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个国奖,13篇SCI、EI等论文,鸿蒙开发者认证!珠科人!

教育   2024-12-15 17:07   广东  


在珠科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

心怀对知识的炽热渴望

以无畏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最终屹立于专业之巅

成为熠熠生辉的明星


上期,我们一起了解了4位专业第一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认识

在其他专业大放光彩的佼佼者吧!



“从入学时我便制定了大学发展规划

在大一提升综合能力

大二提升专业能力

大三专注学术研究

大四则为留学做准备”

明确的目标、长远的规划

让金艾彤连续三年获得学年奖学金

同时多次获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奖项

并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多篇


▲金艾彤荣誉证书


金艾彤所在的应用统计学专业

通过构建“统计学+数学+

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

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开展教学

在课堂上,她不仅系统学习了统计学知识

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领域中

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这不仅满足了新时代统计工作的需求

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去观察和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金艾彤学习笔记


在该课程体系的影响下

金艾彤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

她曾主持并参与多个数据分析项目

在“结合气象数据预测太阳辐射强度”项目中

她收集并处理

总计超过40,000条气象数据

帮助团队获得了准确的预测结果

"我意识到学术研究的核心

不仅在于回答‘是什么’

更在于探讨‘为什么’和‘如何做’”


▲金艾彤论文成果


但她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

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学术写作逻辑不清晰及

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绊住了她的脚步

后来如何平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让她焦头烂额


面对这些棘手难题

金艾彤也有自己的锦囊妙计

“我不断阅读并学习

大量国内外优秀文献的表述方式

反复修改自己的写作框架和内容结构

后面我注重深入理解理论模型

并准确应用于实际数据

同时克服数据预处理及模型优化过程中

遇到的技术难题”

跨越重重困境、努力提升自己的她

在大三学年

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金艾彤学习笔记


金艾彤在学业方面表现出类拔萃

同时还担任年级团总支书记一职

是学院团委组织建设部的得力成员

她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做到了“智育”与“德育”两开花


▲金艾彤参与“挑战杯”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实践活动

金艾彤表示

“记忆最深刻的是大一下学期

我第一次带领团队

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

那时的我没有任何比赛或项目经验

对我来说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是如何从零开始推动一个全新的项目”


 ▲金艾彤和小组成员在乡村调研


作为队长的她结合调研当地特色

提出了“农业+旅游”模式的选题

同时做好准备调研材料

提前撰写调查问卷等前期准备工作

在团队建设方面

她秉持着“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 理念

将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聚集为一个整体

并且特别制订了

精确到每人每天的时间安排表

“有了清晰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我们团队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金艾彤小组合影


总结这段难忘的经历,金艾彤分享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成长

我学习了如何管理一个项目

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求学生涯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望自己的成长过程

她给各位珠科学子们提出建议

“尽早确立目标、做好规划

并付诸行动

行动中犯错不可怕

重要的是要从每次失败中总结经验

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未来金艾彤打算进一步深造

她决定申请境外的研究生项目

提升能力、开拓眼界

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优秀的她!



“世界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是坚持!”

回看来时路

孙宁涛连续两年综测第一

并获得一等奖学金

这两年他主持或参与多个科研项目

摘获3项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

这一路不断坚持的努力

最后凝结成了奋斗的硕果



▲孙宁涛获得的荣誉证书


对于专业课的学习

孙宁涛也有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阶段性的总结归纳

是最能够帮助我掌握专业知识的”

在课堂上理解授课内容

在课后强化和巩固知识点

整理笔记过程中

他会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

形成知识框架,强化记忆


“从我个人的经验上来看

学习需要将理论学习与探索实践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从而针对问题探索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他认为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中

