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为了进一步激发华交研究生的科研热情,树立学术榜样,形成浓厚的学术氛围,本期我们聚焦2024年江西省研究生“十佳学术之星”——2021级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谢越同学,一同感受他的学术之路。
个人简历
谢越,男,中共党员,华东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学院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2021级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建筑节能系统开发及性能优化。在研究生期间,综合测评成绩名列年级第一(1/208),目前以第一作者或除导师外第一作者发表论文9篇,一区TOP论文5篇,申请发明/实用新型专利4项。同时,两次荣获国家奖学金及省级学业奖学金,现已录取攻读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并评选为2024届江西省土建类专业优秀大学生。在科技竞赛方面,研究生期间获第十三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铜奖、全国CAR-ASHRA学生设计竞赛国家级一等奖等国家级奖项7项和“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级金奖等省级奖项8项。在课题会议方面,目前参与横向项目研究、省科技进步奖申报和国家自然科学地区基金材料撰写等8项,并在各类全国/省级学术会议上做3次学术报告。
先进事迹
一、兴趣与爱 逐梦华交
在大一刚开学时,谢越跨越一千四百多公里,从故乡四川内江来到江西南昌。当乘坐在前往华交的高铁上,他在心底暗暗许下在华交努力逐梦的誓言。谢越本科就读于华东交通大学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专业,该专业是江西省最早成立的为建筑环境和能源应用领域培养创新人才的省品牌专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初入学时,谢越对所学专业的认知局限于从事建筑室内环境调控方向,通过深入的学习和了解,发现该专业的研究方向包括但不限于新能源、清洁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数据中心冷却系统智慧运维等,这些方向都是我国节能减排政策关注的热门方向。在就业方面,该专业不仅致力于建筑人工环境调控,还涉及各类新能源应用和开发领域、航空航天等先进设备能源应用、医工交叉舒适性研究等方面。进一步的学习让谢越改变了原有的局限认识,并意识到该专业的广泛就业和研究前景。随着研究的一步步深入,他怀揣着对新能源应用的浓厚兴趣,选择继续就读供热、供燃气、通风及空调工程专业硕士研究生。关于谢越的逐梦征程,他在华交踏出了坚实的一步。
二、目标坚定 深入科研
在谢越的履历里,科研是浓墨重彩的一笔。初次接触科研,谢越就爱上了科研,兴趣是他科研路上的强大驱动力。谢越还清晰地记得,第一次接触到学术研究是在大三,他参加专业类竞赛时被科研的魅力深深吸引。而第一次参与科研项目时是大四,参与麻宏强导师主编的课本编纂过程,时间大概持续了两个多月。“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到系统地查阅文献、整理材料、材料撰写和格式编辑等工作”谢越回忆道,“我的印象十分深刻,当时开会讨论一遍又一遍,材料也修改一边又一遍。我当时心想原来写科研材料要求如此严谨认真,需要这么用心琢磨书写逻辑并细致修改审阅,它对我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是我现在对自己的科研工作有高标准和严要求的原因之一。”这也是谢越第一次与几位团队成员一起合作完成一项科研项目,让他深深意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在华交读研期间,谢越于研一发表第一篇SCI论文。那是一篇中科院二区的论文,由于之前没有相关的经验,发表的过程漫长且辛苦,首先在软件模拟、数据处理以及论文翻译成稿过程中耗费了一段时间,再后来论文返修时经过了5个审稿人近60条修改意见,前后修改了2次,最终论文录用校稿。独立完成科研任务的成就感、克服困难的满足感、团队共赢的价值感……这些难忘的科研经历与价值感让谢越受益匪浅,并因此坚定做科研的决心。“在发表SCI论文的过程中,离不开导师在研究方向和全新观点思考上的引导和帮助,离不开师兄师姐们在文献阅读、软件使用以及在外文撰写过程中的语言习惯、语法表达等方面的帮助和指导;在论文修改过程中,通过与大家的学术交流,让我的科研辩证思维等方面能力得到显著提高。此外,导师平时安排的一些科研项目和材料撰写工作,为我SCI论文的书写和修改积累了宝贵经验。在整个过程中,非常感谢学校的支持、众多专业老师的悉心指导以及师兄师姐们和同学们的鼎力帮助。”谢越真挚为科研路上每一位引路人道谢。
