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珠科校园里有这么一群人
心怀对知识的炽热渴望
以无畏的勇气和持之以恒的努力
最终屹立于专业之巅
成为熠熠生辉的明星
上期,我们一起了解了4位专业第一
今天就让我们继续认识
在其他专业大放光彩的佼佼者吧!
“从入学时我便制定了大学发展规划
在大一提升综合能力
大二提升专业能力
大三专注学术研究
大四则为留学做准备”
明确的目标、长远的规划
让金艾彤连续三年获得学年奖学金
同时多次获国际级、国家级、省级奖项
并发表SCI、EI等学术论文多篇
▲金艾彤荣誉证书
金艾彤所在的应用统计学专业
通过构建“统计学+数学+
计算机科学+相关领域知识”的
交叉学科课程体系开展教学
在课堂上,她不仅系统学习了统计学知识
还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具体领域中
提高自己的逻辑思维和抽象思维能力
“这不仅满足了新时代统计工作的需求
也为我提供了一个新的视角
去观察和解决现实中的复杂问题”
▲金艾彤学习笔记
在该课程体系的影响下
金艾彤对学术研究充满热情
她曾主持并参与多个数据分析项目
在“结合气象数据预测太阳辐射强度”项目中
她收集并处理
总计超过40,000条气象数据
帮助团队获得了准确的预测结果
"我意识到学术研究的核心
不仅在于回答‘是什么’
更在于探讨‘为什么’和‘如何做’”
▲金艾彤论文成果
但她学术论文撰写的过程
并非一帆风顺
起初学术写作逻辑不清晰及
语言表达不准确的问题绊住了她的脚步
后来如何平衡理论和实践之间的关系
让她焦头烂额
面对这些棘手难题
金艾彤也有自己的锦囊妙计
“我不断阅读并学习
大量国内外优秀文献的表述方式
反复修改自己的写作框架和内容结构
后面我注重深入理解理论模型
并准确应用于实际数据
同时克服数据预处理及模型优化过程中
遇到的技术难题”
跨越重重困境、努力提升自己的她
在大三学年
取得了专业第一的好成绩
金艾彤在学业方面表现出类拔萃
同时还担任年级团总支书记一职
是学院团委组织建设部的得力成员
她还积极参与实践活动
做到了“智育”与“德育”两开花
▲金艾彤参与“挑战杯”
谈及印象最深刻的一次实践活动
金艾彤表示
“记忆最深刻的是大一下学期
我第一次带领团队
参加‘三下乡’社会实践项目
那时的我没有任何比赛或项目经验
对我来说最具挑战性的部分
是如何从零开始推动一个全新的项目”
▲金艾彤和小组成员在乡村调研
作为队长的她结合调研当地特色
提出了“农业+旅游”模式的选题
同时做好准备调研材料
提前撰写调查问卷等前期准备工作
在团队建设方面
她秉持着“每个人都是闪闪发光的” 理念
将不同专业背景的人聚集为一个整体
并且特别制订了
精确到每人每天的时间安排表
“有了清晰的角色定位与分工
我们团队的工作效率明显提高”
▲金艾彤小组合影
总结这段难忘的经历,金艾彤分享
“对我来说这是一次非常宝贵的成长
我学习了如何管理一个项目
领导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也得到了锻炼
这对我今后的学术研究和求学生涯
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回望自己的成长过程
她给各位珠科学子们提出建议
“尽早确立目标、做好规划
并付诸行动
行动中犯错不可怕
重要的是要从每次失败中总结经验
不断调整自己的方向”
未来金艾彤打算进一步深造
她决定申请境外的研究生项目
提升能力、开拓眼界
让我们一起期待更加优秀的她!
“世界上最快的脚步不是冲刺,是坚持!”
