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切的背后是良心的泯灭,还是道德的沦丧,还是人性的扭曲。”
人为什么会犯罪?
什么样的人更容易产生犯罪行为?
哪些情况容易诱导人犯罪?
1. 生理
近期在网络上引起热议的“超雄综合征”,就是一个典型的生物学因素。对犯罪和反社会行为的家庭研究表明,犯罪行为经常会扎堆发生在某一家族中。支持天性论的研究者认为,生物学因素是导致犯罪行为的关键。
2. 心理
在各类影视作品中,我们常常能看到骇人听闻的案件和“疯狂的变态罪犯”,比如电影《沉默的羔羊》中异常变态的汉尼拔博士。
除了变态心理和人格,自我控制失败也对行为发挥了极大的作用。自制力理论是指:个体对于自我控制的资源是优先的,它就像人体的肌肉力量一样,当被消耗到一定程度,就会出现暂时性的自我衰竭,导致自我控制失败。
3. 社会因素
一个疯子把五个无辜的人绑在电车轨道上。一辆失控的电车朝他们冲过去,并且片刻后就要碾压到他们。你可以拉一个杆,让电车改道,但改道的电车会撞到另一个轨道上的一个人。你是否应该拉杆?
这就是道德领域最著名的实验之一:电车难题。
有些案例中,个体的犯罪行为受到了法律意识和道德判断交互作用的影响。其中一类就是高法律意识、低道德判断水平——“偏执的犯罪人”。
这类犯罪属于犯罪人明知自己的行为触犯法律,但仍然偏执地按照自己认定的道德标准来实施犯罪。犯罪人往往有着“非黑即白”的思维模式,比如臭名昭著的“绿河连环杀人案”。
以上案件分析均源于《犯罪心理学》一书。这本书里涉及的国内外真实案件有近百个,对于热爱悬疑推理、对犯罪心理充满好奇的读者而言,无疑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ISBN:978-7-04-061151-9
价格:40.80元 48.00元
点击封面,购买此书
本书结合作者多年来的理论基础与实案经验,从多学科视角探讨犯罪心理与行为的产生、发展、预测和控制问题,系统阐释犯罪心理学的理论应用与发展。
本书包括五个板块:一是学科的基本知识与研究方法;二是犯罪行为产生的土壤,即个体生理心理基础及社会基础;三是反映犯罪心理过程的不同类型的犯罪心理机制与犯罪决策;四是与案件侦破相关的犯罪心理画像与审讯工作;五是犯罪的风险评估与预防控制。
《犯罪心理学》这本书之所以能综合如此多的真实案件来进行犯罪心理的解读,是因为作者有着30年来参与实务部门办案工作的经验。作者曾与数百名犯罪嫌疑人进行交谈、审讯,在此基础上总结而成的经验,在这本书里得到了充分的体现。这也确保了这本书的真实性、实用性和专业性。
主编 马皑
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讲座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现任中国政法大学犯罪心理学研究中心主任,青岛认知人工智能研究院理事长,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越轨社会学”负责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负责人。
主编 刘晓倩
中国政法大学社会学院心理学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心理学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心理学会心理学行业立法推进工作委员会委员。入选“中国政法大学青年拔尖人才计划”。
左右滑动,查看目录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