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科院 300675:从探索者到绿色建筑领航者
在建筑科技领域,有一家企业历经岁月洗礼,不断突破创新,以绿色、生态、低碳理念为指引,在行业中留下了深刻的足迹,它就是建科院(300675)。今天,让我们一同走进建科院的前世今生,探寻它的发展脉络与辉煌成就。
萌芽起步:探索前行的科研初心(1982 - 2007 年)
1982 年,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成立,这便是建科院的前身。在那个建筑行业蓬勃发展的初期,它怀揣着对建筑科学研究的热忱,踏上了征程。当时,主要专注于建筑结构、建筑材料、建筑环境等基础领域的研究,努力为建筑行业的技术提升提供支撑 ,就像一颗刚刚种下的种子,努力扎根生长。
2001 年,“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所” 正式更名为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这一名称的转变,标志着它在建筑科研领域的进一步深耕。到了 2007 年,建科院完成了从事业单位到有限责任公司的改制,更名为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体制的变革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让它开始以全新的姿态在市场中闯荡。
成长蜕变:迈向资本市场的坚实步伐(2007 - 2017 年)
改制后的建科院,在业务拓展上不断发力。它积极投身于建筑节能技术研究,通过研发新型节能建筑材料、优化建筑外围护结构设计等,为实现绿色建筑和低碳发展目标贡献力量。在建筑结构安全评估方面,为众多建筑物进行抗震加固设计,保障了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在不断积累技术和经验的同时,建科院也在资本市场寻求突破。2013 年 12 月 25 日,有限公司整体变更设立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并于 2017 年 7 月 19 日在深圳证券交易所 A 股创业板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建科院;股票代码:300675.sz)。这一里程碑事件,让建科院获得了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如同一只破茧而出的蝴蝶,开启了新的篇章。
多元发展:构建绿色建筑全产业链(2017 年 - 至今)
上市后的建科院,开启了多元化发展的战略布局。在建筑设计板块,形成了独特的共享设计理念和方法,利用数字化设计,注重量化设计及个性化设计,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例如在一些公共建筑和住宅项目中,充分融入绿色环保元素,为居民提供舒适又节能的居住和工作环境。
在 EPC 及项目全过程管理方面,建科院整合了自身在规划设计、绿色建筑咨询、检测服务、项目管理咨询等业务的优势,成为集成展示绿色规划设计运营的示范平台。像国际低碳城产业园区配套住房项目、龙岗区委党校加固修缮与整体提升工程、传音控股总部大厦等项目,都由建科院承担 EPC 工程总承包,这些项目的成功实施,彰显了其在该领域的强大实力。
同时,建科院在绿色建筑领域不断深耕,自身的建科大楼就是一个成功案例。这是一座自我设计、自筹自建、自我运营的 “低成本,中国式” 国家三星级绿色建筑,从建筑材料的选择到能源的利用,都体现了绿色低碳的理念,成为行业内的标杆。
2024 年,建科院为响应国家 “建设绿色雄安” 战略,以自有资金收购控股股东深圳市资本运营集团有限公司所持的绿研智库 36% 股权,交易完成后,持有绿研智库 60% 股权,成为其控股股东。这一举措进一步拓展了建科院在绿色建筑领域的影响力,也为其在雄安新区的业务发展奠定了基础。
建科院一路走来,凭借自身的技术实力和创新能力,获得了众多荣誉,如 “中国企业新纪录”“全国建筑节能技术创新企业”“当代中国建筑设计百家名院”“全国绿色建筑先锋奖” 等。截至 2024 年,它拥有 1 个企业品牌项目,349 个注册商标,220 个专利信息,78 个软件著作权 ,这些知识产权见证了它的创新历程。
如今的建科院,作为一家国有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在绿色建筑、生态城市领域已经成为知名企业,拥有良好的行业品牌影响力。但在当前竞争激烈的市场环境下,也面临着技术创新迭代、市场份额进一步拓展等挑战。未来,建科院又将如何在绿色建筑的道路上继续领航?让我们共同期待它创造更多的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