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奇灵、孙芷劲、庄智鹏、林顿、杨梓聪、杨鹏,你们被点名了!

教育   2024-10-26 19:32   北京  


近期

学校第十八届十佳大学生

评选结果公布


▲点击图片查看链接

在校生最高荣誉!新一届十佳大学生评选结果公示!


怀揣着梦想走进珠科

用无数证书装点自己

填满入校时的空白

究竟是怎样的勤奋刻苦?

让他们获得了在校生最高荣誉

今天,先来了解其中的六位吧!






“确定合理的目标

然后高效高质地执行

是得到结果的关键步骤”

在日常里,温奇灵习惯给自己

制定合适可行的大目标

并分解为多个小目标

最后将其与学习生活相结合

细化成具体的行动

 

在学习中,他重视每一堂课

特别是一些专业课程

“我会在课堂上保持最佳的学习状态

尽量吸收课上的每个知识点

从而节约课后复习时间

最大程度地优化学习效率”

 

他也很重视平时分

不仅会细致完成每份课后作业

也会在期末阶段认真复习

找出每个课程的重点

合理安排不同科目的复习时间

认真对待自然能拿到理想的分数

他也因此连续三年

取得了专业排名第一的好成绩


▲温奇灵获得的证书


谈及学习方法

温奇灵分享了切块学习法

“把学习任务分成不同的‘小块’

并在相应的时间里专心完成

进入心流状态

学习效率能成倍增长”

他还会运用思维导图法

梳理知识间的逻辑关系

将难点拆分成若干小点

从而逐个击破


 ▲温奇灵制定的实验计划

 ▲温奇灵制作的思维导图

 ▲温奇灵做的笔记


除了学业上的优异表现

温奇灵在竞赛、科研等方面

都有着不俗的表现


谈及如何合理分配

学习与其余任务的时间

他表示,应提早训练自己

多线程处理任务的能力

在该全心投入处理复杂问题时

就要做到全心投入

但需要综合处理各类任务、问题时

也要做到灵活应对


▲温奇灵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


在这种能力的加持下

他频频在各种专业竞赛、

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奖

如在第九届“创客中国”大赛中

他便获得了国家级一等奖


此外还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广东省分赛

从入围决赛的123名选手里

脱颖而出斩获

就业赛道高校组银奖

这段经历

让温奇灵对于就业规划方面

有了自己独特的见解

“作为一名大三大四的学生

在职业规划方面应尝试摆脱学生思维

向职场思维转变

从职业介绍到能力展示

再到求职方案解析

对目标职业和岗位进行全方位分析”

 

▲温奇灵做实验


作为被SCI收录论文的作者

温奇灵还分享了他的研究经验

“首先阅读该领域的综述

拓宽知识面、建立知识框架

然后了解作者的研究方法

学习解决思路

模仿实验技术

接着确定课题并试错

通过模仿实验设计

解决研究问题

向导师汇报、沟通和探讨

最终取得了一定成果”


温奇灵的论文及论文插图


回望大学四年的成长

温奇灵在学业、竞赛、科研

多个领域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每一次收获都是一次成长

他也感慨道

“其实在做项目或者参加比赛的时候

都能遇到很多不太了解的问题

解决它们的过程其实就是

修炼内功的过程

能在这些项目、比赛中

发现自己的不足就是一种进步”






“进入大学,我们要学会

寻找一方小天地

一处能让我们深度阅读的地方”

在孙芷劲看来

学校的图书馆就是

属于自己“小天地”

“图书馆提供了安静的学习环境

舒适的阅读空间、丰富的学习资源

这些条件都让我提高了学习效率”

 

确立学习目标在他看来同样重要

“任何专业课程的学习

都应该事先明确学习目标

可以先从短期目标开始

逐渐衍生出长期目标

这有助于我们保持动力和专注

减少压力并提高学习质量”


高效的学习效率和明确的学习目标

让孙芷劲的学业成绩连年名列前茅


▲孙芷劲获得学年一等奖学金

▲孙芷劲获得“优秀学生”称号


在学业上获得一定成绩的同时

他还开拓了大学里的“新板块”

