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介入治疗中风偏瘫后遗症——肩手综合征
田大爷是一位脑卒中偏瘫后肩手综合征患者,数月来他一直饱受肩部剧烈疼痛和手部肿胀的困扰。随着患侧上肢活动逐渐受限,日常生活受到极大影响。
在省七院康复科接受康复治疗期间,超声介入科李献亮主任为其会诊,经过全面评估,李主任为他制定了超声介入治疗方案——超声引导下星状神经节阻滞。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一种通过注射麻醉药物,阻断交感神经信号传递的治疗方法。针对肩手综合征,这种方法可以缓解神经性疼痛和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为帮助田大爷放松,李主任和治疗团队详细介绍了整个治疗过程,确保他了解治疗的安全性和可能的效果。
全程操作在超声引导下实施:
首先,治疗团队使用超声仪器精确定位星状神经节的位置。由于该区域的解剖结构复杂,依赖于超声图像指导可以极大地提高穿刺的精确性。李献亮主任通过超声屏幕实时观察针头的进入路径,确保针尖准确地抵达目标神经节。
穿刺成功后,药物被缓慢注入星状神经节周围。治疗过程中,田大爷并未感到明显的不适。注射完成后,医生要求田大爷稍作休息,观察他的反应。
约5分钟后,田大爷出现了霍纳氏综合征的典型症状:治疗侧的瞳孔缩小、眼睑轻度下垂、结膜充血、面部微红,并且患侧皮肤表现为无汗。这些症状是星状神经节阻滞成功的标志,意味着麻醉药物已有效地阻断了交感神经的传导。
治疗后的几天,田大爷的肩部和手部疼痛明显减轻,肿胀慢慢缓解。手部的活动能力也有所恢复,田大爷能够更自如地进行一些简单的动作,甚至开始尝试自主地穿衣和拿取物品。
经过几次治疗后,田大爷的肩部疼痛、手部肿胀和活动受限的症状几乎消失,生活质量大大提升。
让我们来了解一下“肩手综合征”
什么是肩手综合征?
肩手综合征又称反射性交感神经性营养不良,以疼痛、水肿、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及运动失调等为临床特点。较典型的表现是肩痛、手肿、活动受限,该病是脑卒中后的常见并发症之一。多在中风后1-3个月内发生,最早在发病后的第3天,晚者可在发病后6个月才出现。
肩手综合征的分期?
早期:疼痛、肿胀,活动受限;
中期:肿胀、疼痛加剧,关节活动受限明显;
晚期:水肿、疼痛可以消失,未治疗的手呈典型畸形状态。
肩手综合征的发病机制?
中枢系统损伤后引起的交感神经系统功能障碍;偏瘫后肩-手泵机制受损,患肢肌肉收缩减弱,造成上肢血液及淋巴回流受阻,引发水肿倾向。水肿又造成关节活动受限,上肢肌肉泵作用减弱,进一步加重手部水肿;患侧肢体摆放不正确导致的腕手部处于过渡区体位或长时间受压。
那么“星状神经节”是什么?
对它的阻滞又是怎么做的呢?
“星状神经节阻滞治疗”适用于哪些疾病?
什么是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是颈部交感神经节之一。由颈下神经节与第1胸交感神经节融合而构成。星状神经节位于C7(颈7)和T1横突前方的颈长肌的表面、椎动脉的前内侧、颈总动脉和颈静脉的后中间、气管和食管的外侧,因其外形酷似星星,故被称作星状神经节。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什么?
星状神经节阻滞是将小剂量局麻药,注射在星状神经节周围,可逆地抑制过度兴奋的星状神经节。星状神经节阻滞可抑制交感神经过度兴奋,扩张血管、改善局部微循环,还可抗炎和神经内分泌调节,可谓不是激素胜过激素。
适应症主要有哪些?
治疗范围广泛,主要分为全身性疾病和局部疾病,包括头面部、耳鼻喉、口腔、颈肩部及上肢疼痛、尤其对于顽固性颈源性头痛、偏头痛、慢性顽固性口腔溃疡、带状疱疹性神经痛、肩手综合征、原发性痛经、复杂性区域疼痛综合征、癌痛等顽固性疼痛具有确切的治疗效果。此外,对于难治性心绞痛、心律失常、抑郁症等疾病也有一定的疗效。
超声引导下的星状神经节阻滞优势有哪些?
星状神经节位于椎动脉三角内,处于C7横突基部和第1肋骨颈之间前方,周围毗邻许多重要结构如气管、颈动脉、颈静脉、椎动脉、喉返神经、胸膜腔等毗邻脏器。传统的盲探式穿刺定位困难,准确性低,易损伤颈部血管和神经,因此操作具有一定的风险。超声能清晰显示星状神经节的位置,包绕星状神经节周围的神经、血管、气管等危险结构,引导穿刺针可以实时显示穿刺过程,避开邻近重要器官及血管,直达病灶并观察药物的扩散情况,很大程度上提升了该项技术的安全性及有效性。
往期精彩回顾
点个在看,点亮别人的灯,也是在照亮自己的路
欢迎大家搜索关注抖音号“河北省第七人民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