络大使选聘、高校人才朝阳行等“1+10”系列活动,不断深化与高校院所在人才交流等方面的合作,整合各领域政策、资源和活动,打造朝阳招才引智品牌。坚持用好“东北亚人才交流大会”“海创周”等人才交流平台,加大各类急需紧缺人才引进力度。举办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大会、新冶金新能源新材料国际学术论坛等,为培育新质生产力凝聚智力支持。


精心留才涵养暖才爱才“好生态”


坚持以主导产业提质扩面吸引人才,用城市吸引力和引才政策诚意留住人才。


做优政策让人才来得称心。制定出台“朝阳英才计划”及28项《配套细则》,为首批入选的93个团队及高层次人才兑现资金奖励。实施“高校毕业生留朝来朝”专项行动,提供普惠性生活补贴和一次性购房补贴等政策支持。建立数字化服务平台,整合“人才补贴发放一件事”,实现网上申报兑现“一站式”服务。为朝阳师范学院全职引进的博士提供最高70万元安家补贴,以及科研启动经费、生活补贴和学位津贴等政策支持。


做优服务让人才干得暖心。聚焦住房、医疗、子女教育等一件件生活中的关键小事,对各类人才工作生活、投资发展提供更加贴心服务。由市财政出资建设了100余套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入住。落实落细“朝阳英才卡”涵盖的就医就诊、景区游览、交通出行等各项政策,解决人才子女就学、配偶安置等迫切需求,让广大人才在朝阳安心工作、顺心发展、舒心生活。


做优环境让人才留得顺心。建立党委(党组)联系服务专家工作机制,常态化走访慰问专家人才、解决实际问题,激发专家的积极性、主动性,发挥专家决策咨询作用。加大对朝阳市产业优势、优惠政策、优秀人才创新事迹等的宣传力度,突出人才的引领、支撑作用,引导更多人才在生产一线发挥作用、建功立业,营造尊才爱才重才浓厚氛围。


来源:《中国人才》杂志2025年第1期

编辑:肖潇 牛睿彬
投稿邮箱:zgrc18@163.com
温馨提示:点击“大国人才”公众号首页左下角“杂志官网”,可跳转至中国人才杂志网站(中国组织人事报新闻网中国人才杂志频道),查看杂志内容、征文活动、订阅办法、杂志动态。



大国人才
“大国人才”由中国人事报刊社主办,是传播中央精神的重要阵地、交流工作经验的有效渠道、展现人才风采的生动窗口、创新创业的便捷平台。“大国人才”由中国人才杂志社编辑。
 推荐账号,扫码关注
推荐账号二维码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