2022年,他作为第一负责人参与的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

《基于ROS和人工智能的物流防疫投送机器人》

成功获得国家级立项

 

该项目团队的成立

源于他与老师的多次深度交流

“我把自己的个人经历和

未来的工作方向分享给了老师

经过与老师的深度交流

我产生了一些实用性和创新性的想法

并在老师的建议下

组建了一个研究小组”


 ▲孙芷劲和团队成员参加比赛


即使课余时间极其紧张

但他和团队会合理安排时间

进行线下开会讨论

“我们第一次写的申报书错漏百出

但是这并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们学会了

如何修订、优化

这是走向成功的一个必经过程”


▲孙芷劲和团队成员线下讨论


正因为这种积极的心态

加上团队成员的互帮互助

他们才能在各类大赛中脱颖而出

获得优异的成绩


▲孙芷劲和团队成员获得的证书


“对一个领域的基础了解是进行

该领域方向协作的根基

能更好把控文章数据结果讨论方向”

对于研究过程中论文的撰写

孙芷劲也颇有心得

“要点就是不断‘磨’

不仅语言表达要一字一句琢磨

何处要引用、引用什么文章

都是在琢磨中不断完善的”


此外,他认为

模仿也是撰文的一大利器

“可以寻找多篇相似的文章

观察别人是如何表达的

从而不断积累

行业内的表达习惯和专业词汇”


  孙芷劲和团队成员的论文被收录的证书


大学期间,孙芷劲成功申请了

两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许多创新灵感都是来源于

对日常生活的细致观察

从而发现问题和需求去创作”


而跨领域学习

也使他不断获得创新的灵感

“我会广泛涉猎多个领域

让不同领域的知识相互启发

激发出新的想法和创意”


  ▲孙芷劲和团队成员获得的专利证书


创新是一个困难且复杂的过程

技术资金设备时间

种种都设下了障碍

好在孙芷劲有着足够的耐心

持续学习实践和反思

最终在自己的领域结出硕果






作为十佳大学生中

唯一的一名大三学生

庄智鹏已经连续两年

获得了学年一等奖学金

并在“挑战杯”“互联网+”等

多个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

 

在学习方面,他认为

取得好成绩的关键

是有一套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在学习中不能仅仅记忆事实

还要通过解决实际问题

来运用所学知识

定期反思和调整学习方法”


 ▲庄智鹏做实验

 ▲庄智鹏获得的奖状、证书


在学业上取得成就的同时

他也是一位“竞赛能手”

还在首届全国大学生职业规划大赛

广东省分赛中

斩获成长赛道高教组金奖

 

这次比赛经历

让他在压力管理、技能实战

职业方向探索等方面

均取得了显著的进步

“一次次从清晨到凌晨的训练

让我提升了心理素养

一直到决赛现场

我都保持着良好的竞赛状态

是它成就了更好的自我”

 

除此以外,他还多次获得

创新创业比赛相关奖项

并在2024年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

广东省分赛中

与团队一同斩获金奖和银奖

 

谈及积极参赛的原因,他表示

“这是一个宝贵的

学习和成长的机会

比赛提供了一个挑战自我的平台

让我有机会走出舒适区”


 ▲庄智鹏参加竞赛

他也坦言

平衡学习和比赛的时间

对他来说是一个挑战

对此,庄智鹏有自己的解决方式

“我会通过制定时间表

和优先级列表来管理时间

确保重要的学习任务

和比赛准备都得到了适当的关注”


▲庄智鹏参加竞赛

在学习和竞赛之余

他还连年参与社会实践活动

i志愿时长长达347小时

这不仅让他收获了友谊

还锻炼了能力

并深刻体会到团队合作的力量


庄智鹏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前排左一)

 ▲庄智鹏和团队成员制作的文旅海报


最令庄智鹏印象深刻的是

在“百千万工程”突击队行动中

和队友运用所学知识

帮助当地村民解决问题的经历


“我和队友一起制定了一条

红色旅游之路

并在线上线下宣传这个活动”

团队“互联网+文旅”模式

不仅传播了当地的红色文化

更是推动着当地

红色旅游产业的发展

他骄傲地回忆到

“这大大增强了我们作为

当代青年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庄智鹏参加讲座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
庄智鹏特别提到
他将会更加注重健康管理
确保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到
接下来的学习和工作中
努力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
应用型人才





