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学习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地区教育局相关文件精神,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来临之际,让学生深入了解陕西的人文历史和中国传统文化,增进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推动各民族交流交往交融,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怀。同时,培养学生的自理能力、实践能力,发展健全人格,塑造出团队互助、吃苦耐劳、勇敢奋进并具有创新精神的新时代青少年。拉萨阿里地区高级中学于2024年9月28日至10月5日组织高二年级各班优秀学生共10名赴陕西开展“民族团结共筑梦·童心向党创未来”教育研学活动。
9月29日上午,此次研学活动启动仪式在陕西学前教育师范学院举行,陕西省教育厅教师工作处副处长周淼、陕西省教育厅援藏干部 阿里地区教育局副局长韩润社出席并讲话,陕西学前教育师范学院副校长李强致词,陕西学前教育师范学院教育培训学院院长主任杨令平主持,此次研学领队老师陶靖华发言。
启动仪式结束后,开启了研学第一站:参观西安古城墙。
同学们认真聆听讲解,通过参观、询问、讨论等方式了解到了西安城墙始建于隋朝,历经唐、宋、元等朝代的演变,在明朝大规模扩建和加固后形成了现今的规模和格局以及城墙、城门、城楼、瓮城、护城河的功能及建筑特色等知识。
下午参观了小雁塔、西安博物院、大雁塔广场、大唐不夜城。
来到小雁塔景区,同学们首先参观了小雁塔的建筑结构。小雁塔历经千年风雨,依然屹立不倒,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精湛的工艺让学生们赞叹不已。
在塔下,同学们了解了小雁塔的历史变迁和文化内涵,包括它在佛教文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以及与西安城市发展的紧密联系。
夜幕降临,大雁塔在灯光的映衬下显得格外雄伟壮观。学生们来到大雁塔广场,欣赏着这座古老建筑的夜景。
讲解员向学生们讲述了大雁塔的历史故事和文化背景,特别是唐代高僧玄奘取经归来后在此翻译佛经的事迹,让学生们对佛教文化和古代中外文化交流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9月30日上午,参观了世界第八大奇迹——秦始皇兵马俑。
同学们来到秦始皇兵马俑博物馆,一进入展厅,便被那壮观的兵马俑军阵所震撼。在讲解员的详细介绍下,学生们了解到兵马俑的发掘历史、制作工艺以及其所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价值。
他们仔细观察着每一尊兵马俑的神态、姿势和服饰,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秦朝当年的强大与辉煌。许多学生不禁感叹古代工匠的高超技艺和智慧,对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敬畏之心。
在参观过程中,讲解员精心设置了互动环节。讲解员提问关于兵马俑的一些知识,学生们积极参与回答,现场气氛热烈。通过这种方式,进一步加深了学生们对兵马俑的了解和记忆。
9月30日下午,参观唐四大行宫之一,西安事变发生地——华清宫。
来到华清宫,同学们领略了这座古代皇家园林的秀丽风光。在讲解员的带领下,他们参观了唐玄宗和杨贵妃的沐浴汤池、长生殿等景点,了解了唐朝的历史文化和宫廷生活。
同学们在这里不仅欣赏到了环境优美的古代皇家园林,更是深入了解到了西安事变的历史知识。通过参观蒋介石曾下榻的五间厅,墙壁上、窗玻璃上留下的弹孔及那些历史资料、照片、文物等,感受着当年张学良、杨虎城两位将军为了民族大义,不惜冒天下之大不韪发动“兵谏”,这种勇气和担当令人钦佩。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了对国家和民族的深深热爱,让同学们明白在国家危亡之际,每个人都有责任站出来为国家的独立和尊严而奋斗。
10月1日上午,参观了中华民族始祖——黄帝陵、轩辕庙。
黄帝,作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初祖,他的功绩和精神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中华民族五千年的历史长河。轩辕庙内,古老的建筑散发着古朴的气息,那些精美的雕刻和庄严的匾额,无不诉说着先人的智慧和对黄帝的敬仰。看着那高大的轩辕黄帝像,他的眼神中透露出睿智、威严与慈爱,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归属感和民族自豪感。
10月1日下午,参观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
同学们一路高歌“黄河大合唱”来到了中华民族的母亲河的身边,站在岸边,滔滔黄河水奔腾而下,那汹涌澎湃的波涛,如万马奔腾,似巨龙咆哮,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声。黄色的河水翻滚着、激荡着,仿佛在诉说着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沧桑历史。