谢越的科研团队主要是针对太阳能光伏光热、氢能等新能源综合利用及燃气工程防灾方面展开科研工作,并经过不懈努力取得一系列成果。“对我来说,科研最大的魅力在于在公开发表创新成果和获得荣誉奖项时,能让我感受到自己的价值感和成就感,让自己倍感开心且为之不断努力。”一个团队的成功需要强大的凝聚力和认真做事的毅力。这个团队所取得的成果也都离不开老师们示范引领。让谢越印象深刻的是,导师经常早上八点早于学生到达工作室,晚上更是辛勤工作到十一点才离开。在老师们的引领下,团队的每位成员都坚持着每天的科研学习。在参加双创比赛的时候,团队成员围在一起讨论专家提问以及路演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在科研之余大家一起去比赛羽毛球,大汗淋漓却又笑容满怀,以及在中秋元旦等佳节整个科研团队在一起聚餐聊天,分享科研趣事等等。这些点点滴滴不仅是整个团队和睦共处的见证,更是谢越研究生期间最难忘的美好记忆。
三、志存高远 梦圆清华
在得知自己成功录取清华时,谢越的朋友圈里多了这样一段话,“知道录取结果的那一刻,激动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记忆深刻感触颇多,是因为这次考试的过程经历了道道曲折,就像自己的求学道路一般经历了许多坎坷。止不住地默默流泪,是因为我认为自己从不曾放弃努力让自己变得更好;也是因为身边一直关爱的亲人,关心指导的老师以及支持帮助的朋友和同学。抬头仰望远方星空,是因为这对于我而言,是结局,亦是开始——是荣誉加冕的肯定,也是浩瀚征途的启航。”最初谢越所确定的目标是哈尔滨工业大学,但是在参加2023年5月的赣江论坛时,有幸聆听了清华大学教授的报告,在导师麻宏强老师的鼓励下,他抱着勇于尝试的态度报考了清华大学博士研究生。
“品味了汗水的酸涩,方才珍惜追逐繁星的甜蜜。”这是谢越的座右铭。在备考期间,谢越兢兢业业地复习4门专业基础课内容,坚持不懈地学习英语,努力提高自身专业和英语水平,复习笔记所用到的46支笔和24本草稿是一滴又一滴汗水、一个又一个深夜的证明。2023年9月6日,谢越参加了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综合面试。面对专业老师的提问,谢越从容应对,在面试中表现出色。最终突出重围,录取为清华大学土木工程专业博士研究生。当被问到备考期间最难克服的困难是什么,谢越坦言,“最难以克服的是静下心来,去一心一意做一件事情。因为在读硕期间逐渐习惯了同时做很多事情,适应不一样的生活环境。当身边的同学各有各的追求目标和生活方向时,选择独自备考,是一项需要约束自己和坚定目标的道路,是一项艰巨的考验。”不畏挑战、不惧前行,谢越在这漫长且孤独的道路上从华交坚定地走到了清华。
四、再攀高峰 筑梦未来
“很幸运也很荣幸能与华交结下不解之缘,也非常感谢华交能为自己提供一个能够接触许多良师益友、受益颇多且不断成长的平台。从大一开学时许下逐梦誓言,再到这一路走来的风风雨雨和心酸甜蜜,不断历练成长,最后博士成功上岸,开始星辰大海的漫漫征途。我对华交的情感不言而喻,未来不论我身处何方,都会牢记华交人的使命担当,努力绽放自己的绚烂星光,为华交争光添彩。”逐梦圆梦的漫漫长夜有多么辛苦,只有谢越最清楚。谈及未来的规划时,他的眼睛炯炯有神,“希望通过清华大学这个更高的平台,认识更多优秀的老师和同学,继续保持对于科研的浓厚兴趣,努力提高自己。在博士毕业后有意愿继续在高校从事科研方面的工作,这是我所热爱的事情,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贡献青春力量。”
经历过得意也有过失意,谢越表示,学习是一条漫长且艰辛的道路,最美的风景不一定在终点,往往在路上。最后,他希望学弟学妹们都能够在学习和生活中找到自己的目标和方向,并且为之努力而收获满满,也祝愿各位学弟学妹鲜衣怒马,前路漫漫亦灿烂。
【END】
2024年7月31日/第1411期
编辑 | 戴玉桑
责任编辑 | 王志琪
审核 | 张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