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副部长吴岩:新一轮“双高计划”的要求

教育   2024-11-07 00:02   北京  

7月,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上,从目标定位、遴选标准、实施方式及任务变化四个方面,对“新双高”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即为对此次会议讲话中关于“新双高”内容的整合。

2019年,教育部、财政部联合启动实施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后简称“双高计划”),支持一批优质高职学校和专业群率先发展。在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5年中,通过优化专业结构、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深化产教融合等方式,我国职业院校的办学能力和教育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

“双高计划”是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先手棋”,将持续引领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今年5月,教育部部长怀进鹏提出了以“办学能力高水平、产教融合高质量”为导向的“新双高”建设,释放了关于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的明确信号。

7月,教育部副部长吴岩在深化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现场推进会上,从目标定位、遴选标准、实施方式及任务变化四个方面,对“新双高”提出了明确要求。本文即为对此次会议讲话中关于“新双高”内容的整合。

首轮“双高计划”的不足之处

首轮“双高计划”从2019年开始,遴选出了56所学校和141个专业群。五年来,国家、地方、企业三方的投入合计达到了645 亿,全国“双高计划”院校的办学条件明显改善,教育教学质量有了不同程度的提升。但与此同时,首轮“双高计划”建设也有一些明显的不足。

第一,改善主要集中在学校内部建设上,对地方产业发展的支撑力没有显著提升。

第二,“双高计划”院校所属地区对“双高计划”建设的参与度不足,“双高计划”院校服务于地方和所在省份经济以及社会发展需求的主体性不足。

第三,“双高计划”建设院校的特色化发展不够鲜明,同质化较强。

基于此,“新双高”要有新内涵、新标准。要引导“双高计划”院校由原先的基础好、条件好,转向服务好、支撑好。眼睛向外,教育的小逻辑要遵循经济社会发展的大逻辑。思考学校建设是否对当地经济发展提供了支撑,要用学校专业、师资等各个方面提升后的贡献力和服务力来评判“双高计划”建设的成效。

“新双高”与首轮“双高”大不同

一是目标定位。首轮“双高计划”侧重于提升院校的办学条件,实现内部资源的优化配置与自我循环发展。而“新双高”将要求院校从注重自身循环发展的小逻辑,转到服务产业发展和区域发展的大逻辑上。真正把自身改善和循环的能量,转化为服务力、贡献力,为国家和地方的经济转型升级提供有力支撑。

二是遴选标准。目标定位发生变化,遴选标准也理应全面升级。新的遴选标准将围绕五个核心维度展开,即社会需求适配度、基础条件支撑度、目标措施达成度、政策机制与投入保障度、建设成效贡献度。遴选标准的变化意味着,单纯注重内部建设的院校在“新双高”遴选中将不占据优势,如果无法满足社会需求、缺乏有效支撑、难以达成既定目标或贡献度不足,将很难进入“新双高”的行列。

三是实施方式。首轮“双高计划”由教育部、财政部直接遴选,“新双高”则要采用地方、国家级联合体、共同体共同遴选推荐的方式。学校可根据自身条件和发展目标提出个性化的申报方案,并自证其可行性和有效性;地方也可以根据区域发展实际与需求,展开综合评估。这种实施方式将有效提升地方及区域对“双高计划”建设的参与度、激发参评院校助力当地经济发展的主动性。

四是任务变化。要由眼睛向内转变为眼睛向外。职业院校要积极对接地方产业、区域战略、省域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市域产教联合体和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打造、大国外交布局体系建设、民生等多个关键领域的发展需求。只有真有水平、真有特色、真有贡献的院校才有机会进入“新双高”行列。

“双高”到“新双高”的演进是我国职业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内在要求。“新双高”的新要求不仅为高职院校指明了新的发展路径,也将会进一步彰显职业教育在发展新质生产力、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中的新担当。

瞄准新一轮“双高计划”的学校要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专业定位、人才培养定位,自觉肩负起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支撑现代产业体系建设的责任,做经济社会发展的引领者与推动者。

来源:中育产教融合研究院


近期活动链接

半导体产业前沿与人才发展大会暨首届全国半导体行业产教融合发展论坛将于11月19-20日在北京举办

最新议程发布|AI+教育创新与人才发展大会暨首届北京数字人才发展论坛

低空经济专业师资研修|关于举办第二期低空经济发展研讨班的通知

“融合创新,共筑未来—构建AI赋能的高等教育新生态暨UOOC联盟十年征程与展望”主题研讨会将于11月30日—12月1日在深圳召开

关注中教全媒体传播矩阵,get更多精彩内容

↓↓↓

中教全媒
中国教育•科技•人才全媒体机构。传播、连接、赋能、引领,中教全媒体连接教育体制内外,通过连接学校与学校、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科技、学校与学术、学校与用人单位,致力于教育行业的协同创新、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学术提升、人才就业。
 最新文章