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

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孙宁涛整理的思维导图


孙宁涛在大学中多次参与科研和竞赛

他表示

刚开始接触科研项目和竞赛时

不可避免地感到困难

经验不足的他感觉目标难以实现

不知道从何入手


▲孙宁涛参赛照片


为了解决经验不足的主观因素

孙宁涛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将研究目标划分成了多个小问题

不管自己会还是不会

他都跟着资料开始动手操作

“过程中发现

一些看似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动手去做,去尝试

就会感觉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在老师的介绍与帮助下

孙宁涛还通过了

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

取得了专业证书

“我接触和掌握了前沿技术

动手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这个项目也有了一大进展”


▲孙宁涛获得HarmonyOS认证证书


经历这些困难,孙宁涛认为

“在科研和竞赛中

不可以在一开始就去考虑结果

重要的是参与学习的过程

一定要敢于尝试并迈出第一步

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充足的信心”

这样才能更好地沉淀自己


▲计算机设计大赛南京决赛区现场


为了更好提升自我和全面发展

孙宁涛除了参与学术竞赛以外

还担任计算机学院心理协会副主席

积极地和同学们交流、互动

当同学有情绪低落的状况时

他往往会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

并引导他们朝积极正向的内容思考


▲计算机学院心理协会活动合照


孙宁涛坦言道

“在任职的过程中,我的耐心

沟通和时间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并且获得了许多的幸福感、成就感”


▲代理班长合影


对于孙宁涛而言

他所研究的人工智能领域

不仅能接触前沿领域、拓宽知识面

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个人非常享受这个学习研究的过程

我在研究中拓宽了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眼界

发现人工智能不仅仅局限于生成式AI

也可以应用在工业、农业、医学等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领域”


▲孙宁涛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使用的机器人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国赛现场


孙宁涛表示,刚入学时

辅导员在讲话中提到的建议

使他受益颇深

在他看来这是大学生活中

最重要的一条建议

他因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帮助他的老师

接触到了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

并学习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现在他也把这段话送给大家

“课余时间多走出宿舍看一看

多出去社交、多参加活动

多去图书馆阅读和学习”


在不远的将来

孙宁涛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

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实习

在毕业后能够去心仪的院校继续深造



李子文在大一学年

就已摘得专业第一的桂冠

他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

并获得多项软著和专利

他认为他的成功离不开

榜样作用、学习方法和放松方法


▲李子文获奖证书
▲李子文申请的部分软著和专利

 ▲李子文撰写的部分论文


在体育运动方面

李子文骄傲地分享道

“我以球星为自己的偶像
追求卓越、不断挑战自我的精神
让我不断突破自己的身体的极限”

同时,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追求卓越精神的影响下

李子文利用好每一个假期

“大一前的暑假

我就开始学习高数和一些专业课知识

寒假期间我也不断精进学业”


“学习是有遗忘曲线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习笔记可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学习中,他有记笔记的习惯

光是高数这一门课程

他就写满了三本笔记本


▲李子文学习笔记


健康的体魄与优美的音乐

李子文学习效率的强大助力剂

“我一直专注于跑步沉淀

长跑的过程中我能够放空自己

享受耐力与极限的锤炼

我还喜欢听舒缓的音乐

轻柔的节奏能抚慰我的疲惫

提高我的专注力”


▲李子文参加校运会4×400米合照


竞赛是知识活化与能力提升的沃壤

李子文积极参加竞赛

渴望将所学付诸实践


令他印象深刻的竞赛是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记得因光线和视角问题

我和队友不得不用筷子和竹签

固定摄像头从而训练视觉

记得提交作品前的最后三小时

芯片超负荷冒烟的惊慌

记得平均一天睡五个小时

每天靠泡面续命

那段日子真的太艰苦

却也真的很难忘"



▲李子文备赛照片


李子文和队友们共患难

为研究解算逻辑熬夜到凌晨

一起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还有指导老师、辅导员、学长鼎力支持

提供资料和技术指导

他坦言

“是团队成就了我

而不是我成就了团队”