初入大学,生活的方方面面

对林顿来说都很新鲜

对于大学里的第一步

他认为

“不要害怕迈出尝试的那一步

要大胆尝试、设定目标

保持动力和方向”


渐渐地,他发现大学里的

学习生活与高中截然不同

“大学不再是被动接受知识

而应在讨论与实践中

深化对知识的理解”


令他最有感悟的是

要学会高效获取有用的信息

并充分利用网络等资源

来辅助学习

这也是他连续三年学业、综测

均排名专业第一的主要原因


 ▲林顿获得的各种荣誉证书 

▲林顿分享学习经验


林顿还将专业知识

灵活运用在各类竞赛中

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如在工科大学生竞赛中

他荣获省二等奖

在第六届“创客广东”中

他和队友成功拿下省三等奖


 ▲林顿与同学的合照(左)

▲林顿与合作成员的合照(左三) 


怀着“希望综合能力

都能够提升”的念头

他还积极加入各类学生组织

从起初的忙忙碌碌

到如今的如鱼得水

他的秘诀是

“任务下达后先分析需求

再按优先级别依次完成”


 ▲林顿参加学生组织(第一排左二)

 ▲林顿参加志愿服务


值得一提的是

在大学期间,林顿应征入伍

度过了一段难忘的军旅生活

“部队就像一个大熔炉

铸就了我不屈的精神”

从稚嫩少年到扛起重担

每次经历对他来说

都是磨砺的勋章

“每一次任务顺利执行后

满满自豪感油然而生

 

对于这段日子

他有着诸多感慨

“以身许国,不负青春不负己

这种信仰在我心中深深扎根

成为我日后面对

各种挑战的力量源泉”

 

在面对紧张激烈的竞赛

林顿良好的身体素质

让他能接受高强度工作的考验

而当在社团中面对全新的职责

他会回想起战友说的那句

永远保持少年气

然后勇敢地迈出尝试的步伐


 ▲林顿身着军装


在不断尝试中向成功迈进的他

回望大学生涯

也有些话想分享给学弟学妹们

“大学拥有无限可能

你可以读万卷书

也可以行万里路

最重要的是

永远不要低估自己的能力”






“学习要有规划

善于分解学习任务

是每个大学生的必修课”

对于一门专业课程

杨梓聪会先在脑海里规划好每周

要完成的章节阅读、作业及复习任务

同时设定好合理的时间限制

避免出现拖延情况

 

“除此之外,我还会合理利用碎片化时间

在课间阅读一些文献资料或者

思考比赛项目的问题”

合理的时间利用、清晰的任务规划

让他在连年拿到一等奖学金的同时

还获得了许多大赛的奖项


杨梓聪连年获得学年一等奖学金


“在当今快速发展的时代

创新和创业能力越来越受重视

因此我选择参加创新创业比赛

这能很好地培养我的

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在比赛中,他接触到了

不同专业、不同背景的优秀人才

拓宽了视野和思维方式

专家评委的指导和建议

也帮助他不断完善项目

 

对此,杨梓聪表示

“参加创新创业大赛

也让我学会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

提出独特的解决方案

同时这也培养了我的

领导能力、团队协作能力

为我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杨梓聪和团队成员在第十七届“挑战杯”

广东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奖

 ▲杨梓聪和团队成员在“正大杯”中获奖


“科研道路是艰辛的

从0到1的完成无疑很困难

但回顾自己选择的道路

投身科研绝非偶然

对知识的渴望及对解决现实问题的责任感

促使我走上了这条道路”

 

大学期间,杨梓聪和团队成员

共发表了9篇论文

对于论文方向的确定

他表示,课程学习

是论文极为重要的灵感源泉

在课堂上,各类专业知识

常触动杨梓聪深入思考

“立项需依据社会需求及科研方向确定

可以搜索自己感兴趣的方向文献

以此为基础进行立项”


杨梓聪获得“未来科技之星”证书


对杨梓聪而言

科研和论文的撰写并非一帆风顺

“实验的失败、研究进展的缓慢

时常让我陷入自我怀疑”

