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美术 | 传统文化 | 龙门石窟创意画

文摘   教育   2024-11-08 09:20   四川  


教学目标





1、通过图片观察龙门石窟的造型特点,让小朋友们了解龙门石窟的一些基础知识,用绘画的方式表现作品。

2、通过示范讲解与孩子们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增强孩子们的色彩感知能力和造型能力,加强他们对石窟、佛龛、佛像的造型把握和整体的色彩搭配。


教学材料





画纸、丙烯马克笔、蜡笔、水彩颜料、水粉笔


课程引导





龙门石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位居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龙门由大禹治水中所开凿,鱼跃龙门的传说亦发生于此。其石窟则始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盛于唐,终于清末。历经10多个朝代陆续营造长达1400余年,是世界上营造时间最长的石窟之一。现存洞窟像龛2345个,造像11万余尊,建造时采用了大量彩绘,今大多已褪色。


龙门石窟造像多为皇家贵族所建,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主要有按照武则天的形象塑造的卢舍那大佛、孝文帝为冯太后凿古阳洞、兰陵王孙于万佛洞造像、李泰为长孙皇后造宾阳南洞、韦贵妃凿敬善寺、高力士为唐玄宗造无量寿佛等。又经历天竺、新罗、吐火罗、康国等外国人开窟造像,发现有欧洲纹样、古希腊石柱等,堪称全世界国际化水平最高的石窟。


龙门石窟使石窟艺术呈现出了中国化的趋势,是中国石窟艺术的“里程碑”,不仅对国内其他石窟的开凿产生重要影响(如香港天坛大佛),甚至远及东亚朝鲜、韩国、日本等国,如日本奈良东大寺、韩国石窟庵等均受其影响。


禹凿龙门的传说故事:大禹开凿的龙门山,就是现在龙门石窟所在。《水经注》记载:“昔大禹疏龙门以通水,两山相对,望之若阙,伊水历其间,故谓之伊阙。”




禹凿龙门之前,龙门山是一个相连的整体,不分东西两山。


伊水在龙门山之南积聚,受阻于此山无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时常洪水泛滥。因此,大禹凿开龙门山,使龙门山分为东西两半,伊水便得以从两山中间向北流出。龙门山可作东西两山的统称,在其被伊水(伊河)分为两半后,其东山于武则天建香山寺后而专称“香山”,而西山则继续称“龙门山”。


传说中那个洪水泛滥的时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类似于堰塞湖,当然在那个时期形成的规模远比堰塞湖大得多。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于是带领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黄河,而伊水受阻于龙门山,因此凿开龙门山使得伊水和洛水汇合一起注入黄河,从而解决了这里的水患。


制作步骤





1、首先用蜡笔画出石窟外轮廓,佛龛(kan)造型。

2、接着用丙烯马克笔画出佛像造型,并添加服饰等细节。




3、蜡笔画出石窟外围的环境,并用水彩晕染背景,添加细节就完成了。






课后点评





1、通过创作《龙门石窟创意画》的绘画作品,让孩子们观察了龙门石窟的造型,了解了龙门石窟的历史背景及相关知识,并将其融入到自己的画面当中。孩子们在自己的画面中加入了自己喜欢的颜色、花纹,对画面有了自己的观察和感知。

2、通过本次课程,孩子们体验了用色彩直接绘画的乐趣,运用绘画的表现形式完成作品,提高了他们的色彩感知、观察、绘画能力。



END



(引导图片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创意美术 | 传统文化 | 凤冠
创意美术 | 传统文化 | 扎染
创意美术 | 传统文化 | 兵马俑都溜了
创意美术 | 传统文化 | 马勺脸谱
创意美术 | 传统文化 | 窗花拓印
创意美术 | 传统文化 | 敦煌藻井(最美天花板)

一颗大樱桃
3-14岁少儿艺术课程分享,美术老师交流分享平台。合作/咨询V:wwwyintao23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