剑桥教授:理论部分怎么写,才能逻辑清晰又通俗易懂?

文摘   2025-01-23 18:03   吉林  

编译/黄倩倩

按语/孙宇凡、兰雅婷



“一写理论文章就没条理?”

“一写到理论部分就抽象到看不懂?”


我们在写理论思辨类文章时,我们的目标通常是使表达清晰、逻辑有序。即便你只写经验研究论文,你依然需要构建理论框架并阐述理论贡献,而这部分内容同样需要避免过度抽象和逻辑混乱。


这也是很多小伙伴会来问我的问题。我确实写过挺多理论型文章,比如,我出版过专著《历史社会学的逻辑》,是一部以理论为主的著作。同时,我也发表了十多篇理论文章。


* 我2021年出版的专著


坦白讲,我自己也走过很多弯路,踩过很多坑,甚至也被一些读者和评审吐槽写得太生硬、太抽象甚至逻辑混乱。这个过程中,我也一步步模仿大师名作、甚至学习中英文语法知识,使我的写作更条理清晰和易于理解。


最近,我偶然发现了一篇由已故剑桥大学教授Peter Lipton所写的短文,其中提供了关于撰写理论文章的宝贵建议。这篇文章不仅内容质量高,而且指导性强,易于实践。我反复读了几遍,用它的建议来检视和提升自己的写作,确实帮我在写作过程中有所改进和完善。


Peter Lipton是非常著名的科学哲学家。他的观点“最佳解释的推论”可以说是当代大多社会科学的方法论基础。这样的大师来亲自指点我们理论写作,那可一定不能错过了!


* 已故剑桥哲学家Peter Lipton



01.

别直接引用!要学会改写!


生硬的理论写作会让读者感到不适、难以理解。写出的文章或是不符合语法、或是逻辑不清。这种情况的一个典型例子是在使用别人的观点时,不使用自己的语言,而是依赖于其他作者的用语结构,生搬硬套。由此,你的论文的写作风格就变成了两种风格的混合,会使读者感到不适。


造成生硬的最普遍和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重组引用来源的观点。因此,即使是描述别人的观点,也要用你的语言重新组织。大多数理论作者在第一次创作时都会产生生硬的句子,但优秀的作者会花大量时间润色他们的文章,反复琢磨哪些句子存在问题,并不断修改。


检验句子是否生硬的最好方法是大声朗读你的理论草稿。大多数人的耳朵比眼睛好,如果它听起来不错,那么文章的可读性比较强。如果你对自己的耳朵有任何疑问,W.Strunk和E.B.White的《风格元素》(The Elements of Style),是一本很好的写作指南。




02.

别高估读者!要兜售你的观点!


为什么你觉得你自己的一些文章写得很好,但别人却觉得不知所云?


这是因为一旦你理解了某件事,就很难知道那些不理解它是什么的读者读起来是什么感觉了。而我们在写作时常常出现的问题就是“以为读者有读心术,你不必写清,ta们就都懂”。


要想有效的理论写作,你必须设身处地为读者着想。读者无法读懂你的心思,也没有花五个小时思考过你的话题,所以ta需要你在论述上提供帮助。不要只表明你的观点,而要把观点解释清楚,比如举个例子、或者从多个角度来看待它。


* (图源:网络)


最重要的是,过于抽象的理论写作会失去读者。哪怕你写的是哲学这样抽象的主题,也要保持写作的具体性。因此,移情除了可以让你的读者更好地理解你的观点,还可以帮助你站在读者的角度思考“怎样写得更具体,让他们相信你写的是真的?”


虽然你已经对自己的观点确信不疑了,但你的读者需要论据的支撑。你可以把自己想象成一名销售在“兜售”自己的观点,或者是在陪审团面前为自己辩护。



03.

别“假大空”!要递进论证!


理论文章应该有清晰的结构。


引言不仅需要介绍主题,还要介绍你的论点,给读者提供一个清晰的框架。这意味着你应该告诉读者你将要证明什么以及如何证明,否则,读者不知道这篇文章将要说什么。


文章主体部分要直接具体,摒弃假大空、绕圈子的套话。举例为说:将“几个世纪以来,最伟大的头脑都在思考自由意志这一棘手问题”等句子替换为“在这篇文章中,我将表明自由意志是不可能的”。


文章的结论应该告诉读者已经取得了什么成果、为什么这项研究是值得的以及不同部分是如何结合在一起形成连贯论点的。


* (图源:网络)


将你的文章想象成是由一系列描述性和议论性的文字组成的。每一个重大论点都可以写成一段话。一般来说,一段话应该以过渡句或主题句开头。过渡句表示这一段如何从上一段开始,主题句说明了这段话的内容。这两种类型的句子都是微型结构。


段落顺序至关重要。读者在阅读时应该有一个清晰的递进感。后面的段落应该建立在前面的基础上,读者应该有一种稳步前进的感觉。为了达到这种清晰流畅的效果,写作时就必须确保段落与段落、句子与句子之间的逻辑连贯。



04.

别复制黏贴!写自己的话!


即使你要准确地描述别人的立场、引用别人的观点或著作,也应该进行创新。而不是整个复制黏贴,让你文章的查重率飙升。你可以用自己的话、自己的解释和自己的例子来保持原创性。评论性文章有更多的原创空间:大多数论点都应该是你自己的。


如果你不知道如何提出自己的论点,这里有三种关于原创性的技巧:


首先,区分知识。与其笼统地谈论知识,不如将“他人告诉你的知识”与“基于自己观察产生的知识”区分开来。通常,一旦你做出了很好的区分,你就会看到一条富有成果和独创性的论点。


其次,学会反驳。如果你反对柏拉图的一个论点,不要以为他会立即承认失败。相反,你可以“代表他回答”——由此产生的“辩证法”将帮助你提出自己的论点。


最后,你可以玩“问自己为什么”的游戏。正如你小时候所学到的,无论别人说什么,你总是可以问为什么。通过自己追问自己“why?”“为什么是这样、为什么不是那样?”并强迫自己回答,你可以激发自己的思考和创造力。


* (图源:网络)


追问“为什么”的游戏技巧还暗示了一个更普遍的观点:问题往往不是缺乏原创性,而是它的原创性没有被挖掘出来。当你有一个好的观点时,不要一句话就把它说完,而要充分利用它、解释它、扩展它,举例子将它们联系起来,尽可能地深入。这就是写出清晰的理论文章的关键奥秘。


文章来源:剑桥大学科史哲系

(小标题为编排所加。为方便阅读,译文略有改动)



往期相关推送

读书越读越痛苦,问题出在哪、到底要怎么办?

如何写出深刻的研究发现?三种方法

做个案研究,顶尖学者怎么挑选案例?



本文转载自公众号“宇凡聊学术”




社科传送门
世界社会科学,一门全开启:海外奖学金、书单、征文……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