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主体性的孩子,成长过程会困难重重

文摘   2024-12-18 20:59   广东  



最近,看到一则“10后海淀小学生吊打研究生的视频。


视频中,一群来自985211名校的精英毕业生,为了能在国企单位留下来,必须全力完成一个项目。


 

项目内容是:在一个虚拟空间中,针对年轻人设计城市地标。


这个项目非常考虑水平,大家纷纷遇到瓶颈。


为了帮助他们,带教老师提议要请一位神秘嘉宾过来指导。精英们原本很期待,嘉宾到了之后却目瞪口呆:


来的人,竟是一名12岁的小学生……


 


主动性被点燃的孩子,有多强?


最开始,大家都像哄小弟弟一样,问他:多大了读几年级


 

直到他看了一个人的项目后,做出了精确的评价:


挺不错的,有那种赛博朋克的风格,从建模角度来说,可实现性还是挺大的。


 

精英们发出赞叹的呼声,知道自己遇到行家了,纷纷放下成年人的架子,虚心请教起来。


 

突然一下被高看,他没有因此自满。


点评一名女生的项目时,他先予以肯定:这个想法非常不错。


再指出问题:整体不要太违和。


 

点评一名海归博士的项目时,他说:


地图太大了,玩家容易分散,但是这个设计比QQ传统交友好很多,而且简约明了。


 

看完一圈,带教老师让他点评谁做的最好,他的回答考虑了每个人的感受:

大家各有特色,真的都很好。


从头到尾,他都表现得非常谦逊,点评精确中肯,情商也非常高。


无论专业水平还是为人处世,都是一顶一的。


不但让全场精英折服,作为嘉宾的李雪琴也膜拜道:哎呀我的妈!


 

由于他表现得太过出色,评论区很多人不相信:这是一名小学生能说出来的话。


他们在弹幕里冷嘲热讽


肯定是背的台词说几个专业词谁不会背装装样子,没啥深度”……

然而,带教老师道破真相:


原来,这名小学生的父亲是北京某建筑院领导,他受父亲影响,从小就很喜欢建模。


其他孩子还在看动画片时,他就开始做建模项目,和小伙伴操作四合院改造的模拟计划。虽然年龄小,但已经有好几年的实操经验了。


 

诚然,这名孩子一生下来,就拥有良好的家庭背景、优渥的教育资源。


然而,这都不是他如此优秀的关键。


真正的关键是:他对完成建模项目有很积极的主动性,愿意腾出玩的时间,自发自愿地去投入。


从这名孩子身上,我们能看到:


当一个孩子的主动性被点燃,潜力和发挥,甚至能够比成年人还要出色。




主动性强大的孩子
都有一对开明的父母


一名朋友当年高考报志愿时,因为主体性被点燃,做出了人生最正确的选择。


那时还是纸质表,没有电子表,他在表上填好哲学专业,刚交上去就被父亲追回来了。


父亲苦口婆心地劝他:把专业改成数学。


听到这里,我觉得这父亲有点捆绑了,这不是在逼孩子吗?


但他说:不是的,我没有觉得被压迫,爸只是跟我分析了一堆利弊,最终还是把选择权交还给我。


我最终选择了数学,是自愿的。之所以从哲学改成数学,只是意识到这样做更有利于我过上理想的人生。


这位朋友说,这种事在他家很常见。


从小到大,父母都很开明,虽然经常给他提建议,但只要人身安全没问题,最终选择权一定是交给他自己。


后来,他大学毕业进了银行,非常吃苦耐劳,年纪轻轻做到主管。


虽说工作很忙,但他觉得,这是他为自己争取到的最好的人生配置,没有遗憾也不会抱怨。


无论是大学专业,还是银行工作,他主观上觉得:一切都是自己主动选的。



一个有着比较强大的主体性的孩子,就是会如此主动地看待生活。


相比那名12岁的小学生,朋友的经历或许更贴近我们的生活:


最开始,大家都是普通人;