同学们在这里了解到了黄河文化的丰富内涵。黄河流域的民俗风情、民间艺术、历史故事等,对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10月1日晚,在延安大学校园内住宿,讲解员带着同学们一同参观了校园环境,讲解了这所大学的历史,鼓励同学们要好好学习,努力为自己的人生奋斗,为家乡发展奋斗,为祖国繁荣而奋斗。
10月2日上午,参观延安革命根据地。
延安革命纪念馆,馆内陈列着大量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图片资料,生动地再现了中国共产党在延安时期领导中国革命的艰苦历程和伟大成就。
学生们认真聆听讲解员的讲解,了解了延安精神的内涵和形成过程。他们被革命先辈们坚定的理想信念、艰苦奋斗的精神和无私奉献的情怀所感动,深刻认识到延安精神是中国革命胜利的重要精神支柱,也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
接着,同学们参观了枣园、杨家岭等革命旧址。在这些地方,学生们看到了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曾经生活和工作的地方,简陋的窑洞、朴素的陈设,让他们更加真切地感受到了革命先辈们在艰苦环境下为了革命事业不懈奋斗的精神。
在枣园,学生们还参观了中共中央书记处礼堂,了解了当年在这里召开的重要会议和决策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中国革命历史的认识。
10月3日,参观了关中民俗博物院。
关中民俗博物院作为一座集中展示关中地区民俗文化的大型博物院,拥有丰富的历史文物、传统建筑和民俗风情资源。同学们通过参观民俗展厅,学生们了解了关中地区的传统民俗,如婚丧嫁娶、节庆习俗、民间信仰等。进一步了解了陕西关中人民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传统文化及地方建筑特色文化等,增强了同学们对民俗文化的认知和保护意识。
参观完所有展厅后,同学们积极参加体验了一种独特而富有魅力的传统技艺——历史拓印。在工作人员的解说之后,给每位同学分发了拓印用的宣纸、墨汁、拓包、刷子等工具,工作人员细致地指导同学们自己动手做一幅自己专属的拓印作品。通过拓印体验活动,同学们懂得了应该珍惜和传承这一宝贵的文化遗产,让历史的记忆在拓印中得以延续。
10月3日晚,观看非物质文化遗产——大秦腔,感受钟鼓楼广场、回民坊小吃街。
通过本次教育研学活动,同学们对中国历史文化和革命传统有了更全面、深入的了解。他们不仅学到了历史知识,还深刻体会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革命先辈们的伟大精神,增强了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活动中的参观和学习让学生们受到了深刻的思想教育。延安革命根据地的参观让他们深刻领悟了延安精神的内涵,明白了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对于实现个人理想和国家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革命先辈们的事迹也激励着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在整个研学活动过程中,学生们通过分组讨论、互动体验等环节,加强了团队合作与交流能力。他们相互学习、相互帮助,共同完成各项任务,增进了彼此之间的友谊和感情。同时,与当地的讲解员和工作人员的交流也让他们提高了沟通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
通过参与传统文化体验活动和观看历史文化演出,学生们亲身感受了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激发了他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热爱。这有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和认识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
学生研学心得:
第一组:珠扎、次多旺杰
游黄河壶口瀑布
很早就知道黄河是我们的母亲河了,它以雄伟和壮观而举世闻名,我真想亲眼瞧瞧。借着这次的研学,我兴奋得一蹦三尺高。
"到了到了!"话音刚落,远处忽然传来一阵阵低沉的轰鸣声,我顿时被那声音给震撼住了,兴奋极了,奔跑过去,啊!只见那些凶猛的黄河翻腾着,正与石壁作着斗争,发出惊天动地的巨响,犹如唱着一首气势磅礴的《黄河交响曲》。
放眼望去,哇!黄河壶口瀑布如一条条巨龙,从我们前方一闪而过,如离弦的箭一般,可把我吓坏了。它们有的横冲直撞,有的飞泻而下,细小的水珠好似那蒙蒙细雨,仿佛在向我们示威呢!人们被它壮观的景象所震撼,情不自禁地尖叫起来。
成千上万的水花也不甘落后,它们像一朵朵美丽的金花,把黄河母亲点缀得格外动人!这时,一层薄雾笼罩了整个壶口瀑布,好似给瀑布披上了一层薄纱。我闭上眼睛,尽情感受着大自然的杰作,深吸一口气,呼吸那奇妙的空气,仿佛身处于仙境一般!
随着浪花强而有力的拍打,我热血沸腾.你看这永不停息的黄河,充分体现了我们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精神,同时,也让我想起“不到长城非好汉,不到黄河心不甘”这句话,我为我是炎黄子孙而感到自豪!
