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阅读关键在课内,这100个句子信息量巨大,无论是词汇还是句式还是常识,都对标高考难度!不可不学!
2025届课本复习:100句翻译,落实100个重点
(教师版)
1. 源不深而望流之远,根不固而求木之长,德不厚而思国之安,臣虽下愚,知其不可,而况于明哲乎。《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水源不深却希望水流得长远,根不牢固却要求树木生长,道德不深厚却想使国家安定,我虽然十分愚笨,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更何况明智的人呢?
(而况:可译为“何况,况且”。)
2.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奈何”? 《鸿门宴》
译文:刘邦说:“现在虽已出来了,但未向项王辞别,这可怎么办?”
(奈何:可译为“怎么办、怎么、为什么”等)(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3. 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 。《登泰山记》
译文:我在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从京城冒着风雪起程,经过齐河县、长清县,穿过泰山西北部的山谷,越过古长城的界限,到达泰安府。)
(至于:可译为“到了,一直到;竟至于,结果,终究,到……结局,到……时候。”)
4. 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过秦论》
译文:诸侯们很害怕,共同结盟来设法削弱秦国:他们不吝惜珍奇的器具、贵重的宝物、肥沃的土地,用以招纳普天下的才士,“合纵”结成同盟,相互联成一体。
(相与:可译为“互相,相互,彼此;同你;一起,共同;相处,相交。”)
5. 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赤壁赋》
译文:江水总是象这样不断地流去,但始终没有消失。月亮有时圆有时缺,但最终没有消损和增长。
(未尝:可译为“从来没有,不曾”)
6.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今其智乃反不能及,其可怪也欤?《师说》
译文:巫医、音乐师和各种手工业者,是所谓上层人士所不与为伍的,现在他们的聪明智慧反而不如这些人,岂不是值得奇怪么!
(其……欤?:兼表反问)
7.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鸿门宴》
译文:祝酒毕,说道:“大王与沛公饮酒,军中没什么用来助兴的,请允许臣作剑舞!”
(无以、无从:可译为“没有用来……的东西、办法,没有什么用来,没有办法,不能”)
8. 今臣亡国贱俘,至微至陋,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译文:如今臣是一个亡国的卑贱俘虏,极其卑微鄙陋,蒙受过分的提拔,恩宠优厚,哪敢徘徊观望,有什么非分之想。)
(有所:可译为“有……的”(人、物、事),有什么……;有……的地方,有……的原因,有……的办法。)(来自“语文匠”微信公众号)
9. 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积威之所劫哉。《六国论》
译文:有这样的形势,却被秦国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土地天天消减,月月割让,而走向灭亡。治理国家的人不要使自己被积久而成的威势所胁迫啊!
(为……所……:可译为“被”。)
10.然则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六国论》
译文:既然这样,那么诸侯的土地有限,强暴的秦国的欲望没有满足,诸侯送给泰国土地越多,秦国侵略诸侯就越急迫。(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然则:可译为“既然这样,那么,如果这样,那么”。)
11.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师说》
译文: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及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高明。懂得道理有先有后,技能业务各有钻研与擅长,不过这样罢了。
(而已:可译为“罢了”。)
12. 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过秦论》
译文:于是,秦始皇完全废除前代君王治国的原则,焚烧诸子百家的著作,来使百姓愚昧无知。又毁坏六国的名城,杀害六国的豪杰俊才,收集全国的兵器聚集到咸阳,销毁锋刃而铸成钟鼓,又制作十二个铜人,以削弱百姓的力量。
(于是:可译为“对……,然后就,或仍译为“于是”,相当于“这时候,在这里,在这种情况下,由于这个原因。” )
13. 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也皆谓之天门云。《登泰山记》
译文:这次经过中岭到山顶,也有象门户一样的山崖横立在路上,一般人都管它们叫天门。
(谓之:可译为“称他是,说他是;称为,叫做。”)
14. 呜呼!盛衰之理,虽曰天命,岂非人事哉!《伶官传序》
译文:啊!盛衰变化的规律,虽说是由天命决定,难道不也是与人事有关的吗?