最终,他与队友以全大一的阵容参赛

历经四天三夜的赛程

他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夺得省级二等奖的荣誉

为比赛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电赛成果图片

▲大赛答辩现场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合影


现阶段的李子文

正在潜心钻研数字IC要领

在微电子专业默默耕耘

谈及选择该领域的原因,他分享道

“我有一个长辈是从事相关行业的

他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

‘芯片关键核心技术

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我们的任务就是

在指甲盖大小的微小之地

把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受长辈的影响

芯片开发的种子

在他的心里悄悄种下


 ▲李子文数字IC的学习成果


如今,李子文认为

数字IC不仅是计算机、通讯

及各类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

还在智能家居、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新兴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看到这块小小的东西

竟可以改变我的生活

我被深深吸引

心里的那个想法也更加坚定”


▲工创赛成果图片


面对当前专业领域“卡脖子”问题

李子文表示

“我想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一束微光”

他口中的这句话

不仅是基于他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考虑

他希望

“未来能在这个快节奏的领域中

继续学习、成长

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点力量”


▲校内电赛成果图片


最后,李子文想对珠科学子们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学会和自己和解

向前看,向前跑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专业基础要扎实,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深入学习

争取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雷凯琳入学时立下的目标

在一点一点地实现

她连续两年获得专业第一的成绩

大二学年获得综测第一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各种实践项目

获得学年的学术与科技创新奖


▲雷凯琳获得的荣誉证书

▲雷凯琳社会实践证明


在专业学习的方面

雷凯琳也给我们分享了她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了解课程的知识点

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

若涉及到其他的知识点时就去补充学习

进而形成一张自己理解出来的

包含所有重点的知识网络”

然后再通过复习

串联起这个知识网

得到有效、高效的学习质量


▲雷凯琳整理的思维导图


▲雷凯琳的学习笔记


谈到连年获得学业成绩排名第一

雷凯琳也坦言

“连年保持第一起初确实对我的

自身心态确实产生了一些影响

但经过大二学年的心态调整

我明白排名不应该成为困扰自己的负担

我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步的动力”


▲雷凯琳的学习笔记


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雷凯琳在科研方面也研有所获

她最大的心得是“以赛促学”

从参加各类竞赛开始

一步步锻炼自己的能力

她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为后续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雷凯琳获“蓝桥杯”三等奖

▲获202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分赛一等奖


在一次研究过程中

雷凯琳遇到了模型组合的挑战

需要将几个现有的模型进行创新性组合

面对这个困难

她与小组成员阅读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

和导师、同学讨论交流

最后通过反复实验来优化方案


这次宝贵的经历让她明白

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失败是科研过程中的常态

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改进

这些体会对她后续的科研工作帮助很大


▲雷凯琳获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

▲雷凯琳获“华数杯”一等奖


在大学生活中

雷凯琳认为最重要的建议

就是打破信息差

她建议大家积极和学长学姐交流经验

勇敢地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这些经历和经验

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雷凯琳参加百千万突击项目会


“遇到的都是能克服的”

是雷凯琳送给学弟学妹们的话

在大学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挫折

当你熬过的时候 都变成了珍贵的经历

还有一句“Why not me”

是雷凯琳的微信个签

她坚信吸引力法则

会让其成为更好的自己


雷凯琳对于自己未来的目标

也有了前进方向

她想攻读硕士学位

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上一层楼



一念既出 万山无阻

这四位优秀的珠科学子们

是否为你们带来了满满能量


愿每一位珠科学子

以梦为帆 扬帆破万难

心之向往必能至

在未来绽放光彩吧!


#你认为成为专业第一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你有长远的学习规划吗?

快来评论区跟大家说说吧!


   
来源 SOURCE
学生处、党委宣传部

撰文 WRITER
邝楚晴

采写 WRITER
赖晴

排版 EDITOR
周环宇

责编 RESPONSIBLE EDITOR

初审:林悦、郑薇

复审:陈宇、林志扬

终审:郑润真、汤义和


版权 COPYRIGHT
图文由@珠海科技学院 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点击在看
为努力的他们点赞!

珠海科技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官方公众号,推送校园动态、发布重要通知、服务师生校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