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要闻丨山海联动 共建共享

政务   2024-11-04 00:01   广西  

  金秋十月,北部湾碧波荡漾。万吨巨轮来往穿梭,海铁联运班列南来北往,奏出西部陆海新通道蓬勃发展的动人交响曲。


  10月22日,钦州港东站内,一列满载食用植物油、菜籽油、铜版纸等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鸣笛启程,奔赴重庆小南垭站。


  在钦州港码头广阔的堆场上,来自世界各地的货物在这里聚集,搭上海铁联运班列迈入中国市场,“中国制造”在这里乘船出海,走向全球。


  新通道连起了内陆山城和入海门户,接续书写着跨越山海与世界相拥的故事。


  随着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枢纽节点功能日益凸显,钦州港通道物流规模高速增长。2023年,以钦州港为支撑的国际国内贸易额突破2200亿元;今年,钦州港首次实现半年货物吞吐量突破1亿吨。


  2019年8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新通道建设上升为国家战略,钦州港被定位为有机衔接“一带一路”的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


  今年是《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实施第5年。5年来,钦州以高水平共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为牵引,以钦州港为枢纽,打通陆海双向的国际物流网络,持续扩大对内对外开放,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上不断展现新作为。






通道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走进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烈日下巨型桥吊在自动化设备的控制下精准卸载货物,集装箱卡车在“U”型道路上穿梭,现场作业井然有序,却看不见一名工人。在几百米外,码头智慧运营中心的岸桥远控员正操控着自动化装卸设备“自动化双小车岸桥”,将集装箱精准投放在船舱内。


  10月18日,北部湾港钦州自动化集装箱码头,满载集装箱的货轮正等待卸船作业。何家海/摄


  “码头配备了先进、智能、高效节能的自动化装卸设备及水平运输设备,结合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自动控制等技术,实现了集装箱码头高度信息化、标准化、作业全自动化。”广西钦州保税港区盛港码头有限公司总经理宋海涛介绍,该码头是继青岛、上海后,又一个全球范围内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全自动化集装箱码头,同时也是全国首个海铁联运自动化码头。


  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国际门户港,钦州市着力完善基础设施建设。2019年以来,钦州港先后建成30万吨级油码头及航道、20万吨级集装箱航道、自动化集装箱码头等一批港航基础设施,5年新增万吨级以上泊位15个,新增港口通过能力5560万吨。


  其中,港口通行能力从10万吨级提升到油轮30万吨级、集装箱船20万吨级靠泊,具备承载世界各类大型船舶通行的能力,港口装卸能力进入全国港口第一方阵。2023年,钦州港进入全球集装箱大港前30强。


  港口码头设施不断提档升级,大型物流基地建设迈向新台阶。该市引进中谷海运、中储粮、厦门建发等航运、物流公司,在钦州港建设10多个物流基地。目前,已经建成中谷集装箱多式联运物流基地等8个物流枢纽项目。


  当下,世纪工程平陆运河正抓紧建设,世界级运河雄姿初显。


  平陆运河经钦州灵山县陆屋镇沿钦江进入北部湾,2026年底建成通航后,5000吨级江海直达船可从西江内河港口直通我国沿海港口和东南亚主要港口,更好联通国内国际两个市场。


陆海物流贸易加快集聚

  港口大不大,看吞吐量;港口强不强,看集装箱。货物、集装箱吞吐量一直以来是衡量一个港口枢纽地位的重要标志。


  西部陆海新通道是物流通道,更是经济走廊,钦州一直在谋新思变。为破解钦州港远洋直达航线少、海陆双向物流统筹组织效率不高等瓶颈问题,中国(广西)自由贸易试验区钦州港片区创新探索实施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


  “集装箱跨境物流‘全生命周期’管理服务改革按照信息全流程共享、物流全过程跟踪、成本全周期管控的思路,以成本、效率综合治理能力提升为突破口,通过跨领域、跨部门创新协作、政策协调以及试点探索,系统集成攻破了集装箱‘门到港、港到港、港到门’的全流程堵点。”钦州港片区制度创新局协理局长吴华军介绍,这一改革创新成果,使钦州港跨境集装箱综合物流成本和中介服务收费大幅下降。


  依托出海的便捷性以及物流成本显著降低,钦州港吸引了越来越多外贸企业。来自重庆、四川、甘肃等地的出口货物在钦州港“下车就可上船”,来自国外的进口货物则在这里“下船就可上车”。