(岂(其)……哉(乎,耶,邪)?:可译为“哪里……呢?难道……吗?怎么……呢”)
15.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兰亭集序》
译文:抬头仰望宇宙空间之广大,低首俯察万物种类之繁多,靠它来放眼纵览,舒展胸怀,也足以尽情享受所见所闻的乐趣,确实是很快活的啊。
(所以:可译为“……的原因,之所以……,为什么……;用来……的方法,用来……的东西,是用来……的,用来……的地方,用来……的人(事),靠它来……的。“)
16. 子路率尔而对曰:“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
译文:子路赶忙回答:“一个拥有一千辆兵车的国家,夹在大国中间,常常受到别的国家侵犯,加上国内又闹饥荒,让我去治理,只要三年,就可以使人们勇敢善战,而且懂得礼仪。”
(比及:可译为 “等到......的时候”)
17.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倘使放弃进攻郑国,让郑作为您东路上的主人,您的外交使者的来往,郑国可以供给他们资粮馆舍,对您没什么害处。
(以为:可译为“认为他(它)是,认为;用它来。”)
18. 何故怀瑾握瑜,而自令见放为?《屈原列传》
译文:为什么要保持美玉一样的高洁品德,而使自己被放逐呢?
(何故:可译为“什么原因,为什么,怎么”。)
19.彼童子之师,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也,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译文:那些儿童们的老师,是教给儿童们读书和学习书中怎样加句号和逗号的,不是我所说的那种传授道理、解释疑难问题的。
(所谓:可译为“所说的,所认为。”)
20.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殽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过秦论》
译文:然而,当初秦国凭借小小的国土和千辆兵车的国力,却迫令八州诸侯称臣,使原先位处同列的诸侯入秦朝拜,达一百多年之久。然后把天地四方当作家,把殽山和函谷关当作宫墙。谁料陈涉一人起来发难,秦朝的社稷就毁灭了,国君死在别人的手里,被天下人嘲笑,这是为什么呢?
(以……为……:可译为“认为……是……,把……当作……;让……作……,任用……为……;用……做……,把……作(为)……。”)
21.臣无祖母,无以至今日,祖母无臣,无以终余年,祖孙二人,更相为命,是以区区不能废远也。《陈情表》
译文:臣没有祖母抚养,不能活到今天,祖母没有臣供养,不能安度晚年,我们祖孙二人,相依为命,因此,有此拳拳奉养之心,不愿放弃奉养的责任,远出做官。
(是以:可译为“所以,因此,因而。”)
22.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劝学》)(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译文:青色是从蓼蓝中提取的,但是比蓼蓝青。
(而:表示转折关系,连接语意转折的词语、句子,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可是”“但是”等)
23.竖子不足与谋。(《鸿门宴》)
译文:这小子,不值得和他一起谋划。
(【与】介词,引进动作行为的直接对象:对、向、和)
24.吾师道也,夫庸知其年之先后生于吾乎?(《师说》)
译文:我(向他们)学习的是真理和知识,哪管他们的年龄比我大还是比我小呢?
(【乎】用于句尾,表示反问的语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吗”或“呢”)
25.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译文:我因为(对皇帝)说话(不谨慎)而遭到这桩祸事,深深地被邻里同乡所耻笑,以致先人蒙受污辱。
(【所】用作助词,与“为”合用,组成"为…所…"(为所)的格式,表示被动)
26.而陋者乃以斧斤考击而求之。(《石钟山记》)
译文:而浅陋的人竟用斧头敲击来寻求用钟命名的原由。
(【乃】副词,强调某一行为出乎意料或违背常理,相当于“却”“竟然”"反而"等)
27.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无乃与仆私心剌谬乎(《报任安书》)
译文:如今您竟然教导我推举贤士,恐怕与我的内心想法有冲突吧?
(【无乃】表猜测,译为“恐怕……”)
28.惑而不从师,其为惑也,终不解矣。(《师说》)
译文:有了疑难问题不向老师学习,那些成为疑难问题的,就永远不能解决了。
(【其】指示代词,表示远指。可译为“那”““那些”“那里”)
29.圣人之所以为圣,愚人之所以为愚,其皆出于此乎?(《师说》)
译文:圣人之所以成为圣人,愚人之所以成为愚人,大概都是由于这个原因而引起的吧?
(【其】加强揣测语气,相当于“恐怕”、“或许”、“大概”、“可能”)
30.成反复自念,得无教我猎虫所耶?(《促织》)
译文:成名反复思索,难道是指给我捉蟋蟀的地方吗?
