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介祺行书扇面
陈介祺金石体七言对联
金石,古代镌刻文字、颂功纪事的钟鼎碑碣玺印之属。潍坊是“金石之都”,有悠久的金石文化历史传承,尤其是清代金石学家陈介祺,富收藏、精鉴赏、深研究,在传统经学、金石学与考古学、古文字学及书法艺术等领域均有卓越成就,对后世影响深远。
近日,潍坊市博物馆在最新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萃取陈介祺的相关藏品,策划推出了原创展览“金石华岳——陈介祺特展”,展品共计400余件,规模空前,其中一部分文物展品是首次面向观众。可谓是保护好、挖掘好、利用好潍坊区域丰厚金石文化资源系统工程的一次成功实践。
陈介祺(1813—1884),山东潍县人(今潍坊),字寿卿,号簠斋,晚号海滨病史、齐东陶父等。其父陈官俊系嘉庆道光年间名臣,历任工部、兵部、礼部、吏部尚书,累官协办大学士。陈介祺自幼聪慧,绍承家学,19岁即以诗文名都下,清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以殿试二甲第三名中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国史馆协修、方略馆分校等职。咸丰四年(1854年),以病乞归故里,倾其余生潜心金石收藏与研究,被后世尊崇为“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代金石学大师。清代晚期以潍县陈介祺为代表的金石学群体,以钟鼎彝器、碑版陶玺鉴古证史,开创了金石研究之新风,赢得了“金石学在山左”、“山左”中心在潍县的公论,对中国现代考古学、古文字学、历史学、文献学与美学艺术等学科的创立与发展有重要贡献。
此次特展共分为“赓续相承”“富藏精鉴”“翰墨流韵”“宗仰海内”“泽被桑梓”五个部分,涵盖陈介祺旧藏青铜器、玺印封泥、陶文瓦量、石刻造像等门类及其信札、早中晚期书法作品,以及陈介祺金石交游和对家乡金石学的影响与贡献。每件展品都配备了大篇幅的文字介绍,力求多角度诠释陈介祺以富藏博纳、万象于斯的金石宏志,鉴古精审、学通天下的治学精神,学显桑梓、惠泽广被的宽广胸怀。其中,以陈介祺书法作品为展示主线的“翰墨流韵”部分极具特色和看点。
陈介祺作为金石学家,生活在清代书法碑学理论的构建之际,其深受阮元、包世臣等人崇古尚理、尊碑抑帖的书学思想影响,遂大力宣扬碑学理论,并积极探索、践行创新。晚年痴笃于古文字,其强烈的崇古意识,奠定了其以崇尚“古法”为核心的书学思想。他在“取法北碑、扬碑抑帖”的基础上,又提出了“重古质、天然”及“取法乎上”的书学观点。凭借深湛的书法功力和精深的金石学养,将书法意蕴与金石之气融合出新,最终形成了独特的个人风格,被何绍基赞为“古逸绝伦”。
陈介祺自幼随父居京师受学,除问学经史子集外,书法亦受其父影响。学书从唐楷入手,尤以颜书为主,故其早期书法作品多受馆阁体影响及临摹诸家的行楷书。
中年求取功名后,陈介祺开始摆脱馆阁体的约束,追求更为自由的书法审美形式。其早年曾与何绍基同列阮元门下,二人均受阮元的学术思想影响,崇古尚理、鉴古释古,强调魏齐周隋碑版的临习价值,以期“汉魏古法不为俗书所掩”,成为碑学理论的宣传者和实践者。同时,又有意借鉴何绍基书风,遂使其中年时期多为以颜、何书风为基调,并参以北碑用笔方法与集众家之长的书作。
陈介祺晚年在“扬碑抑帖”书学主张的基础上,又提出了“取法乎上,钟鼎篆隶皆可为吾师”的观点,力倡从钟鼎大篆、陶文碑版、镜鉴铭文、玺印钱币中取法,广取诸体、法中求变,形成了篆楷相间又糅合众家的新书风,“金石书体”由此独领书坛。
书法艺术是传承和弘扬金石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陈介祺在金石收藏和铭文临摹、研究过程中,创造出既有楷书法度、又有隶书笔意和钟鼎文神韵的“簠斋金石体”,在清代书坛可谓领异标新、独树一帜。
此次特展旨在诠释陈介祺的金石笃志,让独具特色的中国金石文化在沂山潍水间历久弥新,在世界文化交流的舞台上熠熠生辉。
订阅报纸点这里
↓ ↓ ↓ ↓ ↓ ↓ ↓ ↓ ↓
↓ 点击公众号关注“中国文化报”,共享文旅新动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