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通过图片观察铁丝的造型特点,让小朋友们了解铁丝工艺品的一些基础知识,用手工的方式表现作品。
2、通过示范讲解与孩子们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加强他们对铁丝的造型把握和整体的色彩搭配。
勾线笔、马克笔、细铁丝、手工铁丝、纱布、丙烯颜料、水粉笔、木头底座、电钻、乳白胶
铁艺的收藏价值在于它独有的铁艺文化。它的文化内涵经久不衰,具有很强的传承性和保值性,具有其它艺术材料无可替代的价值,经得住时间考验。它以其自身金属材料的质感和变形工艺的特殊品质,决定了它的厚重、古朴、阳刚与阴柔并蓄,极富古典华贵气息和亲和力,令人心情愉悦,温文尔雅的文化气息荡漾其中。它或黝亮的钢铁光泽,或柔美的弧线曲线,或简约的线条,或故意的沧桑铁锈,都引来了越来越多人的青睐。
铁艺有许多优点,欣赏的,则更是铁艺的原始沧桑自然美,欣赏它的人工手锻锤痕,而非工业机器痕迹。
铁艺在中国的历史比较模糊,也没有较详实的研究资料,但铁匠这种职业却由来已久。不过,中国的铁艺始终未能摆脱以实用为目的的圈子。尽管我国古代不乏精美绝伦的铁艺,如鼎、炉等,回顾我国的铁艺史,可以说:千年铸就了万般器,刀枪剑戟古钱币,应有尽有,但严格来说,真正称得上艺术品的铁艺太少了,更没有形成自己的风格。
中国铁器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就产生了,到了汉代已经形成了成熟的技术。宋代时期,有大量铁质雕塑作品出现,风格鲜明,具有强烈的民族特色,如杭州岳飞墓、秦会夫妇像,太原晋祠铁人像、登封武夫像等。形成于明清时期的芜湖铁画,可以说是纯正的中国铁艺,至今异彩纷呈,成为民间工艺中的一朵奇葩。由于哈尔滨、 上海等在20世纪初是欧洲侨民聚居的城市,所以从那时起,欧洲铁艺便传到了中国,并且被消化。20世纪中叶之前,铁艺在哈尔滨、上海等地盛行。
由于历史的原因,20世纪50-80年代,铁艺的发展处于停滞状态。铁艺再度兴起是在我国改革开放之后的20世纪80年代后。在中国,铁艺被引进家庭装饰,是基于安全的考虑----有制作防盗门窗开始的。起初焊工们根据顾客的要求,用一些方管铁、圆铁焊成了围栏,制成品实在无艺术可言,然而,它的普及为铁艺在中国流行带来了契机。在今天,铁艺的复兴和广泛的运用,不是简单的历史重复,铁艺自身材料和工艺的特殊品质,决定了它的厚重、古朴、刚柔并重,令人赏心悦目。这么非凡的铁制品与中国文化的融合,必将诞生富有中华民族个性的新铁艺及铁艺文化。
1、通过创作《有趣的铁丝》的装置作品,让孩子们观察了铁丝的造型,了解了铁丝的特点,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作品当中。孩子们在自己的作品中加入了自己喜欢的颜色、花纹,对作品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感知。
2、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用调色的乐趣,运用手工的表现形式完成作品,提高了他们的色彩感知、观察、创新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