回看来时路
孙宁涛连续两年综测第一
并获得一等奖学金
这两年他主持或参与多个科研项目
摘获3项国家级奖项、6项省级奖项
这一路不断坚持的努力
最后凝结成了奋斗的硕果
对于专业课的学习
孙宁涛也有一些自己的学习方法
“我认为阶段性的总结归纳
是最能够帮助我掌握专业知识的”
在课堂上理解授课内容
在课后强化和巩固知识点
在整理笔记过程中
他会使用思维导图作为工具
形成知识框架,强化记忆
“从我个人的经验上来看
学习需要将理论学习与探索实践结合起来
这样才能够在学习中发现问题
从而针对问题探索出合适的解决方法”
他认为在探索问题的解决方法的过程中
可以学习到更多知识
对知识的印象和理解也会更加深刻
▲孙宁涛整理的思维导图
孙宁涛在大学中多次参与科研和竞赛
他表示
刚开始接触科研项目和竞赛时
不可避免地感到困难
经验不足的他感觉目标难以实现
不知道从何入手
▲孙宁涛参赛照片
为了解决经验不足的主观因素
孙宁涛搜集了大量的资料
将研究目标划分成了多个小问题
不管自己会还是不会
他都跟着资料开始动手操作
“过程中发现
一些看似非常困难的事情
只要动手去做,去尝试
就会感觉到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困难”
在老师的介绍与帮助下
孙宁涛还通过了
HarmonyOS应用开发者高级认证
取得了专业证书
“我接触和掌握了前沿技术
动手能力得到显著的提升
这个项目也有了一大进展”
▲孙宁涛获得HarmonyOS认证证书
经历这些困难,孙宁涛认为
“在科研和竞赛中
不可以在一开始就去考虑结果
重要的是参与学习的过程
一定要敢于尝试并迈出第一步
要有战胜困难的决心和充足的信心”
这样才能更好地沉淀自己
▲计算机设计大赛南京决赛区现场
为了更好提升自我和全面发展
孙宁涛除了参与学术竞赛以外
还担任计算机学院心理协会副主席
积极地和同学们交流、互动
当同学有情绪低落的状况时
他往往会耐心倾听他们的烦恼
并引导他们朝积极正向的内容思考
▲计算机学院心理协会活动合照
孙宁涛坦言道
“在任职的过程中,我的耐心
沟通和时间管理能力都得到了提升
并且获得了许多的幸福感、成就感”
▲代理班长合影
对于孙宁涛而言
他所研究的人工智能领域
不仅能接触前沿领域、拓宽知识面
还能够在实践过程中提升自己的能力
“我个人非常享受这个学习研究的过程
我在研究中拓宽了对人工智能应用的眼界
发现人工智能不仅仅局限于生成式AI
也可以应用在工业、农业、医学等
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的各种领域”
▲孙宁涛在机器人及人工智能大赛使用的机器人
▲全球校园人工智能算法精英大赛国赛现场
孙宁涛表示,刚入学时
辅导员在讲话中提到的建议
使他受益颇深
在他看来这是大学生活中
最重要的一条建议
他因此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同学
帮助他的老师
接触到了科研项目和学科竞赛
并学习到了很多有趣的知识
现在他也把这段话送给大家
“课余时间多走出宿舍看一看
多出去社交、多参加活动
多去图书馆阅读和学习”
在不远的将来
孙宁涛希望能进一步提升自己
参与人工智能领域的相关实习
在毕业后能够去心仪的院校继续深造
李子文在大一学年
就已摘得专业第一的桂冠
他积极参与科研项目、发表论文
并获得多项软著和专利
他认为他的成功离不开
榜样作用、学习方法和放松方法
▲李子文撰写的部分论文
在体育运动方面
李子文骄傲地分享道
同时,榜样的力量是强大的
在追求卓越精神的影响下
李子文利用好每一个假期
“大一前的暑假
我就开始学习高数和一些专业课知识
寒假期间我也不断精进学业”
“学习是有遗忘曲线的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
学习笔记可以加深理解、巩固记忆”
学习中,他有记笔记的习惯
光是高数这一门课程
他就写满了三本笔记本
▲李子文学习笔记
健康的体魄与优美的音乐
是李子文学习效率的强大助力剂
“我一直专注于跑步沉淀
长跑的过程中我能够放空自己
享受耐力与极限的锤炼
我还喜欢听舒缓的音乐
轻柔的节奏能抚慰我的疲惫
提高我的专注力”
▲李子文参加校运会4×400米合照
竞赛是知识活化与能力提升的沃壤
李子文积极参加竞赛
渴望将所学付诸实践
令他印象深刻的竞赛是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
“记得因光线和视角问题
我和队友不得不用筷子和竹签
固定摄像头从而训练视觉
记得提交作品前的最后三小时
芯片超负荷冒烟的惊慌
记得平均一天睡五个小时
每天靠泡面续命
那段日子真的太艰苦
却也真的很难忘"
▲李子文备赛照片
李子文和队友们共患难
为研究解算逻辑熬夜到凌晨
一起齐心协力攻克难关
还有指导老师、辅导员、学长鼎力支持
提供资料和技术指导
他坦言
“是团队成就了我
而不是我成就了团队”
最终,他与队友以全大一的阵容参赛
历经四天三夜的赛程
他们把不可能变为可能
夺得省级二等奖的荣誉
