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一伦,大庆油田有限责任公司第一采油厂第三作业区中四采油队班长。2017年,他接过“三老四严”(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发源地——中四采油队第23任班长接力棒,先后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中国石油集团公司先进工作者、大庆油田新时代铁人式标兵等多项荣誉称号。
我叫王一伦,是大庆油田的一名基层班长。
我今年36岁,是土生土长的“油二代”,参加工作后,第一站就被分到了“三老四严”发源地中四队实习,总听别人说,四队不是一般队,是响当当的标杆。初来乍到的我体会不是很深,采油队不就是油田最基层的单位,天天重复着巡检维修、量油取样这些事儿嘛,能有啥不一样?很快就有一件事彻底改变了我的想法。
王一伦检查生产现场
记得那年要来验收金牌队,队里提前组织了地质资料自查,有个采油工发现一口注水井压力超过验收标准0.1兆帕,眼看就要评比了,如果填真实数据,检查成绩肯定受影响,很有可能拿不到金牌。事关荣誉,该怎么办?那天队长和我们讲,“三老四严”讲的就是一个实事求是,金牌丢了能夺回来,传统丢了我们就成了历史的罪人。如实填写数据后,他带着我们从地面工艺排查到地下设备,连夜找到原因进行洗井,在最短时间内把问题解决了。那一年,我们以油田综合排名第一的成绩,拿下了金牌,这是一块含金量十足的金牌。凭借这块金牌,四队荣获了油田功勋采油队。“宁要一个真数据,不要一个假金牌”,在中四队,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做老实事,对待工作,有严格的要求、严密的组织、严肃的态度、严明的纪律,不是写在板子上的,是刻在队里每个人骨子里的。进了四队的门,第一件事就是当个“三老四严”的人。
2016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强调要大力弘扬以“苦干实干”“三老四严”为核心的石油精神。“三老四严”成为石油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让我们倍感振奋。第二年,我回到中四队,成为第23任队长,身份变了,肩上的责任更重了,我必须得更努力。
2020年下半年,厂产量形势一度紧张,全厂开展了采油队日抢两吨油活动。我们连续奋战20多天,抢白天,战黑夜,好不容易产量抬了头,2号计量间的集油管线就出了问题。作为成立60多年的采油队,队里管线大多服役很长时间了,这条管线一周穿孔3次,耽误了10口井6小时的生产,好不容易抢出来的产量,都给“吃掉了”。我们的产量稳不住,油田3000万吨硬稳产怎么保障!我领着大家算了一笔账,立项更换耽误时间,简单修补治标不治本,最有效的办法就是我们自己换,大伙一致同意,说干就干。
那段时间阴雨连绵,埋管线处泥泞不堪,我穿上水衩,扛起铁锹,背着探测仪,带着大家在泥水里一点点找。大家深一脚、浅一脚,一不留神就摔个大跟头,一个个都像“泥猴”。有的地方管线互相干扰,仪器信号时好时坏,我们就用铁锹挖,插上小旗标清位置。从早上9点干到下午4点,一共插了900多个小旗,管线走向摸得清清楚楚。第二天一大早,我们捋着探好的路开管线沟,有个地段情况特别复杂,挖沟机不敢碰,我们用半天时间,人工挖出了一条200米长、2米深的管线沟。新的问题又来了,送管线的车进不来这泥泞地,大伙又咬紧了牙,扛起几百斤重的管线,一根根往里运。眼看着117根、长3.7公里、重18吨的管线全都铺设到位,再看看疲惫不堪但依旧奋战的大家,我眼睛湿润了。
60多年前老一辈四队人“血染镐把战严冬”,现在的我们“人拉肩扛换管线”。这一下,我们抢出了近30吨的油,省了10多万元施工费。“宁掉一斤肉,不舍一两油”,四队人的劲头始终都在!