(【所】用作名词,“处所”“地方”“应有的归宿”)
31.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依靠过别人的力量而去损害别人,是不仁;失去结盟之国,是不智。(【与】结盟、结交、交往)
32.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派遣将士把守关卡的原因,是为了防止其他流寇的出入和意外事故(的发生)。
([所以]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33.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过秦论》)
译文:然后将天下作为一家私产,用崤山、函谷关作为宫墙。
(【为】有“做”“作为”“充当”“变成”“成为”等义,翻译比较灵活)
34.积土成山,风雨兴焉(从这里)(《劝学》)
译文:积累泥土成为高山,风雨就会从这里兴起。
(兼有介词“于”和代词“是”或“之”的含义,相当于“于是”或“于之”“于此”、“于彼”)
35.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蜀道难》)
译文:唉,你这远方的人为什么到这里来呢?
(【乎】用于句中停顿处,可不译)
36.怀王以不知忠臣之分,故内惑于郑袖,外欺于张仪。(《屈原列传》)
译文:怀王因为不明白忠臣应尽的职责本分,所以在内为郑袖所迷惑,在外被张仪所欺骗。
(【以】表示原因,译为:因为,由于)
37. 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译文:所以派遣将士守住函谷关,是为了防备其他盗贼进入和意外的变故啊。
(【与】连词,连接词与词,或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关系:和、跟、同)
38.君臣固守,以窥周室。《过秦论》
译文:君臣固守疆土,暗中窥探动周王朝的虚实。
(【以】表示目的关系,后一动作行为往往是前一动作行为的目的或结果,可译为“而”“来”“用来”“以致”等)
39.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归去来兮辞》)(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译文:为什么心神不定还想去什么地方?
(【之】动词,:往、到……去)
40.恩所加则思无因喜以谬赏。(《谏太宗十思书》)
译文:有恩赏加给人,就想到不要因为偏爱而奖赏不当。
(【因】表示原因:由于、因为、因此、所以)
41.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过秦论》)
译文:秦孝公死后,惠文王、惠武王、昭襄王承接已有的基业,沿袭前代的策略。
(【因】动词:沿袭、遵循)
42.爱其子,择师而教之,于其身也,则耻师焉。(《师说》)
译文:(人们)疼爱自己的孩子,就选择老师教育他;但对于自己,就以拜师学习为耻。
(【于】引进动作行为发生的方向或对象:向、对、对于)
43. 沛公曰:“孰与君少长?”(《鸿门宴》)
译文:刘邦说:“他和你年龄相比,谁大谁小?”(语(语文(来自“语文匠”微信公众号)匠微信公众号首发)(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孰与】【与……孰】表示比较与选择,译为:“跟……比较,哪一个……”)
44. 使秦复爱六国之人,则递三世可至万世而为君,谁得而族灭也?(《阿房宫赋》)
译文:(秦统一后)如果也能爱惜六国的百姓,那就可以传位到三世以至传到万世做皇帝,谁能够灭亡他呢?
(【也】用在句末,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单独使用或与“何”连用)
4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师说》)
译文: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
(【则】表示并列关系。这种用法都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则”连用,每个“则”字都用在意思相对、结构相似的一个分句里,表示分句之间是并列关系,可译为“就”,或不译)
46. 不如因而厚遇之。(《鸿门宴》)
译文:不如趁这个机会厚厚地礼遇他。
(【因】表示动作行为发生所借助的时机:趁着,趁机)
47.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师焉,或不焉。(《师说》)
译文:个是不通晓断句,一个是不能解决疑惑,有的人向老师学习,有的人却不向老师求教。
(【之】放在倒置的动(介)宾短语之间,作为宾语提前的标志)
48.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赤壁赋》)
译文:更何况(再说),在这天下,什么东西都有自己的拥有者。
(【且夫】句首助词,表示下文是更进一步的议论,“况且”,“再说”)
49.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六国论》)
译文:齐国不曾贿赂秦国,(可是)最终也随着五国灭亡了,为什么呢?
