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希望全社会都参与到阅读中来,形成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了《全国青少年学生读书行动实施方案》,对进一步推动青少年学生阅读深入开展,促进全面提升育人水平作出了全面部署。我校以“悦读时光”课程为载体,打造良好的阅读环境和育人氛围,让书香浸润校园,用阅读陶冶学生情操,启迪学生智慧,促进学生全面成长。
走进大脑的世界
——读《这饶有趣味的大脑》有感
初二(26)班 朱悦菡
《饶有趣味的大脑》引领我踏上了一场探索大脑奥秘的奇妙旅程。每翻开一页,我都在惊讶与迷惑中游走:这个每天默默运转的器官,竟藏着如此深邃的秘密。大脑不再是单纯的思维工具,它仿佛一座未被探索的花园,每一片叶子、每一朵花,都蕴含着无限可能,等待我们去发掘,去理解。
大脑是如此复杂,每一个神经元像一只无声的小信使,悄无声息地在神经回路间传递着信息,而这些信息的流动正是塑造我们感知、思维和行为的根本。书中提到的神经可塑性,深深地触动了我。原来,学习不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大脑在默默重塑自己。每一次学习,每一次改变,都是大脑自我调节和重构的过程。这让我意识到,我们的大脑并不是一成不变的,它随着我们的成长、经历和努力,悄然改变着自己的结构与功能。每当想到这一点,我便感到一种温暖的力量:我们的每一步进步,都是大脑为我们开辟更广阔道路的证明。
然而,大脑的奇妙之处,不仅在于它的可塑性,更在于它是如何让我们意识到“自我”的存在。我们每天都在思考、感知、感受,然而,究竟是什么让我们知道自己在“思考”?又是什么让我们确信自己“存在”?书中关于意识的讨论让我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原来,意识并不是由大脑的某个部位单独负责的,它是大脑各部分协同合作的产物。这让我思考:我们所认知的“我”,到底是真正的“我”,还是大脑给我们的一个“假象”?大脑构建的自我,是否能真正代表我们的全部呢?
当然,大脑也并非完美无缺。它不像我们想象中那样理性和客观,它同样有着局限性。比如,我们的记忆并非总是准确的,很多时候,我们对过去的记忆往往会失真,甚至不知不觉地变得模糊。而我们的情感,也时常在无形中影响着我们的判断,让我们做出冲动的决定,或对某些事情产生不切实际的期望。这些“大脑的缺点”让我开始反思:是什么让我们坚信自己的感知总是无误?我们是否低估了情感对思维的巨大影响?
书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是对未来科技的畅想,尤其是脑机接口与人工智能的关系。随着科技的发展,人工智能在许多领域已超越了我们,但它却缺少我们拥有的“意识”。如果将来人工智能能拥有与人类大脑相似的结构,是否也能像我们一样产生自我意识?如果通过脑机接口,我们可以将大脑与机器直接连接,那会是怎样的一种体验?这种想法让我不禁开始思考:如果科技真的能改变我们的思维方式,甚至增强我们的脑力,我们是否还会保持“人”的特质?科技的进步带来了无限的可能,但它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几分不安。
《饶有趣味的大脑》让我重新审视了大脑的复杂与神秘。它不仅是我们思考的工具,更像一座迷宫,悄然塑造着我们的情感、记忆和自我。每一次了解它,都是一次深入自我、认知内心的旅程。大脑不仅是感知世界的镜子,它也是我们心灵的栖息地,揭示了我们内在的真实与可能。在这条探索之路上,大脑为我们打开了一个新的视角,让我们不断接近那个最真实的“我”。
教师评价
(指导教师:苏婷)
学生简介
编 辑:苏 婷
审 核:刘 荣
部 门:初二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