第二组:达桑、嘎玛贡觉
兵马俑,作为中国乃至世界考古史上的奇迹,其历史意义深远而重大。这批规模宏大的陶俑群,是秦始皇陵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以生动的形态,再现了秦朝军队的雄壮气势和严整阵容。每一尊陶俑,都凝聚了古代工匠的智慧和匠心,它们不仅是中国古代雕塑艺术的瑰宝,更是研究秦朝军事、文化、社会等多方面历史的重要实物资料。
兵马俑的出土,为我们揭开了秦朝神秘面纱的一角,让我们得以窥见那个强大帝国的辉煌与荣耀。它们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文化的传承,对于后世了解秦朝历史、感受古代文明魅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兵马俑的存在,不仅是中国古代文明的瑰宝,也是全人类共同的宝贵财富,它们的历史意义将永远闪耀在人类文明的史册上。作为青年一代,我们应以实际行动积极参与到兵马俑的传承与保护中来,为传承中华文明、守护人类共同的文化遗产贡献自己的力量。
第三组:旦增央宗、尼玛旺姆
今天我们在延安,参观了枣园革命旧址、杨家岭革命旧址和延安革命纪念馆等具有代表性的红色景点 这些地方不仅见证了中国革命的艰辛历程,也展示了革命先烈们的英勇事迹和坚定的信仰。
在枣园革命旧址,我们看到了一间间简陋的窑洞和办公室,感受到了革命先烈们在艰苦条件下的坚韧和毅力。在这里,我们深刻领悟到了什么是真正的革命精神。
在杨家岭革命旧址,我们参观了毛主席、周总理等领导人的住所和办公场所。这些地方虽然简陋,但却见证了领导人们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密切的联系。今天的旅途让我们深切地感受到生于华夏何其有幸。
第四组:旺姆、其美拉姆
日期:2024年9月29日
天气:全天降雨
今天,我们的团体活动在绵绵细雨中拉开了序幕。尽管天空整日都是灰蒙蒙的,雨滴不断地从云层中落下,但我们的团体成员都带着积极的态度,共同参与了这场雨中的西安文化探索之旅。西安,作为中国四大古都之一,拥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遗产,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
早晨,我们团体集合后,每个人都手持一把雨伞,准备好迎接一天的雨中漫步。首先,我们来到了西安城墙,这座城墙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城墙。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是古代防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雨伞的遮挡下,我们沿着城墙内的步道缓缓前行。雨中的城墙显得更加古朴而富有诗意,虽然我们不能像晴朗天气那样在城墙上尽情欣赏城市全景,但在雨中体验古城的静谧也别有一番情趣。
午餐时间,我们在城墙附近的一家特色餐馆享用了美味的西安小吃,大家围坐在餐桌旁,分享着上午在雨中漫步的趣事,同时,我们也了解到了这些小吃背后的历史故事,它们承载着这座城市的饮食文化和历史传承。
午后,我们团体转移到了西安博物馆。博物馆坐落于唐代宫殿遗址之上,收藏了大量的古代文物,尤其是以唐代为主的珍贵艺术品,这些藏品见证了西安作为古都的辉煌历史。由于雨天,博物馆内的人气比平时更旺,许多游客都选择了室内参观作为避雨的活动。我们在讲解员的引导下,穿梭于各个展厅,了解从半坡文化到周、秦、汉、唐等朝代的历史变迁。雨伞让我们在进出博物馆时避免了淋湿,也让我们的参观之旅更加从容。
尽管外面的雨持续不断,我们的团体活动依然有序进行。
随着天色渐暗,我们结束了今天的团体活动。虽然一天的雨让我们的行程有些不便,但雨伞下的我们依然保持了一份好心情。这场雨中的西安之行,无疑给我们的记忆增添了独特的一笔,让我们对这座古城的历史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我们期待着未来更多精彩的团体活动,无论晴雨,都是美好的体验。
第五组:扎西、次仁旺堆
今天我们参观了关中民俗博物院,博物院中的明清古民居建筑群令人叹为观止。这些古建筑结构严谨,雕梁画栋,体现了关中地区传统建筑的独特风格。了解了古建筑的构造、功能以及背后的历史文化故事。讲解人员逐一详细介绍了每一栋古建筑的保护现状和修复过程,让大家深刻认识到保护传统文化遗产的重要性。
参观结束后,我们还积极参与体验了拓印活动,亲身体验历史拓印这一宝贵技术,还给自己留了一份拓印作品,让我们真正感受到民俗艺术、历史文化的魅力。
本次“民族团结共筑梦·童心向党创未来”研学活动是一次富有意义的教育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历史遗迹和革命根据地,让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活动不仅丰富了同学们的知识储备,提高了他们的综合素质,还促进了民族交流与融合,增强了民族团结意识。希望学生们能够将本次活动中所学所感转化为实际行动,努力学习,传承和弘扬中华文化和革命精神,为建设美丽西藏、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