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资要闻 | 一座山如何求变?

政务   2024-11-11 22:35   广西  



11月6日

柳州日报头版刊发了题为

《一座山如何求变?

——解析柳钢集团向海图强密码之一》

的报道

一起来看看

▲点击可查看大图


以下是报道全文:


一座山如何求变?

——解析柳钢集团向海图强密码之一


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码头,一艘艘轮船正在卸货。柳州日报全媒体记者  覃科  摄

这将是载入柳钢集团发展历史的一刻。

伴随着机器轰隆声,10月16日上午,在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广西钢铁)热轧总厂,一块火红的厚板连铸坯在辊道的传送下缓缓向前。

现场近百名柳钢人紧盯着它前行的每一步。除磷、粗轧、精轧、矫正……经过数道工序,广西首块宽度3000毫米以上的宽厚板顺利下线。一时间,掌声雷动、喝彩连连。广西首条3800毫米宽厚板生产线热负荷试机,一次成功!

这块钢板,填补了广西宽厚板生产领域的空白,意味着广西拥有了量产高等级船舶用钢、风电用钢、机械用钢的能力,意味着能够为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提供量更足、品种规格更全面更高端的钢铁产品。

这是柳钢集团高质量转型发展的一个缩影。这艘“钢铁巨轮”,迈出了创新求变、向海图强的关键一步。

海风吹拂,浪涌间传来大海的呼吸,像在讲述柳钢人不畏艰难,翻山越岭与海洋相拥,向海图强的故事。

从雀儿山下,到北部湾畔,从一座山,到一片海,从柳州,到防城港。向海图强,是时代的号角,更是奋斗者一往无前的勇气和理智的选择。

作为柳钢集团向海图强的“桥头堡”,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如今是一种什么景象呢?

码头自动化装卸作业一片繁忙,百米高的3800立方米高炉耸立,“数字透明”工厂里一卷卷钢材产品有序下线,新技术、新产品不断涌现,创新活力持续迸发……一座现代化海上钢城款款而来。产城融合、和谐共荣的美好画卷,从柳州本部铺展到防城港钢铁基地。


向海之梦


不怕困难,是镌刻在柳钢人骨子里的基因。

1960年2月18日,柳钢一号高炉第一炉铁水奔涌而出,拉开了钢铁洪流奔腾的序幕。

20年后的1980年,柳钢开启了“走出去”的步伐。当年10月,柳钢向菲律宾出口60毫米方坯1万吨,实现了柳钢产品出口创汇“零”的突破。

随后,柳钢钢材逐渐走向新加坡、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孟加拉国等国家,“出海”之路越走越宽。“柳钢”品牌得到越来越多海外客商的青睐。

一船又一船的柳钢钢材穿行于茫茫大海,早已熟悉大海的样子。

本部地处柳州的柳钢集团,从地理上看,不沿边、不靠海,每年仍有数以千万吨计的大宗原材料漂洋过海,从湛江港、防城港、钦州港等港口来到柳州。

“一进一出”,每年的原材料和钢材运输费用达数十亿元,柳钢集团的发展空间也不断被挤压。

如何破局?

柳钢集团用行动给出答案:向海!

于是,地处雀儿山下的柳钢,将目光转向距离其300多公里的北部湾畔——防城港企沙半岛,用“向海图强,逐梦深蓝”诠释其奔向星辰大海的决心。

这么多沿海城市,柳钢集团为何要选择防城港呢?

