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 考公,仅是择业么

时事   2024-11-25 16:26   江苏  

最近,一年一度的考试录用公务员报名,再次吸引众多关注目光。

数据显示,2025年度国考报名总人数为325.8万人‌,比去年同期增长22万余人,人数再创新高。从各地来看,密集进行中的四川、上海、浙江、山东、天津、江苏等地省考报名,同样十分火热。

提到公考,长久以来,大众习惯把通过考试进入公务员序列称之为“上岸”。这个词,除了简单直白地说出公考“过五关斩六将”的不易,也可以看出很多人把考上公务员这件事看得有多重。的确,在不少人眼中,公务员的确具备许多行业不具备的优势。譬如,被纳入国家行政编制,福利待遇完善,失业压力相对较小,且社会地位较高,职业前景光明……确实是挺“香”的。

也因此,一些学子早早就规划好了把“当公务员”当成个人追求,连考数年的也大有人在,誓不“上岸”不罢休。当然,也有一些人看身边人报考就跟着报考,或是在父母家人的劝说下,还不清楚成为一名公务员意味着什么,就“稀里糊涂”卷入了这个赛道。还有些过来人总爱“爹味”十足地说一句:“找工作就得找‘铁饭碗’,先去考个公吧。”

但如果只是以找份工作的心态来对待考公,恐怕并不那么合适。

说白了,公务员虽然是一种职业身份,但其本质是在政府机关从事行政、管理和执法等职务,负责政府的运行和管理的人员,同时,也为社会提供各类公共服务。从这个层面上来讲,考公当然就不仅仅是择业了。毫无疑问,进入了公务员这个序列,就必须要承担起一定责任,为国家发展作贡献,为人民群众办实事,就是要做好吃苦在前、任劳任怨的各种准备。

反之,如果仅仅是为了追求一份稳定的工作,或者个人的名利和地位,而忽视了这些基本职责,那么最终只会让自己陷入困境,造成种种事与愿违的局面。

不妨看些大家熟知的例子。此前,在一篇网络公开文章里,武汉某高校毕业生对选调分配的地点不是很满意,乃至于对那个地方“恶语相向”。字里行间,不难感受到其这名年轻人表现出的扑面而来的不适感。这种不适应并非没有缘由。从报考动机来看,她是在导师和父母的劝说鼓励下作出的选择,并且一直幻想有朝一日能够调回大城市。从自身来看,她在文章中写道,“我不愿意辜负自己的内心,也不愿意就这么将就下去,在一个不度春风的城市妄想寻找春风和山花”。而她恰恰忽视了,想要“春风待山花”的真谛,是要先正视自己的选择,并且承担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如此方能植下山花、迎来春风。

在现实中,上述故事也绝非个例。实际上,每年公务员招录考试都有大量的岗位设置在县乡基层一线,其中还不乏一些偏远乡镇岗位。条件艰苦不说,工作内容和人们刻板印象中的轻松愉悦也大相径庭。我们都熟悉黄文秀的故事,当年她放弃北京大企业的高薪工作,选择回到老家广西省百色市当了一名公务员。在家乡脱贫攻坚战最艰难的时候,她主动请缨担任乐业县百坭村第一书记,一心投入基层最苦的扶贫工作中。这样的故事,是大量基层公务员的真实写照。

其实,无论是在基层还是更高平台,对每一个年轻人来说,能进入公务员序列,就意味着迎来了一个可以实现理想抱负和接受全方位锻炼的好机会,但同时也意味着自此就要丢掉“发财”“享福”等等念头。

说一千道一万,考公并不是一次简单的择业。不妨从现在起,就以珍惜事业和珍惜人生的心态来对待,认真审视自己是否有这一份情怀、能否担得起这一份责任。当然,如果真的当上了公务员,也就千万别动什么“歪心思”了。


瞭望评论员 | 言心(林元沁)
封面 | 视觉中国
编辑 | 方思伟
责编 | 陈月飞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北京西路瞭望
观察江苏,读懂中国。我们共同记录、讲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