 

然而,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

自己的初心和使命

给了他坚持下去的动力

“在迷茫时,我会积极和同行交流

寻求他们的建议和帮助

也会不断阅读文献

拓宽自己的视野和思路”


▲杨梓聪和团队成员在数学建模比赛中获奖


通过这些努力

他克服了一个又一个困难

2024年期间,在审稿人和期刊编辑的

多次评审和纠错后

历时6个月他终于取得突破

以第一作者的身份

发表了一篇SCI论文


▲杨梓聪和团队成员撰写的论文

▲杨梓聪和团队成员撰写的论文上网见刊


“漫漫求学路,任重而道远

既然选择了科研这条路

我就不会放弃”

未来,他将专注于

自己感兴趣的研究方向

为推动学科的发展作出自己的贡献






“在学习时

我喜欢带着问题去探索”

连续三年获得一等奖学金

两年综合成绩排在年级第一

能成为一位“满级学霸”

杨鹏认为这得益于

自己对学习的好奇心

 

在接触一门新课程前

杨鹏会先快速浏览所有知识点

并结合课本例题进行理解

从而初步了解课程的整体内容

随后他会通过习题集

巩固刚学到的知识

从中找出自己的薄弱地方

再进行第二轮复习

 

 杨鹏连年获得学年一等奖学金

 

为了扫除盲点

进一步掌握知识

他还会在完成上述步骤后

合上书本

尝试自行回忆和复述

在草稿纸上梳理出主要知识点

 

正是这份

踏实又努力的学习态度

让杨鹏收获了一份又一份荣誉


▲杨鹏连年获得“优秀学生”称号


在杨鹏看来

要想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

仅靠专业课程的知识是不够的

需要有良好的自学能力

“要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平台

学习与项目相关的书籍和课程”


然而,生活在资源丰饶的时代

信息筛选也成了个难题

对此,杨鹏提出

“可以先大致了解各类课程的内容

结合兴趣进行选择

同时通过问题驱动学习

筛选出需要的信息”


▲杨鹏利用资源阅读各种书籍

大学期间

杨鹏热衷于参加程序设计比赛

连续两年获得

蓝桥杯大赛C++组省赛一等奖


在备赛时,他会用刷题

来填补知识的空缺 

在刷题过程中

难免会遇到一些困难

对此,他提议要发挥主观能动性

分析遇到瓶颈的地方

“同时也可以向老师或学长请教

他们有着丰富的经验

会给予你很多启发性的建议”


 ▲杨鹏在网上刷题

▲杨鹏在“中国高校计算机大赛”中获个人三等奖

▲杨鹏在“蓝桥杯大赛”中获二等奖


在论文撰写方面

杨鹏也颇有心得

“在团队合作中

每个人的分工和责任必须明确

这样才能确保项目有条不紊地进行”


作为第一作者

他会积极协调各成员的工作

充分发挥他们的优势

同时也会定期收集各环节的进度

确保大家步调一致


▲杨鹏与团队成员撰写的论文 


在不断的磨合和研究中

杨鹏逐渐明确了未来的方向

“我的最终目标是成为一名研究员

能够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内

作出更多有价值的贡献”




梦想终将照进现实

只因奋斗从未停歇

他们志向远大、勇往直前

为逐梦而行的时代写下生动注脚


接下来

我们还将带大家

了解其余四位十佳大学生

以及十佳大学生提名奖获得者

敬请期待


#看完他们的大学经历

你得到了什么启发呢#

可以在评论区分享一下


   
来源 SOURCE
党委宣传部、学生处

撰文 WRITER
郑晓芳、廖钟莉

排版 EDITOR
张炜俊

责编 RESPONSIBLE EDITOR

初审:林悦、郑薇

复审:陈宇、林志扬

终审:郑润真、汤义和


版权 COPYRIGHT
图文由@珠海科技学院 新媒体中心 编辑整理,如需转载,请与工作人员取得联系。

点击在看
向他们学习

珠海科技学院
珠海科技学院(原吉林大学珠海学院)官方公众号,推送校园动态、发布重要通知、服务师生校友。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