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6种常见的青铜器,造型精美,花纹瑰丽

乐活   2024-09-30 18:18   福建  

盨也是青铜器中经常见到的一种器物,出现于西周中期,功能和形制和簋都非常的接近,唯一的区别是,盨通体作圆角长方形。其名不见于先秦典籍,宋代学者称盨为簋,到春秋早期盨这种器物已经非常罕见了,其后就消失了。所以盨这种器物的时代性非常的强,盨的形制比较单一,变化不大,皆有盖子。主体一般饰有瓦纹、重环纹,多数盨里面有文字,盨这种器物我们可以说是周人发明创造的。

鬲在陶器中出现的非常早,往往是判断一个遗址或墓葬族属和年代的重要依据,青铜鬲的形制是模仿陶鬲来作的,鬲的主要特征是三足空,而且有分裆和联裆的区别,鬲是足腹不分的。鬲的用途和鼎一样都是用来煮食物的炊器,所以在青铜鬲的铭文中有自名为鼎的,当然除了实用功能外,也可作祭祀祖先的礼器。

甗从器形上看可以分为上下两部分,上部是像大口盆一样,下部是鬲,中间是用于透气的篦子。上部和下部有铸在一起的,也有可以分别取开的。《说文解字》认为甗是属于鬲一类的器物,甗的功能是用来蒸食物的,相当于现在的蒸锅。

簠和簋盨一样都是用来盛放黍稷稻粱等的器物,簋盨可以用来盛放黍稷,簠则可以专门用来专门盛放稻粱。簠的形制比较特别,《周礼·地官·舍人》说方曰簠圆曰簋,这个与出土簠的形制基本吻合。簠一般是长方形,上下都是斗状,器盖同形的器物。以前都认为簠和盨一样都是西周中期才产生的器物,但是2013年宝鸡石鼓山四号墓出土的两件一大一小的青铜簠,打破了这个看法。这两件簠的时代属于西周早期,故宫博物院藏有一件夔龙纹簠与石鼓山四号墓出土的两件一大一小的青铜簠的形制非常相似,可能也是宝鸡地区出土的,所以有学者认为,青铜簠是西周早期宝鸡地区的周人发明的

敦也是一种盛放黍稷稻粱等的食器,形制非常特别,分为上下两部分,合在一起像一个球形。从目前的资料看,这类器与盖都呈半球形的敦,开始出现于春秋中期。有的敦有耳三足和圆鼎非常的相似。

豆是一种盛放诸如肉酱、肉汁、酱菜之类的器物。形制较小,青铜豆基本仿照陶豆,陶豆始见于新时期时代,豆是日常生活中最常见的器物,普通人日常都会使用到,所以发现的也非常多。铜豆出现于商代后期,盛行于春秋晚期至战国,《说文解字》释豆为古食肉器也,有高圈足的豆。

青铜器鉴赏
着重介绍有文化内涵的青铜器,解说青铜器历史,传播青铜器资讯,传承中华青铜文化。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