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IoT)正在逐渐改变校园课程的教学方式。特别是人脸捕捉服务通过支持终端设备的人脸识别算法来提高学生的注意力,营造高效的课堂氛围。然而,减少响应延迟并实时有效地执行人脸分析服务仍然具有挑战性。
2024 年 4 月 18 日,温州大学的Zhou Xiao 等人在PLoS One 杂志在线发表题为“A model study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computer laboratory course integrati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的研究论文,该研究对于促进校本课程教学方式的优化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为人脸识别和边缘计算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提供了有益的启示。
但是,在2025 年 1 月 23 日,该文章被撤回,主要原因是操纵出版过程和作者身份存疑。
PLOS One 编辑撤回了这篇文章 [1],因为我们担心它属于一系列投稿之一,可能会对出版过程和作者身份造成操纵。此外,我们还担心同行评审过程的完整性。这些担忧使报告结果的有效性和出处受到质疑。我们很遗憾在文章发表前没有发现这些问题。在审查了电子记录后,南方大学和农工学院的一名官员告知 PLOS,没有记录显示 Marvin White 受雇于该机构。此外,该机构没有信息工程系。这篇文章 [1] 与一篇撤回的文章 [2] 相似,标题和作者名单相同。
文中所提文章:
1.Zhou X, Qian L, Aziz H, White M (2024) A model study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computer laboratory course integrati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PLoS ONE 19(4): e0298534. https://doi.org/10.1371/journal.pone.0298534 pmid:38635843
2.Zhou X, Qian L, Aziz H, White M (2024). A Model Study of Teaching Method Reform of Computer Laboratory Course Integrating Internet of Things Technology.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Uncertainty, Fuzziness and Knowledge-Based Systems. https://doi.org/10.1142/S0218488524400142
参考消息: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111/fcp.13051内容为【诚信科研】公众号原创
禁止转载
诚信科研,专注于学术不端报道。
觉得本文好看,请点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