柳钢集团所属的广西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广西钢铁)董事长罗庆革用“大势所趋,大有可为”来解答。

罗庆革说,从区位上看,防城港面向北部湾,海岸线长,借助这一优势,建成的自有码头,可以大幅降低原材料和钢材运输费用。从发展上看,在防城港建钢铁基地可谓在一张“白纸”上作画,新设备、新技术能得到更好的应用,从而转化为新产品,不断提升柳钢钢材的竞争力。

今年1至9月,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新开发产品牌号超26个,品种钢比例超53%,研发投入同比提升41%;码头吞吐量同比增长约44%。



奋斗之旅


6年前,防城港钢铁基地项目初建时,成千上万名柳钢人化身向海图强的践行者和排头兵,面朝广阔大海,掀起建设的热潮。

广西钢铁港务中心生产技术室(安全生产管理室)经理廖柳强是第一批从柳州到防城港支援建设的柳钢人之一。

初到防城港企沙半岛的场景,仍然清晰地印在90后廖柳强的脑海里。

“那时这里还是一片滩涂,杂草丛生。”廖柳强回忆道,他主要负责防城港钢铁基地铁路专用线项目的建设。

一开始,海边潮湿的空气、强烈的紫外线,让廖柳强等人很不适应,但是没有人退缩。

这让廖柳强想起初入柳钢集团学习的厂史内容——1958年,柳钢在雀儿山下拔地而起时,来自全国各地的建设者从四面八方赶来,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建起了最初的柳钢。

北部湾畔万人大会战的建设热潮,与雀儿山下披荆斩棘的劲头,变的是时间和地点,不变的是对不畏艰难、团结奋斗一脉相承的坚守。

“我认为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海,意味着更广阔的平台。最终我选择留在了防城港工作,家也安在了防城港。”廖柳强说。

在记者的采访中,向海图强已成为柳钢人的共识,每个人都知道这片海对柳钢集团的重要性。因此,一大批从柳州本部支援防城港钢铁基地建设的柳钢人,都留在防城港成家立业。

曾在柳钢集团柳州本部工作了11年的广西钢铁冷轧厂自动化车间副主任梁湘亦是如此,在支援防城港基地建设后,选择留在防城港钢铁基地工作。

“这里的区位优势对于柳钢的发展来说很重要,不仅降低生产成本,也能提高生产效率。”梁湘说,大家都在努力克服困难,与企业一同成长和发展。

如今,建设一个管理一流、技术一流、产品一流、环保一流的千万吨级大型临海钢铁精品新基地的蓝图,在万千工人的奋斗中,逐渐变成实景图。



发展之势


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建设,除了有一大批不畏艰难的奋斗者冲在一线,也离不开柳州、防城港两地党委、政府的支持。

作为从柳州成长起来的柳钢集团,柳州一直重视柳钢集团的服务工作,在其自主创新、向海图强的高质量发展路上提供支持,推动柳钢集团的发展版图不断扩大。

自基地建设以来,防城港主动为其排忧纾困,积极营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不断完善园区配套基础设施,助力其建设发展成为千万吨级的现代化临海钢城。

如今,柳钢集团防城港钢铁基地早已是另一番模样:昔日的滩涂,逐步变成现在的现代化生态钢铁企业,成为柳钢集团向海图强的“桥头堡”。

“当前我们正以‘四个百万吨’产品升级工程为抓手,加快打造‘4+X’高端产品集群,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推动产线提档升级,持续推进钢铁产业链条向高端制造延伸。”柳钢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斌说,将持续发挥临海优势,打通成品海上出口物流通道,推动集团朝着波澜壮阔的向海图强征程进发。



如今,柳钢集团已构建了“一体两翼、多基地、多业态”的协同发展版图,产品销售覆盖东亚、南亚、欧洲、美洲、非洲等地区。在国际贸易业务模式上,柳钢也已实现由单一贸易商向“云商务”等多形式、多元化国际渠道的转型。

目前,柳钢钢材已获得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产品标准认证,在出口产品中,中厚板、热轧产品、冷轧产品齐头并进的格局不断巩固。今年前9个月,柳钢集团钢材产品出口保持较强的增长势头,同比增长115.6%,冶金熔剂产品成功打入东盟市场,柳钢气体公司超纯氧、超纯氖气成功出口海外,实现广西气体出口的新突破。






内容来源:《柳州日报》、柳州1号App

责编:张维佳

初审:莫雯倩 刘超奇

执行主编:邓明甫


广西国资
“桂”通国资要闻,晓知国企动态。传播国资国企之声,讲述发展改革之道。这里是广西国资,感谢您的关注。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