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化浪潮与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双重驱动下,众多党员因务工经商需求踏上流动之路。随着党员队伍流动性日益增强,一系列管理难题接踵而至:如何精准掌握流动党员去向?如何构建完善的管理链条?如何有效组织活动,持续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面对这一道道必答题,浦东新区金杨新村街道党工委迅速行动,聚焦做好摸排纳管、教育管理、作用发挥,通过三个“搭建”破解流动党员管理瓶颈,让流动党员“流而不散,管而不僵”。
搭建底账“数据网”
深入开展新兴领域联系走访排摸,在党群服务阵地设置报到专区、公开报到流程,引导流动党员主动报到,结合“四提四知”大走访对流动党员组织关系进行集中排查,确保每月动态更新基本情况等信息,做到“进出”有数,“去向”有底。党组织书记通过电话、微信加强日常联络,增进情感链接,常态化推送政策法规、党务知识、在线党课等内容,保证思想“不落后”、学习“不掉线”。
搭建成长“能量舱”。
针对流动党员的职业特点和需求,金杨新村街道党工委充分集成辖区资源供给服务、提供保障、结对帮扶,定期举办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党员教育及零工培训活动,内容涵盖技能培训、职业发展等多个领域,助力流动党员不断提升自我。如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推出的“陪诊师”职业培训,党组织定点向流动党员进行零工项目推荐,为流动党员提供多元化服务,将流动党员紧紧“黏”在组织身边。
搭建温情“避风港”。
党员流动到哪里,服务和关怀就要延伸到哪里。为让流动党员在异乡也能感受到家的温暖,金杨新村街道党工委积极提供法律咨询、心理疏导、就业帮扶等一站式暖心服务。通过定期对流动党员开展走访慰问、谈心谈话,及时掌握流动党员思想动态、工作生活情况,把组织的关怀做细做实。
丰富“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内容,用“精神源泉”激活流动党员“红色细胞”,把流动党员“聚”起来。
近日,金杨新村街道党群服务中心党支部与山东莱州市在沪流动党员第二党支部携手并进,共同签订了党建共建协议书。这些流动党员来自各行各业,他们中有私营企业的中坚力量,有勤劳务实的务工人员……尽管身处异乡,但他们的心中始终燃烧着对党的忠诚与热爱。
党员们齐聚一堂,共同回顾党的光辉历程,分享各自的工作与生活感悟。活动现场气氛热烈而庄重,每一位党员都深受鼓舞。党建共建活动的开展,不仅为两地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提供了交流与互促的平台,更为流动党员们营造了一个“流”而有家的温馨环境,让流动党员实现“流入”变“融入”。
(来源:“浦东党建”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