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周记丨“拧紧发条”加速行

时事   2024-11-15 18:15   江苏  
步入11月中旬,金秋余韵与初冬交响相互交织。从沿海之滨到江南水乡,江苏大地热潮涌动,一派奋斗拼搏的活力图景。

11月11日,江苏与中国电科集团签署全面战略合作协议。省委书记信长星表示,希望以此次签约为新起点,持续拓展全方位务实合作,在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应用、产业集群做大做强上创造更加丰硕的成果,共同服务国家发展大局。

近年来,江苏锚定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产业科技创新中心,支撑新质生产力发展。全省上下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快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开辟更多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的新路径。

过去一周,南京交出了一张含“新”量十足的答卷:先后入选2024年“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试点城市名单和举办“WAITRO 2024创新大会”,同时在《中国城市科技创业评价报告》(2024)中,南京位列全国第三、部分基础指标摘得全国第一。作为全国科教名城,南京近年来持续提升全社会研发投入,积极推动科技与经济深度融合,今年8月还印发了《南京市构建贯通式科技成果转化体系的实施意见》,积极探索产学研合作和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的新路子。此番上“新”成果,正是南京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努力和深耕细作的生动体现。

图片来源:苏州国资


文脉贯通古今,数智勾勒蓝图。11月10日,持续了4月有余的“数智古城在苏州”古城创新大赛落下帷幕。来自全球16个国家的青年学子和设计师共同贡献设计创意和数智智慧,以苏州古城的街巷、水系、公园为对象,聚焦数智场景和古城结合的潜在机遇,奏响了一首古今交汇的古城新生协奏曲。入选作品中有的以经典名著、非遗文化为灵感,通过数智技术赋予古老街区全新生机;有的聚焦潮流商圈,烟火市集,以AI技术为笔,绘出古今交融的活力画卷。当科技智慧遇上枕河人家,新时代的苏州“双面绣”让世界看到了一个更加美好的古城未来。

从百姓生活到工业制造,从公共服务到社会治理,何以联通万物?11日至13日,2024世界物联网博览会在无锡举行。本届物博会上,发布了2024物联网创新发展太湖指数,举办2024“AI+制造”生态大会暨首届长三角智能制造系统解决方案大会。更让人欣喜的是,大会期间共签约33个物联网重点项目,合作金额共计312.8亿元,其中有15个超10亿元项目,涉及光芯片先进制造、低空探测雷达、智能算力等重点领域。
图片来源:无锡日报

一直以来,无锡被外界称为全国物联网建设的“领航之城”。早在2006年初,无锡就凭借敏锐观察力,建立起国内首座“微纳传感国际创新园”;2009年,无锡获批建立全国唯一国家传感网创新示范区,物联网产业由此落地生根。经过十余年耕耘,无锡将物联网雕刻为了新的城市名片,物联网产业也给无锡带来丰厚的经济回报:不仅获评物联网领域唯一的国家级先进制造业集群,2023年全市物联网全口径产业规模突破4500亿元、聚集企业超3500家,已基本形成覆盖信息感知、传输组网、计算存储、应用处理的完整产业链条。我们期待,这座物联网之都在未来还将继续领航,继续展示物联网融合万物的生动图景。


图片来源:徐州发布

随着经济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横跨苏鲁皖豫的淮海经济区正从传统制造产业向智能制造转型升级。作为区域中心城市,徐州加快推进新型工业化,4家企业入选工信部《2024年5G工厂名录》,同时打造了淮海经济区首个AI自助服务厅,通过设立数字人交互一体机,辅助减少公积金相关业务办理流程,提高办事效率,切实做到“让数据多跑路、让群众少跑腿”。

以“新能源之都”出圈的常州,继续一路凯歌。13日,第十三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全国赛在龙城开幕,来自全国各地的56家新能源领域、34家新能源汽车领域、68家节能环保领域的高科技企业的项目,在这里展开激烈角逐。据悉,今年报名参加新能源、新能源汽车和节能环保全国赛的企业超过4000家,占全国参赛企业的15%左右;参赛企业专利拥有量超过7000件,约占全国参赛企业的23%。新能源比赛火热进行,常州招商引才的脚步也没有停下。12日,常州经贸代表团在广州拜访对接知名高校、行业领军企业和国家级科研平台,围绕低空经济、生物医药等常州重点布局产业,积极对接高端创新资源,为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引入强劲动能。

图片来源:扬州经开区发布

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运河边的扬州城同样在悠悠水波间奋楫向前。10日,2024“一带一路”交汇点华商经贸交流活动在扬州举行,华商共聚开启丝路新程;2天后,2024扬州(北京)经济社会发展汇报会在北京召开,32个重大项目进行了集中签约。从接连两场的重磅活动中我们看到,扬州正以开放发展全力抢抓战略机遇,链接更多资源与可能。

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期,在镇江,全市秋粮已收获七成以上,秋播工作超过30万亩;在泰州,一大批新农机于秋收一线开足马力,在田野上画出一幅幅丰收的繁忙画卷;在宿迁,具备亩产超1000公斤潜力的“沭优糯81号”水稻喜获丰收,新品种的选育成功也让全省的粮食安全得到更有力保障……

冬之伊始,岁末渐寒。眼下距离年末只有不到50天,在奋力冲刺全年各项目标任务的关键期、窗口期,让我们继续以“拧紧发条”的精神状态,加速前行!


撰稿 | 喻婷

编辑 | 谷雨

责编 | 林元沁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北京西路瞭望
观察江苏,读懂中国。我们共同记录、讲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