瞭望评 | “社恐”为何成了流行词

时事   2024-11-18 15:10   江苏  

什么是“社恐”?这个词恐怕10年前还很陌生,现在却似乎“耳熟能详”了。

迎面遇到不太熟的人会假装玩手机避免接触,在拨打领导或者长辈打电话之前要先做心理建设,一站到台前或者人多的地方就犯怵……在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眼中,这些症状被自我诊断为“社恐”,用更流行相近的说法就是“I人”“淡人”。

所谓“社恐”,就是社交恐惧症,原本指的是精神病学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在社交场合害羞、感到局促不安、尴尬、笨拙,怕成为人们耻笑的对象,甚至影响到正常工作和生活。举个例子,如果要进行公开汇报,一个有社交焦虑障碍的人,在汇报开始前就会开始对自己有负性评价、自我否定,汇报过程中会感觉呼吸急促、脸红,甚至台下某个人的一个眼神、一声咳嗽,都会觉得是对自己的汇报不满意。

而现在,人们口中的所谓“社恐”,还远远称不上是生理或心理上的疾病。绝大多数人声称的“社恐”,更多只是觉得自己在社交中“慢热”、性格比较内向,于是乎就直接用“社恐”这个词来代替表达了。其实很多人并不是不擅长与人交往,而是在需要展示自己的社交场合害怕出现尴尬,或是更习惯于熟悉的圈子或独处。很大程度上,他们也不是害怕社交,只是害怕跟不熟悉的人社交、聊不熟悉或不自信的话题。如果是和自己拥有共同兴趣爱好或有共同话题的朋友在一起,马上就能侃侃而谈,甚至能“从宇宙起源说到宇宙毁灭”。

而更耐人寻味的是,现在的所谓“社恐”,大有成为一种社会情绪或是人设标签的趋势。一些人自称“社恐”,其实表达的是一种不愿意进行无效社交的态度,对于聊不到一起的人,因为节日、工作等原因硬要凑在一起交流,觉得浪费时间,更愿意把精力投入到自己喜欢的事情当中,干脆贴个“社恐”标签避而远之。还有很多人说自己“社恐”,其实是在“玩梗”,目的是便于在网络社交中打开话题,更方便融入陌生的群体。不少人则发现了“新大陆”:做一个明目张胆的“社恐”,已变成克服社交焦虑的一把利器,成为现代人社交里一张通行的“护身符”“保护色”。

对于“社恐”一词的流行,其实不必过于担忧。其背后折射出的,更多的是当代社会生活和人际交往的悄然变化。从传统的熟人社会到陌生人社会,再到社交媒体营造的零距离世界,人与人的边界感既清晰又混沌,让不少人会产生熟悉又陌生、热闹又寂寞之感。这是时代发展带来的变化,亦是科技进步造成的趋势。这也让人们的社交方式有了更多选择。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这句鸡汤味十足的话语,其实反映了一种社会需求:拥有适当而舒适的社交活动,是每个人的心理需求。毕竟,社交不仅是信息交换的过程,同样也是一种陪伴,能让人在互动中,丰富自己的情感世界,帮助塑造更自信、大方的自我,不断获得内心的稳固与丰盈。

所以说,可以真的是“社恐”,但不能真的自我封闭,尤其要力戒凡事都拿“社恐”当托词,给自己的成长进步设限,甚至将其作为逃避社会、逃避责任的幌子,就好像给自己安上这个标签,就可以不解决这个问题了。比如,有升职或者新岗位机会时,明明自己有很强的竞争实力,却因为不愿表达展示,暗示自己放弃争取,不敢尝试、不敢跨越。又或者在面临毕业、就业选择时,以“社恐”为借口逃避现实,放任自己躺平。

其实不管是否“社恐”,最重要的还是学会接受自己,认识自己,进而努力自我提优,而不必给自己贴上某个标签。相信过不了多久,“社恐”也会从流行词,回归到专业术语。


瞭望评论员 | 见微(胡兰兰)
封面 | 视觉中国
编辑 | 南风
责编 | 倪方方
审核 | 耿联

新华日报社全媒体时政新闻部出品
欢迎转发 侵权必究

版 权 说 明


如需转载本公众号内容:

1.须保持图文完整,拒绝任何形式删改;

2.完整标注版权及本公众号ID。



北京西路瞭望
观察江苏,读懂中国。我们共同记录、讲述。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