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奖|苏黎世大学招博士,研究社会数字化转型,最高给你120万人民币!附申请建议!

文摘   2025-01-03 18:31   吉林  

编辑/彭聪、胡恬

校订/兰雅婷



苏黎世大学招商业与管理博士,研究社会数字化转型,平均每年给你约50,000瑞士法郎(约合40万人民币),最高给你120万人民币!


本文主要分为两部分:

1. 项目简介:项目信息及申请方法。

2. 申请建议:宇凡老师根据申请常见问题,提供一些项目申请建议。



- 项目简介 -

1.学校简介

苏黎世大学(UZH ,德语:Universität Zürich)是一所位于瑞士苏黎世市的公立研究型大学。它是瑞士最大的大学,成立于1833年,由现有的可追溯到1525年的神学院、法学院和医学院以及一个新的哲学学院组成。


目前,该大学有七个学院:哲学系、人类医学系、经济学系、法学系、数学与自然科学系、神学系和兽医学系。该大学提供的学科和课程范围是瑞士高等教育机构中最广泛的。


* (图源:网络)



2.项目简介

数字化正在从根本上改变科学和社会。自2020年起,苏黎世大学(UZH)的数字社会倡议(Digital Society Initiative, DSI)为对数字化转型感兴趣的博士生提供了一项卓越计划。


DSI卓越计划是一项补充性博士生计划。该课程包括有关数字技能和技术知识的跨学科课程、跨学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数字社会所有方面的批判性思考,包括数字变革的道德、法律和社会方面


我们邀请所有对社会数字化转型感兴趣,并希望数字化对其博士研究产生重大影响的博士生申请 DSI 卓越计划。申请者可以是苏黎世大学的准博士生,也可以是已经在苏黎世大学就读但处于博士学习初期的博士生。


* (图源:网络)



3.申请条件

1. 申请者是苏黎世大学未来的博士生,或已经在苏黎世大学注册的博士生(不晚于博士第二年)。


2. 申请人必须持有理学硕士或文学硕士学位,并具有优秀或非常好的表现记录。


3. 申请人必须表现出对学术研究的持续参与和相关性。例如,这意味着不能在学术界之外进行长期活动。


4. 申请人必须具备良好的英语能力


5. 申请人必须按时提交所有必需的申请文件(参见申请程序)。


* (图源:网络)



4.申请方式

申请人须提交以下材料:

  • 动机信(必须明确说明是否使用了人工智能。请参阅 “关于在UZH使用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建议”);

  • 简历;

  • 填写完整的DSI问卷(请参阅www.dsi.uzh.ch);

  • 包含两份学术推荐人姓名和地址的文件;

  • 学士学位课程的成绩记录;

  • 硕士学位课程的成绩记录。


在线申请网址:

https://www.apply.dsi.uzh.ch/position/33619969



5. 截止日期:2025年1月15日







申请建议

孙宇凡,爱丁堡大学博士生,欧洲社会学理论分会理事


很多同学想要申请这类海外博士项目,但担心自己已经工作多年,早脱离学界,是否是申请留学的劣势?


宇凡老师就收到了许多类似的提问!例如这位同学留言说:

我取得硕士学位后,在咨询行业从业多年,现在重新考虑申请海外博士。我的院校背景和绩点还可以,但我已经长期脱离学界,很焦虑导师是否会认为我缺乏学术经验和前沿视角。我想知道,像我这样的工作背景是否会被看作劣势?如果我决定在简历和个人陈述中提及这些经历,如何才能合理化并将其转化为我的优势呢?


宇凡老师对于他的顾虑,做出了这样的回答:


同学你好!不少有工作经验的朋友在申请时都会担心这份经历会是自己的劣势,但事实上,许多教授反而更青睐有过实践经验的申请者!工作经历其实是一把“双刃剑”——只要能与学术研究有效结合,它不仅不是短板,反而能成为你的独特优势!接下来,我分享三个思路,帮你把过去的工作经历“合理化”,为申请加分。


1. 行业经验也是研究经验。

拥有行业经验意味着比别人有更多的经验观察,这是一种宝贵的研究积累。如果你在某个行业“泡”得比较久,那除了日常的行政工作外,你很可能还撰写过一些专题报告、行业分析或竞品研究,这些当然能够融入到个人陈述当中,展现你的观察和研究能力。


* (图源:网络)


2. 个人激情也是学术激情。

你之所以选择放弃稳定的收入,投身于博士申请,很可能是因为你对特定的个人问题充满激情。在申请材料中,结合你感兴趣的个人问题和学术领域会更具说服力。比如,我有位朋友在企业工作多年,发现自己总是面临一些人际关系的困惑。他看了不少商科的研究,但困惑依然得不到解决,于是放弃了外企的工作,去威斯康星大学读人类学。这就实现了个人激情到学术激情的转化,为重返学界提供了很合理的动机。


3. 沉没成本也是学习成本。

我们在过去的学校、专业和工作上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并不是无用功,这些经历也可以转化成申请优势。我们可以在申请材料中传达这样的信息:“我在原来的专业和工作中投入了很多学习成本,但我的困惑是以前的领域无法解决的,而只有在新的领域和学校,我的问题才能得到解答。”


比如,我有一位同学学的是经济学,他在马尔塔中央银行工作时,对自然灾害的风险管控问题产生了困惑,于是跨到我们社会学来读博,还拿到了全奖。虽然他的学科背景和工作经历看似是一种沉没成本,但实际上是他深入理解和探索研究问题所付出的学习成本。


* (图源:网络)


我们的教育体系往往强调“好学生”和“好员工”的叙事,但在撰写申请材料时,这种思维可能会限制我们。进行深入的行业思考、找到自己的个人激情、合理化过去的学习经历,我们才能更好地展现自己的独特背景与经历。祝所有在职的朋友们申请顺利!”


希望宇凡老师的回答能帮助大家减轻申请过程中的疑虑,更好地规划自己的学术道路!祝大家成功上岸!



相关课程

>> 想写出让导师和审稿人一眼心动的论文?点击了解👇

《寒假论文写作与发表训练营》:论文拆解、仿写与发表全流程通关


>> 也可以直接扫码海报报名

一年只开一班!扫码报名👇

* 从选题到成稿、发表,助你一口气通关论文写作和发表全流程。



相关推送

全奖|荷兰名校招商业与管理博士,最高给你134万人民币!附申请建议!

全奖|挪威名校招博士,给你144万人民币!附申请建议!

全奖|布里斯托大学招博士,至少给你75万人民币!附申请建议!

如何通过顶刊仿写,发表第一篇期刊论文?我的20篇中英发表经验汇总


这是社科传送门第283期推送


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跳转至源网站,查看详细信息。


↓↓↓


社科传送门
世界社会科学,一门全开启:海外奖学金、书单、征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