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福建厦门一位网友反映,因朋友赠送的茶具闲置,决定在二手平台出售。然而,该茶具品牌方私信警告称,未经授权不得二次售卖,要求网友要么按原价1050元售卖,要么下架商品,否则将面临法律诉讼。该网友疑惑,自己的东西,处置的权利都没有吗?品牌方工作人员回应称,产品只授权给经销商销售,购买者仅有使用权,未经公司授权的二次售卖构成侵权。有网友认为,品牌方此举是保护自身知识产权和市场秩序的必要措施。另有网友质疑品牌方侵犯消费者处置个人财产的权利,认为品牌方的做法过于霸道,忽视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图片来源搜狐千里眼
在二手交易蓬勃发展的当下,一场因售卖闲置茶具而引发的品牌方与消费者之间的争议,成为舆论场热议的焦点。面对消费者的质疑,品牌方强硬回应,要求按原价售卖或即刻下架,否则将以司法手段相向,并宣称已在多场类似官司中胜诉。
有网友质疑这是否是品牌方自导自演、反向炒作。毕竟负面话题出圈虽能博眼球,但对品牌声誉的损害往往大于收益,此等做法无异于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若猜测属实,“翻车” 宣传只会让 “不买” 声浪愈发高涨,品牌 “猎奇出圈” 的负面效应会不断放大,消费圈层将被固化,限制市场扩张,稀释品牌价值,后续品牌形象重塑也会困难重重。也有观点认为 “品牌控价”在电商平台上很常见,闲鱼与淘宝数据相通很容易被检索到,控价品牌对经销商和个人二手销售一视同仁。但按照常理,品牌方在销售时应明确告知消费者不允许二手销售,而不是采取这种疑似“钓鱼”的行径,否则很难不让人怀疑是故意为之。品牌方“授权限制售卖”的规则看似有据,实则可能借所谓产品说明书欺骗消费者,其行径与法律精神相悖,背后折射出的品牌方霸权行径正严重侵蚀消费者权益,急待整治。在二手交易管控中的诸多问题上,品牌方不应妄图通过强硬手段和模糊规则来维护自身利益,而应尊重市场规律和消费者权益。建立透明、合理且合法的二手交易管控机制,加强与消费者的沟通与信任,如此才能在保障自身品牌形象的同时,顺应市场发展潮流,实现品牌的长远可持续发展,否则只会在市场的浪潮中逐渐失去消费者的支持与信任,陷入发展困境。舆情 | 安徽一博物馆象牙文物发霉,莫让文物保护变空谈
舆情 | 某校倡议16岁前不玩社交账号,“无社交网络”的青春何去何从?
舆情 | 男子转账遇限额起争执 提高办事效率才是银行第一要义
声明:本文系原创,部分新闻图片来源网络,若需转载请联系我方授权。
您的专属网络空间治理服务商公司网址:
https://www.szkedun.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