  重庆海尔工业园园长祝继周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等国际物流通道,重庆海尔洗衣机、海尔空调、海尔洗碗机等多个产品已出口日本、巴基斯坦等国家。


  “新通道时效更快,且成本不高于江海联运,让沿线企业坚定了出海信心。”赛力斯集团海外事业部副总经理刘利颖说。


  近期,一趟满载着来自东南亚的聚乙烯、聚酯切片、椰子汁、纸张等货物的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从钦州港东站缓缓驶出,发往重庆团结村站。陈磊/摄


  目前,以钦州为中转集结和联运基地,西部陆海新通道海铁联运班列对内辐射18个省(区、市)73个城市156个站点;对外,不断加密内外贸集装箱航线,开通运营航线70条,包括至北美、南美、非洲等远洋航线,实现全球主要港口全覆盖。


  数据显示,今年1—9月,钦州港货物吞吐量1.53亿吨,同比增长9.5%,集装箱吞吐量509万标箱,同比增长14.7%。其中,西部陆海新通道沿线企业经钦州港口岸进出口1073.2亿元,同比增长22.9%。


  值得一提的是,海铁联运班列从2017年的178列增至2023年的9580列,2024年将突破1万列,提前一年完成西部陆海新通道总体规划设定的万列大关目标任务。


通道与产业融合初具规模

  驱车行驶在中马钦州产业园区,只见中石油炼化一体化、华谊三期、恒逸、国投三期等一大批百亿项目施工现场,塔吊林立、机器轰鸣,工程作业人员正在加紧施工……处处涌动着项目建设热潮。


  近日,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施工现场,建设者正在进行焊接作业。王芳/摄


  “项目已进入钢结构和设备安装高峰,3台千吨级以上塔器设备全部安装到位。”中国石油广西石化炼化一体化转型升级项目工程师王宗军告诉记者,自今年4月底第一个管廊模块成功吊装,至今已经完成101个模块,模块化工程进度完成66%。


  项目建设马不停蹄,企业生产热火朝天。在不远处的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生产车间,纸机高速运转,大卷白卡纸被分切成小纸卷,沿着生产线向外传送。钦州保税港码头,一批白卡纸正搭乘货船前往越南胡志明市泰来港,用于当地日用品、化妆品、生活用品等包装。


  “公司从印尼、泰国、越南进口木浆、淀粉、木片等原材料,生产的白卡纸产品则出口泰国、越南、马来西亚、阿联酋以及意大利等国家。”广西金桂浆纸业有限公司文宣处经理汪波介绍,北部湾港逐年增加的直航航线和自动化码头的建立,使作业效率提升,交期缩短,助力公司稳定和开拓海外市场。今年1—9月,白卡纸产量200.47万吨,同比增长14%。


  大通道吸引“金凤凰”。近年来,钦州市依托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集聚效应,发挥临港优势,以石化产业为先导,加快发展以大宗原材料加工为重点的临港大工业。


  石化及新材料成为最具有优势和发展潜力的临港产业集群,5年来,钦州建设了中石油二期、华谊、恒逸、中伟、格派等投资超百亿元的重大工业项目,已经完成投资超过700亿元,钦州石化及新材料产业产值超过1000亿元,成为西南地区工业产值超千亿元的专业石化基地。


  同时,依托中马“两国双园”合作机制、自贸试验区“制度创新试验田”优势,建立了钦州基地与东盟基地“双基地”跨境产业链模式——恒逸钦州己内酰胺项目和恒逸文莱炼化一体化项目、中伟钦州基地项目和中伟印尼镍冶炼加工项目,“印尼—钦州”新能源锂电材料海运新通道正式运营,全球首条低冰镍制备高冰镍OESBF产线在中伟钦州产业基地正式运营,贯通了钦州与印尼的新能源产业链。广西与四川两省区合作共建的川桂国际产能合作产业园一期已建成运营,形成了跨省份“飞地经济”合作模式。


  共建共享、互联互通之路持续扩展。


  如今,这条国际物流大通道正在不断延伸,跨越山海,联结世界,铺就崭新的发展通途。

《广西日报》报纸版面截图


内容来源:广西云-广西日报

责编:张维佳

初审:莫雯倩 刘超奇

执行主编:邓明甫

广西国资
“桂”通国资要闻,晓知国企动态。传播国资国企之声,讲述发展改革之道。这里是广西国资,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