(何:单独作谓语,后面常有语气助词“哉”“也”,可译为“为什么”“什么原因”)
50.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译文:你们这些人都将被他所俘虏!(语文匠微信公众(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号首发)
(【且】相当于现代汉语的“将”“将要”“就要”“几近”)
51. 君既若见录,不久望君来。(《孔雀东南飞》)
译文:你既然这样惦记着我,就希望你不久前来(接我)。
【见:代词,放在动词前,表示对自己有所动作】
52. 怀王悔,追张仪,不及。(《屈原列传》)
译文:怀王后悔了,(派人)追赶张仪,没有追上。
【及:追赶上】
53. 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史记·鸿门宴》)
译文:希望您详细的(对项王)说明我是不敢背弃他的恩德的。
【倍:违背,背叛】
54. 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
译文:积累善行,养成良好的品德,于是精神就能达到很高的境界,智慧就能得到发展,圣人的思想(也就)具备了。
【得:具备】
55. 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烛之武退秦师》)
译文:越过别的国家,把遥远的地方当作自己的边邑,您知道那是很难的。
【鄙:以……为边界(边邑)】
56. 臣少多疾病,九岁不行。(《陈情表》)
译文:臣子小的时候经常有病,九岁时还不会走路。
【病:重病(轻的为疾)泛指疾病】
57.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鸿门宴》)
译文:估计您的军队能够抵挡得住项王的军队吗?
【当:抵御,抵挡】
58. 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归去来兮辞》)
译文:回去吧!家中的田园都要荒芜了,为什么还不回去?
【胡:为什么,怎么】
59. 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鸿门宴》)
译文:你替我把他叫进来,我应该像对待兄长一样对待他。
【得:副词,必须、应该】(语文匠微信公众号(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首发)
60. 人非生而知之者,孰能无惑?(《师说》)
译文:人不是生来就懂得道理的,谁能没有疑难问题呢?
【非:用在判断句中,相当于“不是”】
61. 师道之不复,可知矣。(《师说》)
译文:从师的风尚不能恢复,(由这里)就可以知道了。
【复:恢复】
62. 技盖至此乎?(《庖丁解牛》)
译文:技艺怎么(精湛)到了这种地步啊?
【盖:疑问代词,通“盍”,何,怎么】
63. 寻蒙国恩,除臣洗马 (《陈情表》)
译文:不久又蒙受国家恩命,任命我为洗马。
【除:拜官授职】
64. 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鸿门宴》)
译文:沛公说:“你怎么和项伯有交情?”
【安:疑问副词,怎么】
65. 弟走从军阿姨死,暮去朝来颜色故。(《琵琶行》)
译文:弟弟参军走了,养母也死去了。时光一天一天的流逝,我的容颜也衰老了。
【故:衰老】(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66. 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过秦论》)
译文:凭借着这种有利的形势,任意割取天下的土地,重新划分山河的区域。
【乘:趁着,凭借】
67. 材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硃、猗顿之富也。(《过秦论》)
译文:才能不及普通人,没有孔子、墨子的贤德,也没有陶硃、猗顿的富有。
【非:无,没有】
68. 相逢何必曾相识 (《琵琶行》)(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译文:今日相逢何必问是否曾经相识。
【曾:副词,表时间的过去,曾经,已经,才】
69. 简能而任之,择善而从之(《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选拔有才能的人而任用他们,选择好的意见采纳它。
【从:依顺,听从】
70. 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六国论》)
译文:而且燕赵两国正处在秦国把其他国家快要消灭干净的时候,可以说(他们的)智谋和力量都很单薄,战败了而亡国,确实是不得已的事。
【诚:副词,表肯定,确实,的确】
71. 臣之所好者,道也。《庖丁解牛》)
译文:我所喜欢的是(事物间的)规律。
【道:道理,规律】
72. 从至雍棫阳宫,扶辇下除。(《苏武传》
译文:跟随皇帝到了雍棫阳宫,扶着御辇下台阶。
【除:台阶】
73. 假令仆伏法受诛,若九牛亡一毛,与蝼蚁何以异。(《报任安书》)
译文:假使我犯法被杀,如同九牛少了一毛,和蝼蚁死去有什么两样?