为比赛交上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电赛成果图片
▲大赛答辩现场
▲全国电子设计大赛合影
现阶段的李子文
正在潜心钻研数字IC要领
在微电子专业默默耕耘
谈及选择该领域的原因,他分享道
“我有一个长辈是从事相关行业的
他经常将一句话挂在嘴边
‘芯片关键核心技术
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的
我们的任务就是
在指甲盖大小的微小之地
把命运牢牢掌握在我们自己手中’”
受长辈的影响
芯片开发的种子
在他的心里悄悄种下
▲李子文数字IC的学习成果
如今,李子文认为
数字IC不仅是计算机、通讯
及各类电子设备的核心组件
还在智能家居、物联网、人工智能等
新兴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看到这块小小的东西
竟可以改变我的生活
我被深深吸引
心里的那个想法也更加坚定”
▲工创赛成果图片
面对当前专业领域“卡脖子”问题
李子文表示
“我想做中国集成电路设计领域的一束微光”
他口中的这句话
不仅是基于他个人的兴趣和职业发展考虑
他希望
“未来能在这个快节奏的领域中
继续学习、成长
并推动相关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为社会的进步贡献一点力量”
▲校内电赛成果图片
最后,李子文想对珠科学子们说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学会和自己和解
向前看,向前跑
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专业基础要扎实,不能只是为了应付考试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方向深入学习
争取把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
雷凯琳入学时立下的目标
在一点一点地实现
她连续两年获得专业第一的成绩
大二学年获得综测第一
此外,她还积极参与各种实践项目
获得学年的学术与科技创新奖
▲雷凯琳获得的荣誉证书
▲雷凯琳社会实践证明
在专业学习的方面
雷凯琳也给我们分享了她的学习方法
“首先要了解课程的知识点
在学习知识点的过程中
若涉及到其他的知识点时就去补充学习
进而形成一张自己理解出来的
包含所有重点的知识网络”
然后再通过复习
串联起这个知识网
得到有效、高效的学习质量
▲雷凯琳整理的思维导图
▲雷凯琳的学习笔记
谈到连年获得学业成绩排名第一
雷凯琳也坦言
“连年保持第一起初确实对我的
自身心态确实产生了一些影响
但经过大二学年的心态调整
我明白排名不应该成为困扰自己的负担
我应该始终保持学习的热情和进步的动力”
▲雷凯琳的学习笔记
除了优异的学习成绩
雷凯琳在科研方面也研有所获
她最大的心得是“以赛促学”
从参加各类竞赛开始
一步步锻炼自己的能力
她在实践中不断积累经验
为后续的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雷凯琳获“蓝桥杯”三等奖
▲获2024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广东分赛一等奖
在一次研究过程中
雷凯琳遇到了模型组合的挑战
需要将几个现有的模型进行创新性组合
面对这个困难
她与小组成员阅读了大量相关领域的文献
和导师、同学讨论交流
最后通过反复实验来优化方案
这次宝贵的经历让她明白
创新不是凭空而来的
而是建立在对基础知识深入理解的基础上
失败是科研过程中的常态
关键是要从失败中吸取教训并不断改进
这些体会对她后续的科研工作帮助很大
▲雷凯琳获统计建模大赛一等奖
▲雷凯琳获“华数杯”一等奖
在大学生活中
雷凯琳认为最重要的建议
就是打破信息差
她建议大家积极和学长学姐交流经验
勇敢地尝试突破自己的舒适圈
这些经历和经验
都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石
▲雷凯琳参加百千万突击项目会
“遇到的都是能克服的”
是雷凯琳送给学弟学妹们的话
在大学生活中难免会碰到困难和挫折
当你熬过的时候 都变成了珍贵的经历
还有一句“Why not me”
是雷凯琳的微信个签
她坚信吸引力法则
会让其成为更好的自己
雷凯琳对于自己未来的目标
也有了前进方向
她想攻读硕士学位
让自己的专业能力更上一层楼
▼
一念既出 万山无阻
这四位优秀的珠科学子们
是否为你们带来了满满能量
愿每一位珠科学子
以梦为帆 扬帆破万难
心之向往必能至
在未来绽放光彩吧!
#你认为成为专业第一还需要具备什么能力
#你有长远的学习规划吗?
快来评论区跟大家说说吧!
初审:林悦、郑薇
复审:陈宇、林志扬
终审:郑润真、汤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