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 励志宣传,也要避免制造焦虑
时事
2024-11-21 14:32
江苏
“410寝室,全员保研!”“311寝室,全员保研!”……最近一段时间,随着不少高校的推荐免试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录取工作,俗称“保研”陆续完成,这类“某某某宿舍全员保研”的新闻报道也在媒体上常常见到。“学霸宿舍”“神仙宿舍”“研”值满满……诸如此类评价也是大加褒奖。确实,能够经过“保研”层层考核,这些孩子的确称得上优秀。而一个宿舍都是这样的孩子,则更是励志。但值得注意的是,从形式和内容都渐趋模板化的“全寝室保研”励志报道,几乎在每年保研结果公布后都会高频次出现。有人认为此类宣传有利于激励引导更多学生见贤思齐。但也有人认为这会无形中会制造焦虑,毕竟能“保研”的孩子只是少数。而这样的励志新闻多了,大多数学生难免不会焦虑自己“大概率保不了研”,很多家长也会焦虑自家孩子“看看别人家的孩子,再看看你”。令人哭笑不得的是,有网友模仿“全寝室保研”的文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一篇与之相左略带戏谑的帖子《某某某寝室,全员不保研》,结果也获得了许多网友的点赞留言。或许正如一些网友所议论的,“全寝室保研”固然优秀得令人艳羡,但“全寝室考上研究生”同样优秀,“全寝室就业”也同样值得表扬,甚至“全寝室脱单”也可喜可贺。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用心良苦的励志宣传,为何会引发不少人的焦虑?或许,这些励志故事价值取向都较为单一,是让人产生焦虑的一个重要因素。毫无疑问,新时代衡量成功与优秀的标准有很多种,如果此时仍抱着过去的譬如大学里只看重保研、求职时只看重考公考编、工作时只看重收入待遇等等观念或者偏见,则显然不合时宜了,而且在00后眼中更显得“爹味”十足。优秀可以有很多种,人生诸多赛道或者路径上孜孜不倦的前行者,都值得称颂。实事求是说,目前一些媒体上许多看似励志的赢家故事,离人群中的大多数还是距离远了些,以至于让很多人都有“怎么跳都够不着”之感。倘若看多了这样的故事,自然就会心烦意乱甚至焦虑不安。这种感受,就会像爱唠叨的父母老是拿“别人家的学霸”来劝学一样。据说,一些高校为了能制造“全寝室保研”这样的新闻,甚至把能保研的学生都集中安排在同一间宿舍。倘若真有此举,显然也属于校方的“焦虑之举”了。其实,平凡人的故事同样可以励志,生活中点点滴滴的光亮更能打动人心。如被网友们称为“外卖诗人”的王记兵已出版了三本诗集,常州“外卖宝宝”李霏儿终于和爸爸妈妈搬进了新家,“带着妈妈上大学”
的刘羲檬又“带着妈妈去支教”,等等。像这样的普通人的故事还有很多,他们或许更能拨动大多数人努力前行的心弦。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