【假:连词,相当于“如果”“假如”,多“假使”“假令”连用】
74. 乐盘游三驱以为度 《谏太宗十思疏》
译文:游乐忘返地打猎时,就要想到古人说的“一年三次”田猎作为限度。
【度:限度】
75. 大礼不辞小让。(《鸿门宴》)
译文:行大礼的人不必计较小的谦让。
【辞:计较】(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76. 复之以掌,虚若无物。(《促织》)
译文:用手掌把它盖住,觉得手心里空空的,好像没有什么东西。
【复:通“覆”,遮盖,盖上】(来自“语文匠”微信公众号)
77. 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过秦论》)
译文:天下人祥云一样汇集在他们身边,像山中回声般立即应和,背着粮食如同影子一般跟随着他。
【从:跟随,使……跟随】
78. 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屈原列传》)
译文:屈原痛心怀王视听不明。
【疾:痛心】
79. 轩凡四遭火,得不焚,殆有神护者(《项脊轩志》)
译文:项脊轩总共遭过四次火灾,能够不被焚毁,大概是有神灵保佑吧。
【殆:表推测或不肯定。大概,恐怕】
80.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六国论》)
译文:六国的灭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不好,弊病在于拿土地贿赂秦国。
【兵:兵器,武器】
81. 武字子卿,少以父任,兄弟并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
苏武,字子卿。年轻时凭借父亲的职位而被任用,兄弟三人都做了郎官,渐渐升到栘中厩监。
82. 武帝嘉其义,乃遣武以中郎将使持节送匈奴使留在汉者。因厚赂单于,答其善意。
汉武帝赞许他这种符合情理的做法,就派遣苏武凭借中郎将的身份持节出使匈奴,护送留在汉朝的匈奴使者(定语后置)。趁机赠送单于丰厚的礼物,回报他的好意。
83. 阴相与谋劫单于母阏氏归汉。会武等至匈奴。虞常在汉时,素与副张胜相知,私候胜。
暗地里一起密谋劫持单于的母亲阏氏归附汉朝,恰逢苏武等人到匈奴。虞常在汉朝时,平素与副使张胜相熟识,私下拜访张胜。
84. 见犯乃死,重负国!
被冒犯才死,更加对不起国家!
85. 单于壮其节,朝夕遣人候问武,而收系张胜。
单于认为苏武的气节豪壮,早晚都派人问候苏武,而把张胜逮捕监禁起来。
86. “本无谋,又非亲属,何谓相坐?”复举剑拟之。
“本来没有参与谋划,又不是他们的亲属,说什么连坐治罪?”卫律又举剑比划苏武。
87. 汝为人臣子,不顾恩义,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状语后置),何以女为见(宾语前置)?
你是汉朝的臣子,不顾念恩德道义,背叛主上,背弃双亲,在异族做俘虏,要见你干什么?
88. 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乃得归。别其官属常惠等,各置他所。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
于是转移苏武到北海边上荒无人烟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公羊生小羊才能回来。分开他的随从官属常惠等人,分别囚禁到其他地方。苏武到北海后,官府的粮食不来,挖野鼠穴中收藏的草食充饥。
89. 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省略“于”,状语后置),信义安所见乎(宾语前置)?
单于听说我和您素来亲厚,所以派遣我来劝说您。一心向往想要以礼相待。您终究不能够回到汉朝,白白的在这荒无人烟的地方受苦,信义又能在哪里显现呢?
90. 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
况且皇上年岁已高,法令没有定规,大臣无罪而全家被杀的就有几十家,安危无法预知。
91. 汉使张胜,谋杀单于近臣,当死。(《苏武传》)
译文:汉使张胜,谋杀单于亲近的大臣,判处死罪。
【当:判决,判罪】
92. 成归,闻妻言,如被冰雪(《促织》)
译文:成名回来了,听了妻子的话,全身好象覆盖了冰雪一样
【被:覆盖】
93. 越人语天姥,云霞明灭或可睹。(《梦游天姥吟留别》)
译文:吴越一带的人说起的天姥山,云霞忽明忽暗,或许能够看见。
【或:也许,或许】(语文(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94.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报任安书》)
译文:人本来就有一死,只是有的人死得比泰山还重,有的人死得比鸿毛还轻。
【固:本来,原来】
95. 匪来贸丝,来即我谋。(《诗经·氓》)
译文:(其实)不是来换丝,而是到我这里来商量(婚事)。
【即:靠近】
96.苍山负雪,明烛天南。(《登泰山记》)(来自“语文匠”微信公众号)
译文:青苍色的山峰上覆盖着白雪,像明亮的蜡烛一样,照亮了南面的天空。
【负:覆盖】
97. 闻大王有意督过之。(《鸿门宴》)
译文:听说您想要责怪他。
【过:责备】(语文匠微信公众号首发)
98. 肴核既尽,杯盘狼藉。(苏轼《赤壁赋》)
译文:菜肴全都吃光了,杯子盘子乱七八糟的放着。
【既:表范围。“全”“都”】
99. 抑本其成败之迹,而皆自于人欤?(《伶官传序》
译文:还是推究他成功与失败的事迹,都由于人为的原因呢?
【本:推究本源,考查】
100. 谗人间之,可谓穷矣。(《屈原列传》)
译文:谗佞小人离间他们,可以说是处境十分困难了。
【间:离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