王一伦查看掺水流量控制装置运行状态
四队是伴随油田一起成长起来的。63年过去了,地上条件变了,地下情况也变了。现在,我们队平均含水已经超过了97%,也就是说从地下采出100吨液体,里面含油还不到3吨,这就好比从湖里捞油滴。但绕着问题走就不叫“三老四严”,等现成的更不是“三老四严”!“石油工作者岗位在地下,斗争对象是油层”,必须把水控下去,把油抢出来。我们地下有144个油层,薄厚不均,像一块肥瘦相间的五花肉。三次加密打井后,注采井距缩短到了106米,井与井之间近了,层与层之间的矛盾就更突出了,控水难度直线上升,要想把水控住,把油稳住,就必须知道每个层能“喝”多少水,通过“精准投喂”把犄角旮旯里的油挤出来,让每个油层都出力。为了摸清这些油层,我带着队里的技术骨干“长在了”测试现场,一个层一个层地测曲线,一个数一个数地做分析,量身定制注水方案,让出油的层都“喝饱”,让水淹的层“减减肥”。最初翻来覆去地调整,没有见到什么效果。但我鼓励大家坚持下去,只要方向是对的,就一定能找到解决办法!一次,我很晚从现场回到队里,看到技术员盯着电脑反复对比测调数据变化,完全没有察觉到我回来。看着她专注的神态,我一下子想到了老队长辛玉和用放大镜一寸一寸照钢丝的样子。坚持了8个月零17天,试验了72口井,对比取样化验500多次,记录分析了上万个参数,终于找到了控水稳油的办法,全队综合含水不升反降,相当于每200口井每年提高原油产量1000吨。“宁可调千遍,不放一个层”,我们让更多的“不可能”成为“可能”。
当下大庆油田在大力发展新质生产力,面对新的发展形势,我们主动请缨,在探索数智化采油上先行先试。我带着全队从最基础的细节抓起,为保证外报数据零差错,每天都赶在报表结算前把每个问题数据找到、分析、解决。一个多月,我们校对数据3万多项,解决700多种数据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上千条,用最短时间实现了井站数据全面上线、集中控制的目标。新模式、新流程对传统管理冲击很大,为了尽快适应,我带头开始“补课”,探索更加高效的管理模式。半年下来,全队多岗通人数增加一倍,总结经验70多条,在管理规模扩大一倍的情况下没有增加一人,全员劳动生产率上升2.4倍,成功实现转型。
王一伦和副班长检查洗井现场
加大油藏数字孪生成果应用,率先配套自主研发的大数据分析决策技术,在一次次挑战中我们更有信心让智能油气藏管理成为老油田精准开发利器。同时,作为油田“红色网格”治理模式首批试点建设单位,我们把“红色基因”融入生产管理全过程,25名党员在7个网格责任区中履行好“六大员”职责,全面提升基层治理效能,努力打造成色更亮的“四队样板”。
我深刻感受到,几个人“三老四严”不难,难的是我们进出1000多人,人人“三老四严”;几天“三老四严”不难,难的是我们64年如一日的“三老四严”;几件事“三老四严”不难,难的是我们事事做到“三老四严”。建队64年,我们累计产油1239万吨,200多万次巡检无一遗漏,5000多万个生产数据无一差错,25万多张生产报表无一涂改,实现了干部无违纪,员工无违规,安全无事故,荣誉无水分。
64年,是时间的标尺,更是严实的刻度。
今年是“三老四严”培育形成61周年,站在新起点,我将带领中四队全力以赴、阔步向前,在弘扬传统、数智管理、绿色低碳、精益生产、队伍建设、基层党建上作示范,赋予“三老四严”更大的含“新”量和更多的含“绿”量,以标杆的奋进姿态让“三老四严”这面旗帜高高飘扬!
编辑丨李霁昕
素材丨第一采油厂工会
来源丨中国工运and工会信息编辑部
责编丨任莎齐
审核丨刘一鸣
监制丨第一采油厂党委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