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供医学专业人士阅读参考
在儿科医疗实践中,发热是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如何科学、安全地为孩子退热,一直是困扰着许多家长的难题。解热镇痛药物、止咳祛痰药物、抗菌药物、抗病毒药物、雾化吸入药物等是儿童呼吸道感染家庭常用药物,但仍普遍存在用药不当现象。
为了帮助家长更好地掌握儿童发热护理知识,并提供最新的治疗理念和实用技巧,中国医师协会儿童变应性鼻炎专业委员会于2024年7月12日,在聊城市人民医院 董胜英主任医师的主持下,宁津县中医院 宋立朋副主任医师、聊城市人民医院 谢付静副主任医师共聚云端,共同探讨儿童发热的诊治策略。本文提炼会议精华,以飨读者。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应用解读
为规范解热镇痛药在发热患儿中的合理使用,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和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组等学术机构组织相关专家撰写了《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旨在帮助提高临床实践中解热镇痛药物的合理使用。
宋立朋医生从发热的基本信息、病因分析等方面开始,基于《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的合理用药专家共识》内容,对儿童发热的用药进行了全面解读。
虽然某种程度上发热可增强免疫细胞功能,提高宿主对病原体或疾病的防御能力,但持续高热可引发细胞变性坏死,甚至发热相关的细胞因子风暴,危及生命。临床上,退热治疗的主要目标是减轻发热所致不适,即改善舒适度,特殊情况下则应保护脏器积极降温。
应用解热镇痛药要遵循5R原则,同时应注意特殊情况下解热镇痛药的应用。整体来讲,发热的处理策略可参考如下[1]:
2月龄及以上儿童体温≥38.2℃或明显不适时,可采用退热剂
发热时推荐应用对乙酰氨基酚或布洛芬,不推荐安乃近、乙酰水杨酸、保泰松、羟基保泰松、吲哚美辛、阿司匹林、赖氨匹林、尼美舒利、氨基比林等其他药物作为退热药应用于儿童
反对使用糖皮质激素作为退热剂应用于儿童退热
各国指南均不推荐物理降温用于退热,如乙醇擦身、冰水灌肠等方法,往往会明显增加患儿不适感(寒战、起鸡皮疙瘩、哭闹)
同时过度或大面积使用物理方法冷却身体,反而会导致机体通过加强产热(寒战)和进一步减少散热(皮肤毛细血管收缩,立毛肌收缩出现皮肤鸡皮疙瘩)来克服物理降温的作用
对发热儿童进行恰当的护理可改善患儿的舒适度,如温水外敷儿童额头、温水浴、减少穿着的衣物、退热贴、退热毯、风扇和降低室内温度等,这些方法均可通过传导、对流及蒸发作用带走身体的热量,使发热儿童感到舒适
值得注意的是,不推荐解热镇痛药与含有解热镇痛药的复方感冒药合用;长期发热儿童的退热治疗不是主要目的[2];2月龄以下的婴儿、新生儿禁用解热镇痛药[3]。
对乙酰氨基酚在低月龄患儿退热治疗中的应用
[1]王雪云,贾丹.从临床药师思维谈抗菌药物的合理使用[J]. 中国药业, 2014, 23(17): 65-67.
[2]罗双红,等.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标准版)[J].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6, v.11(02): 5-20.
[3]Section on Clinical Pharmacology and Therapeutics, Committee on Drugs, Sullivan JE, et al. Fever and anti-pvretic use in children[J]. Pediatrics. 2011. 127(3): 580-587.
[4]国家呼吸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 中国医药教育协会儿科专业委员会, 等. 儿童发热健康教育30问[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1, 36(8):8.
[5]2016 中国0至5岁儿童病因不明急性发热诊断和处理若干问题循证指南 中国循证儿科杂志, 2016, 11(4):296-302
[6]WHO. Pocket book of hospital care for children: guidelines for the management of common childhood illnesses – 2nd ed.
[7]British National Formulary for Children. 2014-2015.
[8]刘小会, 季兴, 胡利华, 等.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 37(9) : 653-659.
[9]王晓玲. 解热镇痛药在儿童发热对症治疗中处方审核建议[J]. 中华实用儿科临床杂志. 2022,37(09): 653-659.
[10]Chiappini E, et al. J Pediatr. 2017; 180: 177-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