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车企竞争力急降,中国车企反攻

财富   2024-11-19 11:03   日本  

大众在中国市场陷入苦战(广东省的展出)

中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2023年达到56%,比2019年增加17个百分点,而大众等德国车企降至18%,减少6个百分点。而在欧洲31个国家,2019年不到1%的中国品牌的EV比率到2024年猛增至14%……

   

      欧洲汽车大型企业正陷入困境。德国大众2024年7~9月财报显示,利润下降了60%。虽然主导了向纯电动汽车(EV)的快速转型,但是随着中国确立2万美元左右的低价EV技术,大众的路线图被打乱。欧洲和中国围绕汽车产业的攻守发生了逆转。

 

      大众10月30日公布的7~9月税后利润为15.76亿欧元,比去年同期减少64%。按季度计算,这是自2021年1~3月(下降52%)以来,时隔2年半首次出现超过50%的下滑。

 

      大众在创建87年以来首次向工会提出了关闭德国工厂的方案。30日还举行了有关该方案的第2次劳资谈判。经营方还在讨论减薪10%的方案。谈判毫无进展,以破裂告终。

 

 

      大众为何突然停滞不前?最大的原因是中国的低价EV。

 

      欧洲汽车制造商高度依赖中国市场。大众也有30%的新车在中国销售。长期以来,中国一直被视为支撑经营的“金城汤池”,但情况发生了变化。不仅仅是经济放缓。当地企业的崛起在持续。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统计显示,中国企业在该国市场的份额2023年达到56%,比2019年增加17个百分点。另一方面,作为欧洲汽车核心的大众等德国企业降至18%,减少6个百分点。市场份额与日本企业一同明显下降。市场份额正在被中国企业的低价EV抢走。

 

      从欧洲汽车来看,在EV领域,产品线和成本竞争力都存在不足,而且曾是主要摇钱树的汽油车销售也在减少,陷入了恶性循环。甚至有观点预测,大众将关闭在中国的工厂。中国业务的盈利减少正在压迫公司的业绩。

 

      在大众“主场”的欧洲市场,中国EV也在打乱欧洲车企的发展战略。中国的低价汽车已经流入欧洲。在欧洲31个国家,2019年不到1%的中国品牌的EV比率到2024年猛增至14%。

 

      目前还看不到欧洲的EV能与中国EV抗衡的时间表。价格差异明显。

 

      据标普全球的数据,2024年中国EV的平均价格为2.88万美元,不到欧洲(5.96万美元)的一半。与北美(5.22万美元)、日本和韩国(4.66万美元)相比也明显偏低。在降低车载电池成本方面领先的成果正在发挥作用。

 

      欧洲市场的EV价格不仅没有下降,反而在逐渐上升。虽然欧盟(EU)从10月30日开始对中国生产的EV征收最高45.3%的关税,但扭转价格竞争力的差距、阻止中国EV的流入并非易事。

 

 
      不仅是大众,大部分欧洲汽车厂商也陷入同样的局面。德国梅赛德斯-奔驰集团7~9月的净利润也下降了54%。随着作为最高档车重要市场中国的销量减少,9月份还解除了与比亚迪(BYD)的中国合资业务。

 

      与日美韩制造商相比,欧洲企业的困境引人注目,其背景是过去的后遗症。即为对抗日本车企具有优势的混合动力车(HV)等而推出的低油耗“清洁柴油车”构想遭遇挫折。

 

      2000年代,丰田等致力于混动车,而大众等欧洲企业积极发展的环保车是柴油车。虽然欧洲各大车企致力于开发,但是随着大众在2015年爆出柴油车尾气排放作弊事件,风向发生了变化。

 

      消费者远离柴油车,欧洲当局收紧了尾气排放法规。欧洲市场的柴油车销量以超过1000万辆的2016年为顶峰,随后逐渐下降,目前已降至三分之一的水平。

 

      柴油车遭遇挫折后,欧洲企业把经营资源投向了当时属于小众市场的EV,重新制定了环保车战略。向EV的转型意味着产业的大变革,即把属于汽车心脏部位的驱动装置从发动机换成马达和电池。由于自身推动的范式转移,一直引领世界汽车产业的欧洲正在被中国威胁到盟主地位。

 

  日本经济新闻(中文版:日经中文网)林英树 法兰克福、清水直茂

   

版权声明:日本经济新闻社版权所有,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或部分复制,违者必究。
日经中文网 https://cn.nikkei.com

 



视频号推荐内容:

日经中文网
编制日经指数的《日本经济新闻》的中文版。提供日本、中国、欧美财经金融信息、商务、企业、高科技报道、评论和专栏。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