慢慢的,有一些孩子,比其他孩子更加擅长替自己做主。


不管是父母的施加还是外界的影响,都不会动摇他们的自信心和行动力。


就仿佛:他脑子里120亿个脑细胞,都只跟随自己的意志和理性做决定,也相信一切都是自己争取来的。


这些孩子,渐渐鹤立鸡群,成为人群中更加自信、自律、有担当的那一类人。


而他们之所以能变得优秀,并不是因为父母教得好,而是父母在他们小的时候,就帮他们培养出做自己的主人的能力


做自己的主人,也就是主体性。拥有这股信念的孩子,从里到外都会脱颖而出。




孩子主体性发展
要从小抓起


孩子主体性的发展,是有一个过程的。


A.第一反抗期


34岁,孩子迎来第一反抗期,爸妈不让乱扔玩具,非要扔。


如果父母能认识到:这是孩子主体性发展的正常状态,别急着阻止、收拾,让孩子自己感受乱扔玩具会带来什么后果。


那么,孩子就会有所觉察,有所收敛,到了6岁反抗状态开始缓和。


这期间,孩子会从父母要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过度到思考我要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能不能陪孩子平稳度过这个时期,很考验父母的理性、耐心和灵活性。


更好的应对方式是:


如果父母不过多控制和限制孩子,也不过于宽容没有底线,态度比较随机应变,孩子就能顺利体验到自己给自己做主的感觉。


B.儿童期


步入儿童期,615岁的孩子越发重视这份体验,他们会花更多时间去思考我要做什么、我想做什么


比如,上小学乖巧听话的孩子,经常让妈妈帮自己扎头发、选衣服,到了初中就开始想要自己扎、自己选了。


我女儿10岁之前,内裤都是我帮她洗。到了10岁,一定要自己洗内裤。


我担心她洗不干净,又觉得她确实该自己洗了,于是提了个建议:


用内衣皂使劲搓,多冲几次,怕洗不干净就跟妈妈说。


第二天我检查女儿洗的内裤,肥皂没洗干净,但女儿没来找我,我也没管。


几天后,内裤上的肥皂就变干净了,我猜想是女儿穿着觉得不舒服,意识到该多冲一下。


这时,我又给她提建议:内裤一定要当天洗,不能泡,泡了发霉,穿着就会很不舒服。


女儿大概是体会过不舒服的感觉,把我说的听进去了。


上初中之后住校,其他室友会把脏衣服攒起来,周末回家洗,女儿总是当天就洗干净。


经过擅长洗衣服这份经验,她体会到她可以在生活中做自己的主人。


一旦孩子有了这种感受,方方面面,都会表现得比较自信、笃定。



C.青春期


青春期的孩子,最大的心理发展任务是自我同一性


这个阶段的孩子,性格基本定型了,但自己到底能在这世上担当什么角色,答案还是模糊不定的。


发展自我同一性,就是找到我是谁的答案。


这个时期,孩子会做出各式各样的尝试,作为父母,可能会感到孩子不像以前那么听话顺从了


但其实,孩子这时特别需要父母放手。


当他们做下一个决定时,如果决定和自己的想法保持一致,没有谁逼他、替他安排,孩子的主体性就能得到培养。


所以,父母要允许孩子在人身安全、合法合规的范围内,自己替自己做主。

当一个孩子能够做自己的主人,自然能够在广阔的世界中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





周国平在给孩子的家书中写道:


你要有一个决心,就是做自己学习的主人,今天做自己学习的主人,明天你才能成为自己人生的主人。


这番话,也希望全天下的父母都能送给自己的孩子。


随着孩子渐渐长大,自我支配的能力变得越发重要,孩子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将决定他今后过上怎样的人生。


而为人父母最大的作用,就是托举孩子稚嫩的翅膀,使他日渐茁壮,最终飞向心之所向。


点个【在看】,愿你成为孩子人生路上最有力的托举者,帮助他成为自己的主人,主宰自己的一生!




面对一个未成年人
成年人最大的完美所在
就是站在儿童的角度理解
以他乐意接受的方式对他进行引导
 德瑞姆心理
《智慧父母必修课》

为你梳理家庭教育中常见的10个问题

在本公众号里回复  父母必修课

即可免费获取



德瑞姆心理
德瑞姆心理专注高端心理教育和心理咨询服务22年。我们提供心理咨询师成长课程、家庭教育课程、心理学本硕博学位项目、心理科普内容、心理咨询服务、公益心理援助服务等,旨在让14亿中国人从心快乐起来。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